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连载
小说叫做《山花烂漫是不是成语是作者四月见的小主角为菱舟杜本书精彩片段:1小汽车沿公路蜿蜒而随着海拔逐渐降菱舟的脑子逐渐清高原之上的她似乎有些过不知道是离职后的情绪积压还是什她以前从来不会对一个才见过几面的陌生人说那样的风声呼啸而雪山的轮廓渐行渐她突然有点遗毕业那学姐说去川西一定要去看高山杜它们很只可惜生理两千多米的海拔已经让她有些难她十分珍爱生不会冒这样的杜鹃年年都留个念下次再来就行她这样告...
主角:菱舟,杜鹃 更新:2025-07-24 18:39:44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小汽车沿公路蜿蜒而下,随着海拔逐渐降低,菱舟的脑子逐渐清醒。
高原之上的她似乎有些过激,不知道是离职后的情绪积压还是什么,她以前从来不会对一个才见过几面的陌生人说那样的话。
风声呼啸而过,雪山的轮廓渐行渐远。
她突然有点遗憾,毕业那年,学姐说去川西一定要去看高山杜鹃,它们很美。
只可惜生理期,两千多米的海拔已经让她有些难受,她十分珍爱生命,不会冒这样的险。
杜鹃年年都开,留个念想,下次再来就行了。
她这样告诉自己。
回到猕远的时候,已经是半夜了,奶奶还坐在灯下等着她。
大黄也趴在旁边陪着奶奶,见到她回来,一直冲她摇尾巴。
灶台上的铁锅里是奶奶给她留的饭,锅下的柴火还有零星的火焰。
饭还是温的,是她最喜欢的豆角腊肉干饭,还有辣椒炒肉。
就像童年时候放学后回到家的样子,一切都没有变,还是那间土屋,还是那口灶台,奶奶一直守在这片土地上,日渐苍老。
吃到那口饭时,菱舟的鼻子酸了一下。
她觉得这一路的颠沛流离都值了。
2
吃完饭帮奶奶洗了碗,两个人正说话,大黄突然叫了两声。
顾大叔提着新摘的枇杷在窗口招手。
我听到动静,想着应该是菱舟回来了,这几天枇杷一茬接着一茬,给你们送过来一些。
奶奶站起来开门,笑着接过顾大叔手里的枇杷,对菱舟道,看看你顾大叔,有好吃的还想着你,大半夜还给你送来。
菱舟起来道了谢,给顾大叔端了个矮凳,又拿水杯倒了热水,像小时候奶奶教她的那样,这是客人来了的礼节,搬椅子和倒水。
奶奶咂了咂嘴,你给她摘这么多,她哪里吃得完……你管理果园也不容易。
老婶子,你别管那么多,只不过是赶上这时节,那枇杷卖也卖不了几个钱的。顾大叔喝了一口水。
你看你说的,我知道是客气话,锦云身体不好,小新还要上学,永林又刚……
奶奶的话没说出口。
永林是顾大叔的女儿,刚刚离了婚,一个人带着孩子回来,为个男人整日伤神伤心。
顾大叔也没办法,把家里的地都种了枇杷,又包了别人家的地,都用来做果园,这年头粮食卖不起价,顾大叔只好另辟蹊径。
我也是没办法,锦云是老毛病,最让我担心的是永林,她现在整日把自己关在屋里,我一说让她出去找工作,她就开始哭。我现在都不敢在她面前说重话,这孩子,上辈子造了孽了……
顾大叔无奈摇了摇头,菱舟,我先走了,明天有空过来玩,和你永林姐说说话,我怕她再这样下去会发疯。
顾大叔的眉头自从进门来的时候就一直拧着,直到走的时候也没舒展开。
没问题,顾叔,明天我去陪永林姐聊天,我送你。
菱舟送顾大叔出了院门,等她回来奶奶才告诉她,永林的那个老公,不是个好东西,在外面打工赚了钱就开始包养小姐,听说几万几万的包包给人家买,永林也窝囊,就这样跟他离了婚,什么都没捞着。
孩子的抚养费总要给吧?菱舟问。
人家说孩子长得不像他,一分钱也不拿。
怎么会有这样的人?
