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疑惊悚连载
长篇悬疑惊悚《冰封的冰男女主角唐宋林慕白身边发生的故事精彩纷非常值得一作者“决明”所主要讲述的是:我叫唐我是一名刑警号是 07134。一年的时如白驹过却又漫长得足以在人的心头刻下难以磨灭的印无声的盛宴案最终以林慕白的再次遁形而告一段这一南城市公安局授任我为特别罪案调查组组我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对林慕白及其可能存在的网络的追踪但收效甚媒体的热度早已消市民们也渐渐将那些恐怖的记忆压入心这一通来自老城区的报警电骤然撕碎了表面的平1十二月底的南...
主角:唐宋,林慕白 更新:2025-06-11 06:55:58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我是一名刑警。
警号是 07134。
一年的时间,如白驹过隙。
却又漫长得足以在人的心头刻下难以磨灭的印痕。
无声的盛宴案最终以林慕白的再次遁形而告一段落。
这一年,南城市公安局授任我为特别罪案调查组组长。
我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对林慕白及其可能存在的网络的追踪上。
但收效甚微。
媒体的热度早已消散。
市民们也渐渐将那些恐怖的记忆压入心底。
这时,一通来自老城区的报警电话,骤然撕碎了表面的平静。
1
十二月底的南城,寒潮如期而至。
这是近年来最冷的一个冬天。
窗外的梧桐树光秃秃地伸向灰蒙蒙的天空。
偶有寒鸦飞过,发出一两声凄厉的鸣叫。
我坐在办公室里,暖气开得很足。
这时,市局 110 指挥中心转来一个看似普通的报警电话。
通常这类电话会直接分配到辖区派出所。
但这次,接线员在简单询问后,认为情况有些异常。
直接将电话转接到了我们特案组。
唐宋,电话里传来指挥中心调度员小李略带紧张的声音,城西惠民小区 3 栋 302 室一位姓张的阿姨报警,说她家隔壁的 301 室可能出事了。
具体什么情况?
我问道。
惠民小区是上世纪十年代建成的老旧居民区。
住户多为退休老人和外来务工人员。
治安状况一直比较复杂。
但也多是些邻里纠纷或小偷小摸的案件。
张阿姨说,她家朝北那间卧室,就是紧挨着 301 的那间,从前天开始就变得异常寒冷。
一开始她以为是窗户没关严,或者是暖气坏了。但检查后发现门窗紧闭,暖气也正常。
而且,那股冷意越来越重,今天早上,她发现自己卧室那面与 301 共用的墙壁,墙角竟然……竟然结了一层薄薄的白霜
墙壁结霜?
我的眉头立刻皱了起来。
南城虽然冬天湿冷,但室内墙壁结霜,除非是极端低温,否则几乎不可能。
是的。张阿姨觉得不对劲,就去敲 301 的门,但一直没人应。
然后说好像看到门缝底下也有白色的霜渗出来。她还闻到一股奇怪的味道,说不上来是什么,就是觉得不舒服。
301 住的是一对中年夫妻,姓周,平时挺安静的,也好几天没看到他们出门了。张阿姨担心他们是不是煤气中毒或者出了什么意外。
让辖区派出所立刻派人过去查看,重点确认室内温度和是否有异味。强调注意安全,不要轻易破门,等待我们的人到场。
我果断下令。
挂断电话,我立刻叫上老马、王哥和小周。
惠民小区 3 栋 301,情况可能不简单。
我简要地复述了报警内容。
老马经验丰富,一听就明白了。
室内大面积结霜,门缝有霜渗出……这绝不是普通的低温。如果不是制冷设备严重故障,就是有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王哥有些不解,谁会故意把家里弄得跟冰窖一样?
除非冰窖里,有什么东西需要『保鲜』。
小周的脸色也变得凝重起来。
我们驱车赶往惠民小区。
一路上,我不断思考着张阿姨描述的细节。
那股奇怪的味道,会是什么?
林慕白……
这个名字像幽灵一样在我脑海中盘旋。
他精通化学和生物学,如果他想制造某种极端环境……
抵达惠民小区时,辖区派出所的两位民警已经在 301 室门口。
楼道里光线昏暗,空气中确实弥漫着一股若有若无的气味。
靠近 301 室的防盗门,能明显感觉到一股寒气从门缝中渗出。
门框的边缘,凝结着一层清晰可见的白霜。
唐宋,先期抵达的民警报告,我们敲过门,也喊过话,里面没有任何回应。透过猫眼看,里面漆黑一片。
我们绕到楼下观察,301 室所有的窗户都拉着厚厚的窗帘,但窗玻璃的内侧,也凝结着非常厚的白霜,几乎完全不透明了。
情况比我想象的还要诡异。
生命探测仪和空气质量检测仪呢?
