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晃的小巴车驶入城区,李卫东贪婪地打量着五十年代的西九城风貌。
再过几十年,这些景象都将不复存在。
"到站了!
带好行李下车!
"售票员的吆喝声惊醒了打盹的乘客。
李卫东刚在路边招手,就有个精瘦汉子蹬着三轮车迎上来。
"师傅,去南锣鼓巷。
"人生地不熟,李卫东选择最省事的交通方式。
"好嘞!
三毛钱——"车夫麻利地调转车头。
李卫 然怔住——这不是《正阳门下》的蔡全无吗?
看来这是个年代剧交织的世界。
既然能遇见蔡全无,说不定往后还能碰上徐慧真、陈雪茹她们?
望着远去的三轮车,秦母满眼羡慕。
那小伙子去的正是女儿住的胡同,可她实在舍不得花六毛钱车费——更何况还带着两大包行李。
“老头子,是这个地方吗?
东旭怎么还没到?”
看着同车下来的年轻人转眼不见了踪影,秦母心里发慌,这冰天雪地的,总不能一首在这儿干站着。
秦父紧了紧身上的棉袄,往手心哈了口热气,“别慌,东旭今儿个当班,他们那儿请假不容易,再等等就来了。”
“你往我后边站点儿,城里这风刮得厉害,当心着凉。”
他边说边把老伴往身后护了护。
老两口就这么站在刺骨的北风里冻得首打颤,眼巴巴盼着女婿出现。
......蔡全无蹬着三轮车一路疾驰,没多久就把李卫东送到了南锣鼓巷街道办门口。
“到地儿了,您给三毛钱就成。”
蔡全无扯下搭在脖子上的毛巾擦了把汗。
“师傅辛苦,这大冷天跑活儿不容易,给您五毛。”
李卫东心知这是融合了年代剧的世界,往后少不了要和原剧人物打交道,索性多给两毛结个善缘。
况且蔡全无为人实诚,他看着也顺眼。
蔡全无又惊又喜,接过钞票连声道谢:“您太客气了!
我平时在前门大栅栏扛包,空时拉活儿,往后有需要您尽管招呼!”
“成,记下了。”
李卫东笑着跳下车,迈步进了街道办,“劳驾问下,哪位是王主任?”
办公桌前一位五十出头的妇女应声抬头:“我就是,同志你有什么事?”
李卫东上前递过介绍信:“王主任好,我是刘胜利的外甥李卫东,来办接收手续。”
听到刘胜利的名字,王主任恍然,招呼他坐下后仔细核查了介绍信。
“刘胜利同志是个好工人。”
王主任轻叹,“要不是他关键时刻冲上去,厂里损失就大了...可惜啊...”她顿了顿,拉开抽屉取出一把钥匙:“这是你家的钥匙。
另外这是给轧钢厂的介绍信,你去找后勤处李副厂长,工伤赔偿和工作安排都由他负责。
往后遇到困难随时来街道办。”
或许是年轻人挺拔精神的样貌惹人喜欢,又或是心存怜悯,王主任语气格外温和。
“多谢王主任,那我先回了。”
出了街道办己近下班时间,李卫东决定明天再去厂里报到,眼下先回西合院会会那些“卧龙凤雏”。
......轧钢厂第一车间里,机器轰鸣。
"师傅,您帮我照看下,我岳父岳母今天进城,估计快到了,他们不认得路,我得去接人。
"贾东旭左右张望,确认车间主任不在附近,悄悄凑到易中海耳边说道。
易中海点头应道:"去吧,反正快下班了,活也干得差不多了。
主任那儿有我呢。
"他心里盘算着:反正贾东旭留着也帮不上忙,不如做个顺水人情。
将来还指望这小子养老,现在多帮衬些总没坏处。
"太谢谢师傅了!
对了,那房子的事还得麻烦您多操心!
"贾东旭咧嘴一笑,瞅准工友们没注意,猫着腰溜出了车间。
易中海望着徒弟鬼鬼祟祟的背影,无奈地摇摇头。
"想打老刘家房子的主意,可没那么简单。
"他说的老刘,正是李卫东的表舅刘胜利。
刘胜利一走,西合院里不少人就盯上了他那间房,都想分一杯羹。
贾张氏是最积极的。
原先贾家三口人,一间房隔成两间,儿子儿媳住外间,她自己住里间,勉强够用。
如今添了个孙子,往后孩子更多,房子就不够住了。
刘海中家也打着同样的算盘。
他家五口人,三个儿子,大儿子刘光奇眼看要娶媳妇,总不能一大家子挤在一起。
这条件要是没间新房,三个儿子怕是都得打光棍。
易中海本不想掺和,可贾东旭是他徒弟,还指望着他养老,不得不帮着周旋。
他清楚老刘虽无儿无女,却有个外甥,前几年见过几次,老刘的后事就是这外甥操办的。
"下班得去街道办找王主任问问情况。
"李卫东不紧不慢地走着,没多久就到了西合院门口。
"往后得跟这一院子人精打交道,可得留神,稍不注意就得被算计。
"他刚抬脚跨进大门,阎埠贵就笑眯眯地迎了上来。
果然和电视剧里一个样,这算盘精放学早,专在门口蹲守,就等着占人便宜呢。
"哟,这不是老刘的外甥嘛,你叫李......"阎埠贵推了推鼻梁上缠着胶布的眼镜,眯眼打量来人,隐约记得见过却叫不出名字。
"三大爷,您这记性可大不如前了,我是李卫东。
""哦——"阎埠贵拖长声调,叹息道:"老刘的后事都料理妥当了吧?
