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小说连载
由瞿不夭阿猿担任主角的其它小书名:《供养出家师父猫本文篇幅节奏不喜欢的书友放心精彩内容:瞿不夭是个不正经的和总说: 我活不久等我死这青云寺就传给一句话听了七他终于要死临了又说自己有个没完成的愿非要我去汴京城给他的旧相好送一封离别我嘲讽在这破庙里待了七贼走了知道关门你早干嘛去了!他这旧相好估计早将他忘到九霄云外去怎么还会记得他这么个脾气差的臭和1我是六岁时被瞿不夭捡回青云寺彼时的瞿不夭穿着破破烂烂的僧衣服上深深浅浅许多褐色的印...
主角:瞿不夭,阿猿 更新:2025-07-17 06:57:02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总说: 我活不久了,等我死了,这青云寺就传给你。
一句话听了七年,他终于要死了。
临了又说自己有个没完成的愿望,
非要我去汴京城给他的旧相好送一封离别信。
我嘲讽他,
在这破庙里待了七年,贼走了知道关门了,你早干嘛去了!
他这旧相好估计早将他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怎么还会记得他这么个脾气差的臭和尚。
1
我是六岁时被瞿不夭捡回青云寺的。
彼时的瞿不夭穿着破破烂烂的僧衣,
衣服上深深浅浅许多褐色的印记,还挂着几片烂菜叶子。
我没看出他是个和尚,我觉得他是个乞丐。
六岁的我已经深谙一个道理。
人靠衣装马靠鞍。
很穷的人是养不好小孩的。
所以在瞿不夭问我想不想跟他走的时候,我摇了头并且转头就跑。
他凑近时我在他身上闻到了浓重的血腥气,
好消息,他不是乞丐。坏消息,他可能是个杀人犯!救命啊!?
我跑,他追,我跑的很慢,他追的很快。
我被抓住了。
我完蛋了!
虽然过程有些波折,但好在结局是美好的。
瞿不夭带我回了青云寺,我成了他的关门弟子,也是青云寺的唯一继承人。
其实我很想问就两个人的青云寺,除了我还有谁能继承?
瞿不夭很快回答了这个问题。
2
十岁那年他又捡回了一个少年,并宣布他成为了我的师兄。
他解释说,因为我是关门弟子,所以他再收徒弟就只能当我的师兄师姐。
我不信他的话,他早和这少年相识。
因为少年做的素面味道和瞿不夭做的味道别无二致,
而我跟在瞿不夭身边这么久,做出来的面味道还是差了几分。
瞿不夭取名的水平很差,
他说我的眼睛瞪圆的时候像他从前养的鲤鱼,便取名叫作阿鱼,
少年被他取名叫作阿猿,我想应该是他长得像个猴子吧。
阿猿师兄人如其名,他非常喜欢满山飞奔,
从这棵树荡到那棵树上,从这个房顶跳到那个房顶,
发出一些呜呜呜呜呜哇哇哇哇哇的叫声。
砍柴的樵夫见到我时跟我说起,这深山里的猴子真是素质堪忧,
砍柴时每听见这奇怪的叫声都吓他一大跳。
我觉得阿猿师兄有些丢人,也不好为他开解,
只能状似不经意间引到别的话题。
阿猿师兄失去了青云寺的继承权,
他跳上屋顶时踩碎了屋顶的瓦片,
掉下来的瓦片砸破了瞿不夭的头,
瞿不夭把不许随意攀爬屋顶写在了寺规上。
3
认识瞿不夭的第七年,我十三岁,终于掌握了做素面的诀窍。
我继承了青云寺,瞿不夭为我举办了盛大的继任典礼,
邀请了阿猿师兄,山下的樵夫,后山的狐狸出席。
典礼过后,瞿不夭的身体就差了起来,
从前他说些快要死了的话我总当玩笑话,现在他不说了,
我突然意识到,瞿不夭好像真的陪不了我多久了。
瞿不夭死了,院里池塘荷花开得很好,
花枝摇曳,清风吹过时会传来阵阵清香。
我看着满塘的荷花迷了眼睛。
瞿不夭是个不正经的和尚,
让我给他的老相好送信,却没告诉我老相好的名字和地址。
我真想求求他别死,多说几句话再死也行。
可是他再听不到我的话,也再给不出我想要的答案。
瞿不夭是个不正经的和尚,但他是个很好的师父。
所以我解散了僧人,好吧,只有一个僧人。
打发了阿猿师兄,关了寺门,
我要去到汴京城,去完成瞿不夭的遗愿,去见一见他最后想见的人。
4
汴京城很是热闹繁华,正值盛夏,城内百花盛开,散发着迷人的香气,
我带了寺里开的最好的荷花,在这城中也有些黯然失色。
街道两旁各路商贩叫喊声络绎不绝,来往的行人大都穿着绫罗绸缎。
穿着灰扑扑的僧衣的我穿行其中,不甚起眼。
汴京城的人很多,瞿不妖的遗愿是一个很难完成的任务。
被瞿不夭捡回青云寺后我便再没下过山,
对山下的了解只来自于两个人的口中,
一个是阿猿师兄,一个是樵夫。
阿猿师兄说山下的人变脸比翻书都快,
我一直觉得是说什么戏法吧,非要他变给我看;
樵夫总跟我讲他家里的事,他的儿子前不久遇了难,
下山时遇到他时苍白的脸上终于多了几分喜色,
原是儿媳妇查出身孕,
樵夫总说我长得像观音座下的仙童,
说待我从汴京城回去后给他孙儿沾沾仙气。
青云寺七年平淡的日子留下了太多深刻的记忆,
如今下了山有几分不适应。
寻找一个偶尔从瞿不妖的言语中瞥见几分的好像很难,
但谁让我答应了瞿不夭呢,所以继续加油吧!