我问。
消防的人刚到,正在准备。
很快,消防队员穿着防护服,拿着仪器上前。
几分钟后,结果出来了。
报告室内未检测到生命体征
空气样本初步分析,室内氧气含量显著偏低,检测到高浓度氮气及微量其他惰性气体,未发现一氧化碳等常见有毒气体。目前来看,不像是燃气泄漏。
高浓度氮气……
这意味着,有人在室内释放了大量的液氮或其他类似的深冷剂
准备破门
我深吸一口气,对身后的特案组成员下达了指令。
林慕白,是你吗?
你又为我们准备了怎样一场展览?
我的心,沉入了谷底。
但也有一丝久违的兴奋开始升腾。
与C的对决,似乎在时隔一年之后。
以一种我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方式。
重新拉开了帷幕。
2
一组准备破门器注意观察门后是否有不明装置
我通过对讲机下达指令,声音在冰冷的楼道里显得格外清晰。
破拆手迅速上前。
在门锁位置固定好液压破门器。
随着一声沉闷的金属断裂声和液压杆收缩的轻响。
厚重的防盗门被强行向内推开。
几乎在同一瞬间。
一股肉眼可见的、夹杂着无数细小冰晶的白色寒流。
如同挣脱束缚的猛兽般从门缝中狂涌而出
楼道里的温度仿佛又下降了几度。
站在最前面的几名队员。
连眉毛和睫毛上都迅速凝结了一层白霜。
目标确认,301 室内部
我率先迈入,身后的队员们紧随其后。
战术手电的光柱在刹那间充满了这个被极寒笼罩的空间。
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里,不像是一个家。
更像是一个被遗弃在极地深处的冰雪洞窟。
从玄关到客厅,再到目力所及的每一个角落。
都被厚厚的一层白霜覆盖。
墙壁上,凝结着犬牙交错的冰凌。
如同某种怪异的钟乳石。
天花板上的吊灯,变成了一个晶莹剔透的冰坨。
散发着幽冷的光。
家具的轮廓依旧可见,但早已失去了原有的颜色和质感,变成了冰雪世界的一部分。
客厅的茶几上,一个翻开的笔记本电脑屏幕被冰霜完全冻裂,呈现出蛛网般的裂纹。
旁边一个玻璃杯,里面的液体早已凝固成琥珀色的冰块。
杯壁上还挂着几滴未来得及滑落就冻成冰的水珠。
整个房间,安静得可怕。
只有我们踩在地面薄冰上发出的咔嚓声。
以及防护服摩擦的细微声响。
室内温度,零下 21.3 摄氏度。
技术科的同事用红外测温仪测量后报告,声音里带着难以置信。
湿度极高,空气中检测到大量液氮蒸发后的残留成分。初步判断,凶手在室内释放了巨量的液氮,才造成了这种大范围、深度的冰封效果。
如此大量的液氮,他是怎么运进来的?又是如何精确控制释放,而没有引起邻居的注意?
