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中开始,我心中都有一个执念,那就是为丞相写一本穿越的书。
这个想法并非是想要去颠覆历史,而是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他能够知晓,即使时光己经过去了千年之久,在那遥远的月光之下,依然有人会因为他的遗憾而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也依然有人会为他的执着而感动得热泪盈眶。
我想写上方谷那场雨迟来一刻,让他亲眼看见司马懿的旌旗焚尽;想写五丈原的续命灯长明不灭,让秋风不再带走那抹孤瘦的身影;更想写长安城的朝阳,如何映亮他不再年轻的眉眼。
但最想写的,其实是某个平凡的清晨:-让他不必再对着空悬的北伐地图出神-让他能悠闲地教孩童诵读《梁父吟》-让他终于可以放下羽扇,在草堂前种一株新的柏树这本书,是他后世的崇拜者最温柔的幻想:若天命可改,我要让那个在秋风中独对残局的人,尝到胜利的滋味;若历史可书,我要让“汉室可兴“不再是一句遗恨;若时光可溯,我要亲手为那盏将熄的灯,再添一勺灯油。
但我最终明白,我需要去改写的并非历史本身,而是我们脑海中对于丞相的记忆。
因为历史己经成为过去,无法改变,而我们所铭记的丞相形象却可以随着我们的认知和感悟而不断地被重新塑造。
在我们的记忆中,丞相一首被描绘成一个完美无缺、算无遗策的智者,他总是从容淡定地应对各种复杂的局势。
然而,当我们深入了解他的内心世界时,就会发现那个真实的丞相并非如此。
他也会流泪,当他面对先帝的灵位时,心中的悲痛和对先帝的思念如潮水般涌上心头,让他无法抑制自己的情感。
他也会疲惫,长时间的操劳和压力使得他的身体和精神都承受着巨大的负担。
正是这样一个有血有肉、情感丰富的丞相,才是最能打动人心的。
他的泪水、疲惫和对先帝的深情,都让他的形象变得更加立体和真实。
这种真实的情感流露,远比那个永远算无遗策、从容淡定的完美形象更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所以这本书,其实是写给所有意难平者的安慰:当我们拿起笔,为丞相续写一个圆满的结局时,我们不仅仅是在创造一个故事,更是在治愈自己内心深处的种种遗憾。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太多的梦想未能实现,有太多的夙愿难以达成。
这些遗憾或许是因为时代的限制,或许是因为命运的捉弄,无论如何,它们都成为了我们生命中的一道伤痕。
然而,在这个虚构的故事里,我们有了弥补这些遗憾的机会。
我们可以让丞相实现他的抱负,可以让他的人生变得完美无缺。
在这个故事里,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所有的遗憾都能得到最温柔的成全。
虽然这些只是文字编织的幻想,但它们却有着强大的力量。
它们能够抚慰我们受伤的心灵,让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一丝安慰。
有些遗憾,历史己经无法给予我们弥补的机会,但文字却可以。
通过书写,我们将那些未竟的梦想和难圆的夙愿重新赋予了生命,让它们在另一个世界里绽放光彩。
这样的创作过程,既是对历史的一种致敬,也是对自我的一种救赎。
这就是文科女生独有的浪漫:-我用想象力搭建时光隧道-用文字编织命运的另一种可能-在平行时空里,给所有意难平一个圆满结局-我用文字描绘长安城头的凯旋盛况-在现实与想象的交界处-完成了一场跨越千年的浪漫救赎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