精彩小说尽在美文城!手机版

美文城 > 奇幻玄幻 > 仙天之下

仙天之下

方方呐 著

奇幻玄幻连载

《仙天之下》火爆上线啦!这本书耐看情感真作者“方方呐”的原创精品许一舟林渡主人精彩内容选节:高考失意的少年偶然间获得仙成为一名“憋宝人”谓憋宝人便是通过种种神异手游历山水之探寻天灵地宝今时灵气稀修行者举步维他借此在众人当中脱颖而出气、筑基、金丹…… 秘境、洞天、远古修士府邸…… 一个真相渐渐浮出水仙佛的去灵气的消或终有一刻他们还会回来——

主角:许一舟,林渡   更新:2025-08-31 18:39:48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起初。

村民是这样说的,战国年间,先祖为躲避战乱逃难于此,见此地沟壑如龙,群山环伺,而冠以“囚龙”之名。

囚龙沟山灵蕴秀,坐落于大山深处,与世隔绝,村里人世代躬耕,倒也让他们免去了朝代更迭,战乱之苦。

若是放在以往,此地倒也称得上桃源圣地,但时至今日,却是贫穷与落后的代名词。

因固步自封,与外界不通往来,近代才为人所知。

但依旧没有人会将这个在地图上只有针眼般大小的地方放在心上。

时代的浪潮滚滚而来,不知什么时候,囚龙沟里掀起了一股进城务工的浪潮。

年轻人的相继离去,让此地更加无人问津。

村子里遗留的老人和孩童,无疑成为了一股另类的风景。

千百年的寂静,在此刻被打破,像是一颗石子落入了湖面,但波澜间又好似回归了平静。

独留的几个食古不化、墨守成规的年轻人,成为了村子里的脊梁,堪堪支撑着摇摇欲坠的村落不至于倾覆。

林渡就是在那个时候来到囚龙沟的。

村里的老人是这样调侃他的:年轻的道人孑然一身的来,也终将孑然一身的去。

村里人还记得,那是水稻成熟的季节,一袭青衫洗得发白的年轻人就着稻子的金黄,一步步穿过田垄走来。

孩子们被这个比他们还像古代人的年轻人所吸引,亦步亦趋,追逐打闹。

年轻人从他的旧长衫中掏出油纸包裹的糖果分给他们,还给他们讲述故事,有山里山外的故事,有传说中的故事。

年轻人的仪态像极了老旧书塾里的教书先生,说话间从容平和,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温煦感。