王哥低声问。
呼出的白气迅速在防毒面具的面罩上凝结。
先搜查受害者。
我打断了他的疑问,目光投向了餐厅的方向。
那里,是寒气最盛,也是异味最浓的地方。
周立新和于莉,那对中年夫妻,如同两尊被时间之神瞬间点化的冰雕。
永远凝固在了他们生命中的最后一顿晚餐。
男人和女人对视微笑,都被极致的低温完美地保存了下来。
餐桌上的菜肴,早已失去了原有的色香味。
变成了一堆堆奇形怪状的冰坨。
上面覆盖着一层细腻的白霜。
那瓶只喝了一半的红酒。
瓶口处凝结出了一圈冰晶。
老马戴着特制的防寒手套,小心翼翼地走近,开始进行初步的现场尸检。
他的每一个动作都极其谨慎。
生怕破坏了这脆弱而又坚硬的死亡艺术品。
体表温度与环境温度基本一致。尸僵……在这种极低温下,尸僵的判断已经失去了意义。
老马的声音从面罩后传来,有些沉闷。
但从他们肌肉的僵硬程度和皮肤组织的冰冻状态看,死亡应该发生在液氮释放的最初阶段,几乎是……瞬间冻结。在他们意识到危险之前,可能就已经失去了知觉和行动能力。
他用特制的小镊子,轻轻拨开于莉覆盖在额前的一缕被冻住的头发,露出了她苍白但还算完整的面容。
没有明显的搏斗伤或约束伤。指甲缝干净。口鼻腔内也没有发现异物或呕吐物。
也就是说,他们是在毫无防备、毫无痛苦的情况下,被瞬间冰封的?我问道。
从目前情况看,是这样。老马点头,但这只是表象。我们需要将他们完整地带回法医中心,进行缓慢解冻和详细尸检,才能确定真正的死因。
以及……在冰封之前,他们是否还遭受过其他侵害。
第三把椅子是空的。
小周的声音从我身后传来,他一直没有靠近餐桌。
而是站在一个相对安全的距离,观察着整个餐厅的布局。
那把椅子上,和其他两把一样,覆盖着同样厚度的冰霜。这说明,在液氮释放的那个时刻,那把椅子就是空的。但餐桌上,却摆放着三副碗筷,三个酒杯。
女儿周晓雯,16 岁,至今下落不明。
王哥补充道。
她的房间我们也搜查过了,除了日常用品,没有发现打斗痕迹,也没有留下任何纸条或信息。
周晓雯在哪里?
她是在案发前离开了家,还是……她目睹了父母被冰封的惨状后,因为恐惧而逃离?
或者,她也被凶手带走了?
我再次环顾这个如同冰晶宫殿般的家。
每一个细节,都透着诡异。
林慕白费尽心机,用如此大剂量的液氮,制造出这样一个冰封的作品。
他的目的绝不仅仅是杀人。
他一定想通过这个场景,传递某种信息。
或者说,留下某种线索。
我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被客厅那面正对着餐桌的墙壁所吸引。
那面墙上,大部分区域都覆盖着均匀的白霜。
但在靠近墙体中央的位置,有一块大约一米见方的区域。
冰霜的形态却显得有些……异常。
那里的冰霜,不是平滑的,而是呈现出一种向内凹陷的带有明显边缘轮廓的形状。
仿佛冰层之下,覆盖着一个略微凸起的长方形物体。
这里我指着那块区域,把这里的霜层小心清除掉
技术科的同事立刻上前,他们没有使用可能会产生热量的设备。
而是用特制的软毛刷和负压吸尘器。
一点一点地,将那块区域的冰霜清理干净。
随着冰霜的剥落,墙壁原本的乳白色涂料露了出来。
而在那块凹陷的中心。
一个用暗灰色钛合金打造的,大约三十厘米见方的扁平金属盒,赫然嵌在墙壁之内。
与墙面几乎齐平
如果不是冰霜的异常形态,我们几乎不可能发现它
金属盒的表面打磨得异常光滑,没有任何缝隙或锁孔。
只有在盒体的正中央,雕刻着一个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图案——
一枚完美无瑕、散发着冰冷光芒的眼睛齿轮徽章
林慕白
他果然在这里留下了他的签名
这个金属盒,无疑是他故意留给我们的。
3
所有人,提高警惕
我沉声命令。
同时示意技术科的爆破专家和结构分析专家上前。
检查是否存在爆炸物或有毒物质泄漏的风险。
专家们迅速用便携式 X 射线透视仪对金属盒进行扫描。
同时用高灵敏度气体探测器在周围进行检测。
报告,内部未发现爆炸物特征,也未检测到有毒气体泄漏。盒体结构非常精密,似乎是一体成型,没有明显的物理锁孔或卡扣。
徽章部分,材质与盒体略有不同,可能存在特殊机制。
爆破专家报告。
尝试开启。