什么样的人都有,这男人呐,是最坏的。
奶奶正经道。
晚风拂过屋后的竹林,咔吱咔吱地响,草丛里传来虫鸣声。
菱舟望着满天星斗,家里的夜空总是这么清朗,星子一闪一闪的,像孩子的眼睛。
3
菱舟一觉睡到大天亮,奶奶已经做好了早饭。
早饭是豆角稀饭,农村就是这样,到了哪种作物成熟的季节,就会一直吃这种食物。
菱舟小的时候可烦每顿饭都看到一样的东西了,后来去了大城市才知道这个叫时令蔬菜,在城市里能吃到这样的蔬菜是一种奢侈。
钢筋混凝土浇筑的巨大城堡里推出各色野菜,时令菜,生态鱼……价格昂贵,一顿饭动辄几千上万,去吃的都是有头有面的有钱人。
他们把这个叫做原生态,无污染,是身份的象征,品味的升级,越有钱的人越追求这样的返璞归真。
至于真的有没有污染,是不是原生态,只有供应商知道。
人类真是神奇的生物,自己铸造起牢笼把自己关进去,又费尽千辛万苦去向往田野。
菱舟去顾大叔家里的时候,顾大叔不在家,不过他老婆王锦云在。
锦云阿姨。菱舟喊她。
王锦云正坐在门前掐蕨菜,看到菱舟来连忙让她坐。
你顾叔一大早去山上打回来的,你拿一些回去吃。王锦云指了指脚下那一大筐蕨菜。
顾叔呢?
你顾叔想搭个停机棚,听说省上有补助资金,村里正在宣传,说是让今明两天填申报表报上去,就为这个去镇上交表了。王锦云将蕨菜掐好放进菜盆里。
一只纸飞机落在菱舟面前,卢小新站在院子里盯着菱舟看。
菱舟将手里的糖果抖了两下,小新,来吃糖。
卢小新有些腼腆,将身体靠在墙上,愣愣看着菱舟。
他没出息,和他妈一个德行。王锦云叹气,觑了卢小新一眼,你菱舟阿姨给你糖呢。
菱舟走过去,将糖塞进他手里。
他低头看了看,是一盒巧克力,眼里顿时像冒了金星一样盯着菱舟笑。
你不知道说谢谢。王锦云盯着卢小新。
卢小新:谢谢……
是谢谢菱舟阿姨,不是谢谢……这孩子王锦云有些无奈。
菱舟摸了摸小新的头,没事,不用说谢谢,你妈妈呢?
小新指了指二楼,还在睡觉。
菱舟抬眼看了一眼二楼的房间,顾永林的那一间在最左边,窗帘被拉得死死的,只有客厅和右边这间的窗户开着。
菱舟不好意思上楼去吵醒一个沉浸在伤痛中的人,她知道有些苦只有自己慢慢消化了才能走出来,别人说得再多,自己看不开,也无济于事。
她走的时候拍了拍小新的头,等你妈妈醒了,告诉她我回来了。
小新点点头,手里还拿着菱舟给的巧克力,看了一眼巧克力,又看了看菱舟。
4
回去的时候,奶奶正在喂鸡,菱舟看奶奶喂鸡的样子有些逗,忍不住拿手机给拍了个视频。
晚上洗完澡,菱舟一个人躺在她的小木床上,这几天她活得像个无业游民。
最近除了自驾游的一大笔开销,没有其余大的开销,村里的生活很自在,可她总觉得心里没着落。
手机里传来信息提示音,接二连三像倒豆子般往出来蹦,菱舟扭头看了一眼。
奶奶喂鸡的那条视频点赞量居然超过一万了,评论里还有网友调侃:
这又是什么老年人赛道?
连农村老人都这么卷。
奶奶这么大年纪了还能养鸡,我连只鸡都提不起。
奶奶好像狼外婆……狗头
多养点,过几天我来抓。
……
网友的热情把菱舟逗笑了,菱舟躺在床上笑得咯咯咯的。
她一个翻身坐起来,穿上鞋子跑到奶奶屋里大喊,奶奶,你火了
奶奶眯着眼,什么大惊小怪的,女孩子家家的。
菱舟给奶奶读网友的评论,奶奶也被逗笑了,这些人,说啥的都有。
有人还问我地址,说要来抓你养的鸡。
我这几只鸡哪够给他抓,别告诉他们。奶奶瞪眼皱眉。
菱舟回到屋里,想了想,或许自己可以帮奶奶多养点鸡,就像顾大叔卖水果一样,她可以卖鸡。
这个视频是个契机,现在靠自媒体爆火的人有很多,后期靠直播带货赚得盆满钵满,如果这条路可以走通的话,她就可以一直待在村里陪着奶奶,赚钱陪伴两不误。
她说干就干,立刻给顾大叔打去电话。
顾大叔接了电话,菱舟啊。
叔,前几天王姨说你去申请补助的事,有着落了吗?菱舟的声音很爽朗。
镇里管项目的李老师说大概没问题,项目报到县里了,政府很支持。
那还能去申请吗?
这我不知道,我有李老师的电话,你可以问问。顾大叔翻出电话来给她念。
她拿笔记下了。
菱舟,你真的辞职了?你申请这个做什么?顾大叔难免好奇。
叔,我也想盖个停鸡棚。菱舟一边说一边笑,你觉得能成吗?