在民风淳朴的囚龙沟,这并不引人讨厌,反倒是让人从心底里升起一股没来由的敬重。

年轻人就此在囚龙沟里定居下来。

没人知道他为何而来,也没人知道他将何时离去。

他依旧记得,他来时那年,田间劳作的大多还是像他一般大的年轻人。

那些年轻人会朝他插科打诨,并讲述谁家寡妇的荤段子。

而如今,田间俨然没有了往日的热闹,唯有垂垂老矣的垂髫老人,弯着佝偻的腰,顶着烈日,气喘吁吁地事着农活。

豆大的汗珠混杂着泥土顺着他们黢黑的皮肤,在斑驳的皱纹中交错流淌,滴落在枯黄的泥土上。

很快便被蒸发。

手中的活计似乎就能随时要了他们的老命,更别说还有力气去调侃垄上观望的年轻人。

此时的年轻人大抵也没了兴致,在盛夏的闷热中转身离去。

路旁的枝叶徐徐摇晃,带来微凉的风,阳光在缝隙中落下斑驳的金黄。

年轻人的步子不大,但转瞬便消失在了旷野,像是凭空被人截去一段的幻灯片。

然而并没有人注意到这一幕。

穿过村中密集的屋宇,来到一处山脚。

透过半人多高的篱笆围墙,可以看到不大的庭院中坐落着两间泥糊、瓦顶的屋宇。

年轻人拉开院子的门栓,老旧的木门发出“嘎吱”的脆响。

他轻车熟路地来到院中一棵亭亭如盖的枇杷树下,在一张竹制的摇椅上躺下。

摇椅旁有一张小方凳,放着一把茶壶和一把蒲扇。

年轻人拿起蒲扇一下一下扇起了风,座下的摇椅也跟着吱呀、吱呀的晃荡。

他眯着眼,嘴里哼着不知名的小曲,像是在做一场悠闲的美梦。

似有所察觉,他睁开眼,看向东南方的围墙。

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女孩在围墙上探出了头,灵慧的眼眸朝院内西处张望,像极了一只在枝头探头晃脑的麻雀。

当女孩的目光与年轻人对上,并没有流露出丝毫的惊慌,反倒是扮上一副调皮捣蛋的鬼脸。

年轻人从摇椅上起身,目光从羊角辫女孩的脸上缓缓下移,透过围墙仿佛看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

在围墙外头的脚跟处,隐隐传来喘息急促的响声:“竹音,先生到底在不在?

你快点啊,我要撑不住了。”

女孩目光向下,嗔怪道:“谁叫你平时不多吃一点。”

“那也不见你少吃啊!”

墙脚跟的声音反驳,随即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话音渐变微弱,而女孩的脸色也愈发难看,像是在酝酿什么小动作。

突然墙脚跟的声音吃痛一声,紧跟着女孩的脑袋摇晃不稳,面露惊慌,身形陡然一坠。

有人惊呼:“竹音,石头……”林渡迈着步子来到围墙边朝外观望的时候,一男一女两小孩童正西仰八叉地倒在地上,从身形上依旧保持着先前骑肩马的姿势。

旁边另有一名男孩想上前搀扶,但见围墙内的人影,脚步忽一顿,像是犯错般身子栗的笔首,垂下脑袋,低声恭敬道:“先生。”

地上的俩孩童哀嚎中反应过来,忙不迭窜起身,掸了掸身上的灰尘,与那名男孩并肩而列,一同喊道:“先生。”

“进来吧。”

年轻人独特的温和嗓音让孩童们如释重负,有序地进到院中。

之前那名叫石头的孩童目光飘忽,最终落在那棵遒劲的枇杷树上,累累的果实在阳光下呈现出金黄诱人的色泽,让他忍不住咽了口唾沫。

说来奇怪,这颗枇杷树倚墙而栽,一半枝干探出院外,但独留院内的枝干上残留果实,形成一片泾渭分明的景象。

年轻人曾揶揄道:“也不知哪个馋嘴小儿尽是来偷枇杷。”

石头矢口否认。

孩童们跟随先生来到树荫下,看着他躺下摇椅,拿起一旁凳上的茶壶,小啜了一口。

那被唤作竹音的女孩目光在先生的脸上几经游离,忍不住问道:“先生,今天不上课吗?”

年轻人双眼微眯,姿态慵懒,“该教的都己经教了。

我没什么可以教你们的了。”

女孩面色微变,她要比另外两名孩童早慧一些,多少发觉先生话中蕴含的离别韵味。

她看向先生,又看向身旁俩名叫陈大石和许一舟的男孩,流露出她这个年龄段不该有的伤感神色。

刚来到囚龙沟的时候,不过垂髫之龄的丫头,在举手投足间己显露出贵族的气质。

到如今的泼辣丫头。

从看不起俩名土著孩童,到结为拜把子兄弟,她小小年纪便觉得,上半辈子都活在了狗身上。

纵使她的家庭优渥,为大多数人所羡慕。

但鬼知道在河里捉鱼摸虾,和村里的地痞顽童干架,时不时偷上先生几兜枇杷,是多么悠然自在的生活。

这些,她从前想都不敢想象。

正当女孩感伤之际,年轻人压低着嗓音道:“辛竹音。”

这是年轻人第一次喊她的全名,让女孩的内心产生不好的预感。

“你们辛家己经派人过来,今晚便到。”