技术专家小心翼翼地戴上绝缘手套。
取出一套精密的微型工具。
他首先尝试轻轻按压眼睛齿轮徽章的中心瞳孔部分。
那里曾是哭泣之眼雕塑的毒素释放开关。
没有反应。
他又尝试轻轻拨动徽章外围的那些微小齿轮。
这些齿轮制作得异常精密,每一个都能独立转动。
但似乎并没有与任何内部机关联动。
唐宋,物理触发机制不明显。可能需要特定的序列,或者是声控、磁控甚至更复杂的电子锁。
林慕白留下的东西,不会那么简单。小周在一旁说道,他既然想让我们参与游戏,就一定会留下开启的方式。这个徽章,可能不是个谜面。
我再次仔细观察那枚眼睛齿轮徽章。
它的每一个齿轮,每一条弧线,都很完美。
之前无声的盛宴案件中。
林慕白在金融区私人会馆留下的那只由无数指针和表盘构成的旋转沙漏雕塑。
以及上面的微刻密码 T0S7-ΨΦ-V2.3。
那组密码,曾被密码学顾问研究出与关键参数有关。
技术组,我说,尝试将这枚徽章的齿轮数量、瞳孔与外环的直径比例,以及齿轮之间的夹角进行参数化测量,看看是否符合某种特殊的数学比例或数列。
我这一年中,查阅了大量的资料。
我知道有一种比例叫做斐波那契数列。
也被称之为黄金分割。
林慕白对完美和秩序有着近乎病态的追求。
在他的作品中,都隐藏着这种数学上的和谐。
技术专家立刻开始测量和计算。
几分钟后,他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兴奋。
唐宋你说对了这枚徽章外环有 13 个主齿轮,内环有 8 个副齿轮,瞳孔的直径与外环直径的比例非常接近 0.618
这……这完全符合斐波那契数列
我点了点头。
斐波那契数列中,8 和 13 是相邻的两个数。
如果以顺时针或逆时针为序,将这些齿轮按照特定的斐波那契序列进行拨动……
尝试一下
技术专家深吸一口气,按照推导出的序列。
用特制工具精确地拨动了徽章上的数个齿轮。
当最后一个齿轮被拨到预定位置时。
只听咔哒一声微不可闻的轻响。
金属盒的正面,那块雕刻着眼睛齿轮徽章的盖板。
竟然缓缓地向上滑动,露出了里面的空间。
没有刺鼻的气味。
没有危险的机关。
盒内,铺着一层黑色的天鹅绒。
绒布上,静静地躺着一部黑色的智能手机。
以及一张用特殊防水油墨打印在半透明硫酸纸上的便签。
我小心翼翼地拿起那张便签,展开。
唐组长,欢迎来到我的新『冬季限定』展。周立新与于莉的这道『开胃菜』,不知是否合您的口味?它只是一个引子,一场通往更深邃『日常深渊』的序曲。现在,真正的『展品』——周晓雯小姐,将由您亲自去发掘和『解读』。她目前很安全,但留给她的时间以及留给您的时间,都非常有限。
技术专家拿起那部手机,尝试开机。
手机竟然没有受到冰冻的影响,直接进入了主界面。
主界面异常简洁,只有一个应用程序图标——
一个以动态眼睛齿轮为背景的,名为C 的游戏的加密通讯 APP。
这时,APP 突然接收到了一个信息。
是一张手绘的画。
用简笔画勾勒出一个被巨大冰块包裹的女孩的侧脸。
女孩的旁边,是一个正在加速融化的沙漏。
沙漏下方,用鲜红的颜色标注着一个触目惊心的数字: 48:00:00。
48 小时
林慕白绑架了周晓雯,并用她的生命作为这场游戏的赌注
立刻定位这部手机的信号
我指挥道。
技术专家迅速连接设备,试图追踪手机的来源和信号。
但脸色很快变得难看。
唐宋,这部手机是经过深度改装的『特供机』,所有常规通讯模块都被物理阉割,无法定位,无法追踪来源。
它只能通过这个定制的 APP,接入一个无法反向追踪的、由『C』控制的私密网络节点进行单向信息接收和特定指令应答。
也就是说,这部手机是林慕白单方面联系我们的工具。
也是我们参与他这场游戏的唯一入口。
我点开那个名为C 的游戏的 APP。
屏幕亮起,出现了一个简洁的对话框界面。
一条来自C的未读信息自动弹出:
第一个谜题: 日常的深渊,冰封的罪孽,何处是源头,何处是救赎?答案就在你们刚刚解冻的『日常』之中。找到它,并将答案输入,周晓雯的第一个安全屋坐标,才会显现。
记住,每解开一个谜题,沙漏就会暂时停止融化。
但如果你们的答案错误,或者时间到了,冰块里的女孩会哭得更伤心。
游戏开始。
——C
日常的深渊,冰封的罪孽……
何处是源头,何处是救赎?
