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锦和春桃等人说干就干。
她把画好的图样仔细分发给绣娘们,又拿出那几颗珍珠去当铺换了上好的丝线。
绣娘们听说能按分成挣钱,一个个都卯足了劲,原本有些沉闷的绣坊,瞬间充满了活力,针线穿梭的“沙沙”声都仿佛变得欢快起来。
几日后,第一批绣着西域缠枝纹和江南莲纹结合图案的荷包、帕子新鲜出炉。
苏锦看着这些色彩艳丽、针法别致的绣品,满意地点点头。
她选了个赶大集的日子,带着春桃和几个手脚麻利的绣娘,挑着担子去了西市。
西市是苏城最热闹的集市之一,沈记布庄的铺面就在街口显眼的位置。
苏锦特意把担子摆在离沈记布庄不远的地方,支起简易的布棚,将绣品一一陈列出来。
“快来看看哟,新颖别致的苏绣荷包、帕子,西域风情,江南韵味,错过可就没啦!”
春桃亮开嗓子吆喝起来。
很快,就有行人被独特的绣品吸引过来。
“这绣的是什么呀?
怪好看的。”
一个穿着绫罗绸缎的富家太太好奇地拿起一个缠枝纹荷包,翻看抚摸,“这针法,看着也新鲜。”
苏锦上前,笑容温婉又热情:“夫人好眼光。
这是我们锦绣坊新创的样式,融合了西域的缠枝纹样和咱们苏绣的平针绣法,您摸摸,丝线都是上好的,做工也精细。
您买回去自己用,或是送人,都很有面子。”
富家太太被苏锦说得心动,又问了价格。
苏锦报出比寻常绣品高两成的价格,富家太太略一犹豫,但看着绣品确实精美独特,还是爽快地买了两个荷包和一方帕子。
有了第一单生意,后面的人也陆续围了过来。
“这个莲纹帕子真雅致。”
“我要给我闺女儿买个缠枝纹荷包。”
……绣品很快就卖出了不少,春桃和绣娘们忙得不亦乐乎,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神色。
就在这时,一个穿着沈记布庄伙计服饰的人挤了进来,看到苏锦她们的绣品和热闹的生意,眼睛一瞪,语气不善地说:“好啊,锦绣坊的,不在家里待着,跑这儿来抢生意了?
也不看看这是谁的地盘!”
苏锦抬眼,认出是上次来绣坊闹事的伙计,脸上依旧挂着笑,不卑不亢地说:“这位大哥,集市是大家的,做生意讲究个你情我愿。
我们锦绣坊的绣品好,客人愿意买,这有什么问题吗?”
“问题大了!”
那伙计梗着脖子,“你们锦绣坊的绣品粗制滥造,坑蒙拐骗,还好意思拿出来卖?
我告诉你们,赶紧收摊走人,不然别怪我们不客气!”
周围的客人听到这话,都停下了挑选,纷纷看向苏锦她们,眼神里带着疑惑。
苏锦心里一沉,知道这是沈万山的人来故意捣乱了。
但她面上丝毫不慌,反而提高了声音:“这位大哥,饭可以乱吃,话可不能乱说。
我们锦绣坊的绣品好不好,大家眼睛是雪亮的。
沈记布庄说我们粗制滥造,有什么证据吗?
要是拿不出来,就是污蔑!
我们小本生意,好不容易做点买卖,可不能被人平白无故泼脏水。”
她的话有理有据,周围的客人也纷纷附和:“是啊,没证据可不能乱讲。”
“看着这些绣品挺精致的,不像是粗制滥造的样子。”
那伙计被问得哑口无言,脸涨得通红,放狠话道:“你们等着!”
说完,愤愤地挤出了人群。
一场小风波暂时平息,生意又继续了起来。
首到日头偏西,集市渐渐散了,苏锦她们带来的绣品也卖得差不多了。
收摊的时候,春桃数着手里的铜板,笑得合不拢嘴:“锦姑娘,今天卖了不少钱呢!
照这样下去,咱们很快就能把被沈万山坑的钱挣回来!”
苏锦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看着渐渐暗下来的天色和远处沈记布庄紧闭的大门,眼神坚定:“这只是开始,春桃姐。
咱们不仅要把钱挣回来,还要把锦绣坊的名声,在这苏城彻底打响,让所有人都知道,咱们锦绣坊,是靠真本事‘搞钱’的!”
回去的路上,苏锦望着苏城朦胧的夜景,心里盘算着下一步的计划。
她知道,沈万山不会善罢甘休,接下来的路,肯定还有不少挑战,但她搞钱的决心,却越发坚定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