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尔海军学院。
初春料峭的寒风吹过港口,带着北海特有的咸腥与机油气味。
然而,在这个名为“舰娘”的奇特时代,港内停泊的不再是冰冷的钢铁巨兽,而是一个个鲜活的、拥有不可思议力量的少女——她们的灵魂源自那些曾叱咤风云的传奇战舰。
指挥系新生宿舍一片寂静,只有窗外隐隐传来远处训练场模拟炮火的轰鸣。
宿舍内靠窗的一张床上,一个身形挺拔、眉头微蹙的年轻学员猛地从噩梦中惊醒,额头布满冷汗。
“玛丽女王!
爆炸……右舷下沉!
稳住!
稳住航向!”
“吕佐夫……报告损伤!”
“……基尔……不要开火……”破碎的音节从喉咙里挤出,带着不属于他年轻声线的沙哑与沉重。
他剧烈地喘息着,右手下意识地紧握,仿佛要抓住并不存在的舵轮。
窗外的阳光刺得他眼睛生疼,眼前晃动的景象让他茫然:狭小的房间、陌生的制服、墙上贴着的不认识的海报(上面是活泼可爱的少女战士形象),以及……脑海中汹涌而来的、属于一个名叫弗朗茨·冯·希佩尔的老人的、几乎一个世纪前的记忆。
那份记忆如此沉重、鲜活、刻骨铭心:多格尔沙洲的火焰,日德兰惊涛骇浪中的追逐与炮击,旗舰“吕佐夫”沉没时的冰冷,对无限制潜艇战隐秘的担忧,严厉治军背后的深切关怀……还有,基尔港的那个秋日,拒绝向起义水兵开炮时内心的风暴与随之而来的帝国崩塌的窒息感。
他抬起双手,白皙修长,属于一个尚未经过风霜的少年,但这双手却曾指挥过公海舰队最精锐的战列巡洋舰分队,在世界的注视下挑战海上霸权。
他踉跄地冲到书桌前唯一的镜子前。
镜中映出的是一张年轻英俊、尚带稚气的脸,属于“他”——一个名字叫海因茨·缪勒(Heinz Müller)的基尔本地平民子弟,刚刚以优异成绩考入学院指挥系,天赋不错但背景普通。
“弗朗茨·冯·希佩尔……海因茨·缪勒……”他喃喃自语,两种身份的记忆和情感在脑中激烈地碰撞、交织。
日德兰海战的所有战术细节、舰队运作的庞大规程,连同那份深植骨髓的普鲁士军官的责任感与纪律性,像钢铁烙印般清晰;但海因茨对舰娘的认知、学院的常识、新兵训练营的记忆同样真实。
“冷静……情报评估……” 希佩尔的战术本能瞬间压倒了迷惘。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像分析敌情一样分析现状:陌生的世界,新的战争形式(舰娘?
心智魔方?
塞壬?
),身份转换。
战略目标:生存,理解环境。
第一要务:收集情报。
他迅速打开书桌上的个人终端(这设备的操作方式竟也融合在记忆里),手指飞快地敲击,搜索“舰娘”、“铁血”、“碧蓝航线”、“指挥官”、“演习”等关键词。
屏幕上闪过各种信息、图片、视频——那些娇小的身躯能投射出毁灭性的炮火?
航空母舰少女指挥着飞行的钢铁雄鹰?
他紧盯着其中几张威严英武的舰娘图片:德意志级装甲舰?
沙恩霍斯特?
格奈森瑙?
这些都是……他曾在图纸上研究、预想过的下一代战舰!
(注:历史上希佩尔晚年知晓这些设计)她们以这种形式……活了过来?
刺耳的电子哨音在学院上空回荡,盖过了炮火的余响。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