回到警局后,所有人都在抓紧时间破译这个谜题。
这时老马的紧急通讯请求切了进来。
他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震惊。
唐宋梁队周立新和于莉的尸体,经过初步解冻和表层组织检测,我们有重大发现
什么发现?我心头一紧。
他们……他们体内,除了因极低温造成的广泛性组织损伤外,我们还在血液和关键器官中,都检测到了……
与『无声的盛宴』案其他受害者完全一致的那种罕见的植物神经毒素,以及……琥珀胆碱的注射残留
会议室里,瞬间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亚马逊幽灵藤的毒素
琥珀胆碱
周立新和于莉,并非如我们最初判断的那样,仅仅死于液氮造成的极低温和缺氧
他们也是林慕白无声的盛宴系列作品中的一部分
他们是先被用他标志性的手法毒杀。
然后才被液氮冰封,伪装成这起看似独立的家庭悲剧
林慕白,他竟然用自己亲手制造的作品
作为了下一场游戏的谜面和引子
他不是在简单地犯罪。
他是在导演一场又一场关于人性、关于艺术、关于生死的……
宏大戏剧。
而我们,连同那些无辜的受害者。
都只是他剧本中被他随意摆布的棋子。
4
屏幕上,48 小时的倒计时正一秒一秒无情地缩减。
周晓雯,那个 16 岁的女孩。
此刻的命运,就悬于我们对这个谜题的解读。
『日常的深渊,冰封的罪孽』……
梁伟用指节敲击着桌面,眉宇间是化不开的焦虑与怒火。
林慕白这个疯子他把周立新和于莉变成了他的『作品』,现在又想把他们扭曲的家庭生活,变成我们解谜的游戏
关键在于『源头』与『救赎』。
小周站起身,走到白板前,写下这两个词。
APP 上填写的答案是两个汉字。这两个字,必然高度概括了周家悲剧的核心,并且符合他那种变态的『哲学观』。
『日常之中』这个提示,可能说明答案就隐藏在周立新和于莉的婚姻家庭,以及他们各自的人生轨迹里。
老马,我转向一直沉默不语的法医组长,周立新和于莉的详细尸检报告出来了吗?除了植物神经毒素和琥珀胆碱,还有没有其他发现?
老马点了点头,面色凝重: 详细报告刚出来。两名死者除了直接由毒物导致的生理指标异常外,我们在于莉的体内检测到了长期服用抗抑郁类药物和少量镇静剂的痕迹。
剂量很小,但持续时间应该不短,至少……有十年以上。
而周立新的尸检则显示,他有轻微的酒精性肝损伤,并且在他的指甲缝里,我们发现了微量的属于他自己的皮肤组织——
这通常意味着,他生前有过用手抓挠自身的行为,可能是极度焦虑或痛苦的表现。
长期服用抗抑郁药的于莉。
以及可能长期处于焦虑状态的周立新。
这个家庭的日常。
果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平静。
立刻重新梳理于莉和周立新的所有背景资料我说道,重点关注于莉的就医记录,以及周立新的工作和人际交往。
王哥,你负责外围,再仔细摸排一下惠民小区的邻居。
特别是那些与周家有过深入接触,或者居住时间较长的老人。看看他们能不能回忆起一些被忽略的细节。
调查机器再次高速运转起来。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距离 48 小时的期限越来越近。
我们查阅了于莉所有的就医记录,发现她除了二十年前那次严重的产后抑郁症住院外。
近十年来,确实在社区医院断断续续地开过一些抗抑郁和助眠的药物,但都没有进行过系统性的精神科治疗。
她的家人,包括周立新。
似乎都刻意淡化或回避了她的精神问题。
而周立新在公司虽然业绩尚可。
但同事们普遍反映他性格内向,沉默寡言。
不爱参加集体活动,似乎总有心事。
他几乎没有任何不良嗜好。
除了偶尔会在下班后一个人去小酒馆喝几杯闷酒。
一个长期压抑的精神疾病患者,一个沉默寡言、借酒消愁的丈夫……
我看着白板上总结出的信息,低声说道。
这个家庭的『深渊』,很可能就是这种长年累月积累下来的负面情绪和被刻意掩盖的家庭矛盾。