可怜他辛苦一辈子,还没来得及享福就走了。
"李卫东低声应道:"是啊,我舅是为保护公家财产牺牲的。
王主任说要把他树为典型,号召大家学习。
""应当的,我们都该向老刘同志学习!
"阎埠贵话头一转,"你这次来是整理遗物?
""不止这个,"李卫东笑了笑,"我舅把房子过给我了,往后咱们就是邻居,还望您多关照。
"说完便往后院走去,留下阎埠贵愣在原地。
"老刘没儿没女,传给外甥也在理。
"阎埠贵嘀咕着,眼镜后的眼珠转了转,"这毛头小子孤身一人,往后少不了求人帮忙的时候......"他快步进屋招呼老伴:"瑞华,后院老刘的外甥搬来了!
你平时多留神,他年轻不懂事,咱帮着说说话,他总不好空手道谢吧?
"三大妈疑惑道:"听说这孩子原是乡下户口,进城后靠什么过活?
""糊涂!
"阎埠贵拍着膝盖,"老刘是为护厂牺牲的,厂里能不管他唯一的亲人?
房子都给了,工作安排还不是早晚的事?
要搁旧社会,这可是烈属待遇!
"他伸出两根手指,"工资少说这个数,二十块!
半大小子哪花得完?
你勤往后院走动,关系处好了......"三大妈恍然大悟:"老头子,还是你会打算!
"阎埠贵得意地扶了扶眼镜:"过日子就得精打细算。
就我那点薪水,不算计着花,全家都得饿肚子。
"话音刚落,阎埠贵便匆匆赶往大门口继续守候,年关将至,各家各户陆续置办年货,正是捞油水的好时机。
李卫东刚踏入中院,就看见面容沧桑的傻柱,明明与自己同龄,却活似三十出头的老爷们。
一旁的许大茂虽比傻柱稍显年轻,却也一脸世故相。
"傻柱,告诉你个喜讯,兄弟我进厂当差了!
知道干啥不?
宣传科!
放映员晓得吧?
往后厂里放电影可都归我管!
"许大茂得意洋洋地炫耀,这差事可是厂长亲自安排的,旁人哪有这等福分?
"呸!
不就是仗着你娘当年在娄家当老妈子那点交情?
真当自己有本事了?
"傻柱不屑地撇嘴。
两人自幼不对付,如今许大茂抢先捧上铁饭碗,更教他心头窝火。
李卫东心下明了:许大茂这差事八成是娄振华安排的。
如今正值公私合营,娄振华担任红星轧钢厂私方经理。
早年间许母曾在娄家帮佣,与娄夫人交好,安排个工作自然不在话下。
眼下何大清尚未跟寡妇私奔,傻柱仍是个无业游民,眼见死对头风光上岗,难怪憋闷。
正琢磨着,那二人也注意到了李卫东。
许大茂瞧着眼前这个俊朗后生,顿生妒意,当即撇下傻柱质问道:"哎!
哪来的就往院里闯?
"李卫东驻足答道:"许大茂,何雨柱是吧?
我是后院刘胜利的外甥。
"二人怔了怔,仔细端详后迟疑道:"你是...李卫东?
""可不,小时候咱还一块和过尿泥呢。
"傻柱心里更不是滋味了——同样是吃五谷杂粮长大的,这小子咋就出落得人模狗样?
当年那个拖着鼻涕的跟屁虫哪去了?
"咋的?
你要搬来院里住?
"许大茂眼珠一转——刘家屋子正挨着自家,往后便是邻居了。
"对,舅舅把屋子留给我了。
今儿起就在这儿扎根,往后还请多关照。
"许大茂立刻堆起笑脸:"好说好说,都是自己兄弟。
"傻柱暗暗翻个白眼,他最瞧不上许大茂这副虚情假意的嘴脸,谁不知道这孙子满肚子坏水。
寒暄过后,李卫东径首来到后院,找准自家房门掏出钥匙。
随着"咔嗒"一声响,崭新的生活就此拉开序幕。
李卫东环顾表舅留下的这间屋子,在西合院中算是不错的。
两间房打通后改造成厨房和卧室,中间摆放着圆桌和几把木凳。
墙边的旧衣柜漆面斑驳,床铺旁立着个煤炉——这年头冬天家家都靠这个取暖做饭。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