这不好说,得让镇上的领导审核。顾大叔叹了一口气,欲言又止。
但还是没忍住说了劝她的话,孩子,老师这工作多好,你说说你,你奶奶好不容易把你养大,你却又回来了,家里几代人都是农民,就出你这一个大学生。唉……叔说你两句你也别生气,你这样对不起你奶奶。
叔,你说什么我都不会生气,可我就想陪着奶奶,我觉得离开奶奶才对不起她。
这几天奶奶是没说什么,可是当奶奶独自在厨房做饭的时候,菱舟总听见奶奶在不停叹气。她知道其实奶奶比谁都希望她能留在身边,可奶奶知道她留在这里是没有前途的,她还年轻,外面山高海阔,应该出去闯荡,留在这里守着几代人的田土,做一辈子的农民,读了书还是当农民,奶奶心里更不是滋味。
奶奶什么也不说,她就当不知道。
5
第二天菱舟亲自去了清风镇上,找到了顾大叔说的李老师。
李老师是个个子不高的小伙子,身形微胖,大概三十来岁,对菱舟的问题不厌其烦,一一解答。
其实老师是尊称,我看你也小不了我几岁,叫我李川就好。他很平和,朝菱舟笑。
菱舟坐在办公室一旁的椅子上,不好意思笑了笑,不敢不敢,老师就是老师。
菱舟很客气。
听顾华旭说你是本科毕业?他突然问。
菱舟的表情微微一怔,觉得他十分健谈,不过顾大叔这大嘴巴怎么漏得这么快。
大学生回乡创业?他继续问。
她点头,主要是想陪家人。
他的电话突然响了,像是有什么急事,一直在回答一些工作上的问题。
诸如好好好,我马上安排……之类的话语。
死去的记忆再次席卷菱舟,牛马的工作常态让菱舟有些出神。
他递给她一张申请表,把这个填了,县里的人正好今天下来考察,我们村里有几个点位都要看,他们说还有二十万的缺口,如果你有意向,我待会就跟他们说,可以考虑纳进来。
多谢李老师。
不客气。
二十万,菱舟在想盖一个鸡棚需要这么多钱吗,不过李川这样说,她觉得可信,就直接拿笔填了。
门口突然来了四五个人,办公室里的其他几个工作人员都站起来了,大家都保持微笑和正经的模样,脸上还带着职业微笑。
菱舟想到在江宁的自己,还是做回群众比较舒服。
菱舟隔着几道人影,突然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
6
白衬衣加西裤, 一米几的身高,就这么站在五米开外。
宋言的眼风正扫过她。
她在心里骂了一句。
卧槽这男人不是在她身上装了定位器吧,是要搞哪样……菱舟仔细打量了两眼,好看, 帅的。
菱舟在心里这样评价。
办公室里的两个女孩子看到宋言后眼睛都亮了,端端正正站在那里朝对方笑。
我们去实地看情况, 小宋留在这里审表。一个五十多岁的领导这样吩咐。
李川领着领导们出去了。
宋言直接坐在了李川的位置上,瞟了一眼菱舟手里的申请表。
有女孩过来给他倒水,老师贵姓?
宋。他言简意赅。
宋老师是新来的吗?以前怎么没见过?另一个女孩接着搭讪。
是,刚来没几天。
留个联系方式吧,方便以后好交接工作。倒水的女孩很主动。
宋言解锁了手机,看了看女孩。
我扫你。女孩已经打开微信了。
我目前只跟李川老师有工作上的交接, 不好意思。
女孩抿了抿唇,说不定以后会有呢, 像我们这样的单位,人事变动是常事。
那也是以后的事。
他拒绝得有理有据, 女孩红着脸回到了座位上。
菱舟又在心里骂了他一顿,狗男人, 使劲散发高冷魅力,姐姐一眼就能看穿你那点钓鱼的把戏。
菱舟忍不住笑了一声。
宋言抬头看着一旁的她, 有事?
我申请补助资金。
他伸手过去,示意让菱舟把表格给他。
菱舟把表递过去。
申请人那一栏写着季菱舟三个字, 他一扫而过。
盯着她的申请表看了半晌,他突然笑了,大姐,你的情况不符合标准。
?
为什么?菱舟觉得他是有意为难她,明明李川都没说什么。
不符合就是不符合。他拿起她的那张申请表,直接扔进了垃圾桶。
总得有个理由吧, 刚才李老师都说没问题。
那是他工作不认真。
菱舟被他几句说得有些窘,其她两个女孩坐在那里一声也不敢吭。
调整好心绪后。
菱舟坐在了一旁的椅子上。
还不走?他问。
我等李川老师回来。
资金文件你是一点都不看, 等李川回来也是连累他挨骂。
菱舟突然觉得自己遇到了对手,这男人嘴毒不比她差,甚至更胜一筹, 怼得菱舟无言以对。
不过菱舟觉得这是有求于人,她不能再像在川西的时候那样和他说话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网友评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