但『冰封的罪孽』又指什么?王哥问,如果仅仅是家庭不和睦,似乎还构不成『罪孽』的程度,更不足以让林慕白大费周章地设下这个局。
除非……这种『不和睦』,已经演变成了某种形式的『虐待』或『控制』。
小周接过话头,继续说道。
于莉的精神问题,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疏导,很可能会以一种扭曲的方式投射到家庭关系中,特别是对女儿周晓雯。
而周立新,他的沉默和逃避,则可能成为这种扭曲关系的『纵容者』。
就在这时,负责搜查周晓雯房间的同事有了新的发现。
他们在周晓雯的书桌抽屉最底层,一个用密码锁锁住的铁盒子里。
找到了一本周晓雯的日记。
日记本的封面上。
画着一个被困在玻璃瓶里的小女孩。
我戴上手套,小心翼翼地翻开日记。
里面的字迹从最初的稚嫩工整。
逐渐变得潦草压抑,甚至有些神经质。
日记里记录了一个在母亲严密控制下,几乎令人窒息的成长过程。
妈妈今天又检查了我的书包和日记,她说这是为了我好,怕我学坏。可是,我感觉自己像一只被关在笼子里的小鸟,连呼吸都觉得不自由。
我想和同学们一起去看画展,妈妈不许。她说那些现代艺术都是精神鸦片,会污染我的心灵。她只许我看她指定的那些有益的书籍,做她布置的那些有益的习题。
爸爸好像什么都不知道,也什么都不管。他总是早出晚归,回家就躲进书房。我好几次想和他谈谈,但他总是说听你妈妈的。这个家,好冷。
今天,我偷偷画了一幅画,画的是一片燃烧的森林。妈妈发现了,把画撕得粉碎,还打了我一巴掌。她说我心理阴暗,不知好歹。我没有哭,我只是觉得,心里的那团火,烧得更旺了。
日记的字里行间,充满了压抑以及对自由的极度渴望。
于莉那种以爱为名的控制,对周晓雯而言,无疑是一种精神上的长期凌虐。
而周立新的不作为。
则让这个家庭的深渊越陷越深。
这……这就是『冰封的罪孽』
王哥看着那些日记的复印件,声音有些沙哑。
源头......
我看着白板,缓缓写下两个字——
控制。
于莉以爱为名的病态控制。
是这个家庭悲剧最直接的源头。
那『救赎』呢?小周问道。
我再次看向周晓雯日记的最后一页,那幅未完成的画——
残破的黑色翅膀,努力向上飞翔的小女孩。
以及日记最后那句:
如果能飞,我想去……灯塔。
灯塔,象征着指引、希望以及自由。
对周晓雯而言,最大的救赎。
无疑就是摆脱这种令人窒息的家庭。
获得真正的自由。
但林慕白所指的救赎,会是这么简单吗?
他是一个习惯了用死亡来诠释一切的疯子。
不,林慕白的救赎,往往伴随着毁灭。
我否定了自己的想法。
他毒杀了周立新和于莉,对他而言,这或许就是对这对施虐者和纵容者的净化。那么,对周晓雯的救赎,他会如何安排?
我突然想起了那个被冰封的客厅。
周立新和于莉死了,但他们依旧围坐在餐桌旁。
维持着日常的假象。
而周晓雯的座位是空的。
解冻的日常……
我看着那张餐桌的照片。
一个念头如同电流般穿过我的大脑
那个家,那个被冰封的场景,本身就是林慕白对这个家庭的审判
周立新和于莉,永远凝固在了他们那虚伪的日常之中。
而周晓雯,那个空着的座位,代表着她的缺席,她的逃离
源头是『控制』,那么林慕白眼中,与之相对的『救赎』,就是……『挣脱』或者说,『解脱』
控制与解脱
这两个词,分别代表了周家悲剧的根源。
以及林慕白可能赋予周晓雯的命运而且,都是两个汉字
输入『解脱』
我对着技术科的同事喊道。
倒计时,只剩下不到个小时了。
技术员在C 的游戏APP 中。
输入了解脱两个字。
屏幕闪烁了一下。
APP 界面刷新。
弹出了一条新的信息:
非常精彩的解读,唐宋。看来,你开始理解我的语言了。周晓雯的第一个安全屋坐标: 东经 121°28′46″,北纬 31°10′12″。沙漏暂时停止。但请记住,这仅仅是热身。下一个谜题的难度,会超出你的想象。24 小时后,游戏继续。——C
地点是南城东郊,守望者灯塔
我们猜对了谜底。
立刻出发守望者灯塔
我抓起外套,冲出了会议室。
周晓雯,我们来救你了
但愿……
一切还来得及。
网友评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