随即年轻人的目光便落在了另外两名孩童身上。

石头依旧改不了他那鼻涕邋遢的坏毛病,两条粘稠的液体在鼻孔中进进出出。

当注意到先生看向自己,目光恋恋不舍地从一树枇杷上挪开。

文弱气质的许一舟从不拿正眼瞧人,因为他总是低垂着脑袋。

但难得这次他首视着先生的目光。

年轻人笑了,说了一个“好”。

他并没说一些煽情离别的话,或许他是一个多情的人,但也不至于将过多的情绪宣泄到这些不过总角之龄的孩童身上。

纵使他们己经朝夕相处了不短的岁月。

“还记得我说过的话吗?”

年轻人问道。

石头抓着脑袋看看身旁的男孩,又看看身旁的女孩,眼里充斥着大大的疑惑。

许一舟没有理会石头的目光,点头道:“先生说过,不可以将先生的事情说出去。”

女孩看向许一舟,原来他并不是自己想象中的那般木讷。

这个年龄与自己相仿的男孩,在怯懦的外表下,有着其暗藏的睿智。

他俨然己经明白,先生如今是在和他们做最后的道别。

石头后知后觉地拼命点头。

女孩郑重地颔首,但当对上先生的目光,又胆怯地将脖子微微一缩。

年轻人似乎猜出她心中所想,泰然道:“此间事,你家里人多少明白,他们不会多问,也不敢多问。

恩情我己经还完,剩下的如果他们想刨根问底,那我也必然向他们收取一些报酬。

“不对!

我为什么会和你说这些?”

年人自言自语,意识到和女孩说这些根本毫无意义,不由讪笑地摇了摇头。

他起身从长衫中掏出一块青色的锦帕,走到石头的跟前,帮他擦去鼻涕,打趣道:“想不想吃枇杷?”

石头点了点头。

“那待会你便将这些枇杷全部摘下,吃不完的,多少给村里的伙伴们匀一点。”

“先生放心,您家院里的枇杷贼甜,我肯定能吃完。

吃不完的,我留着明儿吃。”

石头的眼里闪烁起精明的亮光,丝毫没有注意到身旁的男孩正朝他挤眉弄眼,眉宇间更添了一分愁苦。

往年树上的枇杷先生都会亲自摘下,然后送给乡邻,但今年却格外与众不同。

“好了!

你们各自耍去吧。

今天没课,以后也没了,但路还长,或许你们将来还会碰见如我一般的人。

但要记住,世间最难明之物是人心。

我累了,要歇息一会。”

年轻人自嘲般轻蔑一笑,转身朝身后的一间屋子走去,行走间清风拂袖,老树枇杷微微摇晃,他浑身散发着一股严阵以待的气势,眼中精芒暗藏,像是一尊即将喷涌而出的炉火。

伴随着房门轻闭,石头猴蹿似地爬上枝头,对着树上的果实进行扫荡。

要说其他方面他不在行,但唯独上树掏窝,下水摸鱼那是顶顶的棒。

正应了那句老话,上天给他关上一扇窗的同时,并没有将那扇门给锁死。

石头尝了几颗枇杷,正准备将手中余下的几串丢下,让伙伴们帮忙接住,却听下方传来一阵呜咽。

男孩哭了。

石头无法理解,枇杷这么好吃,一舟为什么要哭?

他“喂喂”唤了几声,见伙伴看向自己,当即吐着舌头,话语不清道:“爱哭鬼,羞羞脸!”

许一舟擦着眼泪,他无法理解,先生都要走了,石头心里为什么还只有枇杷?

女孩在一旁静静看着,许一舟的眼里有着先生,石头的心里装着枇杷,那自己呢?

她的存在,好似只因为家族和先生的一场交易,那先生到底还是不是先生?

学生到底还是不是学生?

她想不明白。

原来她还是和他们不一样啊!

纵使多年过去,依旧如此。

她转身离去,没有过分留恋,即使男孩们在她身后朝她不停地呼喊。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

桂ICP备202505387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