5
从前我遇到问题总喜欢打扰瞿不夭,问他太阳为什么东升西落,
问池塘里的荷花为什么总是不开,
问下雨打雷时会不会劈到在林中乱晃的师兄。
初问时瞿不夭会温声细语地详细解释,
后来问的多了,也有可能是后来的瞿不夭本性暴露,
意识到自己根本不是做良师的料子,就开始嘴毒起来,
说些譬如愚不可及朽木难雕枉曲直凑此类的话,
他还怪有文化的,骂我的成语一个接一个。
如今我到了汴京城,身边没有瞿不夭,只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聪明才智当然是没有的,不过我想起瞿不夭向我解释阿猿师兄的名字,
缘来则聚,缘去则散。
师兄不喜欢这个缘,他写名字时总写成是猿猴的猿,瞿不夭也假装没看见。
想到这里我有些开心,抬头时只听耳边突然传来一句小和尚,小心车马,
声音带着几分急促,我忙向后躲了一步,堪堪躲开疾驰的马车。
马车撞上了路边的西瓜摊,西瓜掉在地上,破裂开来,汁水四溅,
我灰扑扑的衣裳上也被沾染上西瓜的甜香味。
人群乱糟糟的,我被人群裹挟着不知走向哪个方向,
终于挤出人流时想向提醒我的人道谢,却看见一个远远离去的背影。
6
我时常觉得自己很倒霉,下了山尤甚。
站在路边时,往来的马车撞到西瓜摊子时弄脏了衣裳,
被人群挤着走时不知被谁踩了脚又丢了瞿不夭给我的信。
从前在寺里时瞿不妖总说我笨,我总宽慰自己说我是大智若愚。
现在我开始认同他说的话。
我来这汴京城就是为了送信,如今丢了信,再没事可做。
坐在路边发呆时我在心里埋怨,
埋怨瞿不夭和他的老相好,埋怨横冲直撞的马车,埋怨喧闹的人群挤丢了我的信。
从前我在寺里时我也总是埋怨,埋怨瞿不妖留的课业太多不能去后山找狐狸玩,
埋怨师兄发出的声音嘈杂难听吵的人不能午睡,埋怨晚上打坐实在太没人性……
瞿不夭有读心术,埋怨课业多时他会挑一个下午给我放假,
嘱咐我找后山的狐狸玩时不要和她打架;
埋怨师兄吵时他按着师兄和他一起打坐,
我想瞿不夭肯定也觉得师兄做的过分,早就想收拾他;
埋怨晚上打坐没人性时瞿不夭会把在蒲团上睡得东倒西歪的我抱回我的小床。
现在再想起这些,只能对瞿不夭说一句: 你人真好。
瞿不夭听不见。
7
丢了信,没了找人的线索,我帮着收拾了撞翻的西瓜摊。
卖瓜的是个三十来岁的妇人,穿着粗布麻衣,
头发在脑后团成一个发髻,她让我叫她王婆。
王婆是个很热情的人,她的瓜被撞碎了不少,
马车上的人赔了不少的钱,她笑得开怀,
又将还能吃的瓜捡拾起来拿刀削了削,分给周边的小摊贩,我也分得了一块。
街上的行人走来走去,王婆总能找出认识的人攀谈几句。
她也问我来这汴京城做什么?我告诉我的目的和发生的事情。
她的声音猛地提高,
寺里再没有能干的人了吗?要你一个十几岁的孩童跑那么远来送信。
周围的人都看了过来,我压低声音提了瞿不夭的名字,
提及他的死讯,又说起我如今已继承了青云寺,自然要承担起责任。
听了我的话她安静下来,她认识瞿不妖,
说他是很好的人,又说让我不要难过。
我又想我还是幸运的,我遇到的第一个人就是一个好人,
她会为了瞿不夭的死难过。
8
落日西下时,好人王婆带着无处落脚的我回了她的家,
她说这汴京城的人都受过瞿不夭的恩惠,让我安心住在她家。
再细细想想,瞿不夭要找的人有没有什么别的线索。
我沾了瞿不夭的光,从王婆的话里描绘出一个我从未见过的瞿不夭。
我对瞿不夭的印象一直是初见面时那个穿着褴褛,
不知被谁打个半死还被人丢烂菜叶,对于他的过往,我了解的不多。
不过王婆说瞿不夭是得道高僧,讲经会万人空巷,
饿殍遍地时,王婆从他手里接过一碗粥。
樵夫也说瞿不夭仙风道骨,
我对仙风道骨的印象来自于到访青云寺的一位道长,
他留着长长的白胡子,拿着一根拂尘,
见了阿猿师兄就叫喊起来妖怪哪里逃,
师兄就跳上树梢呜呜哇哇地走远了。
仙风道骨的瞿不夭,得道高僧的瞿不夭,我都没有见过,
曾经是一个很奇妙的词语,它可以很巧妙地将过往的时光和现在割裂开来。
我遇到瞿不夭时,已经不是曾经,
王婆不经意地参与了瞿不夭的曾经,我要找的那个人也在我未曾参与的曾经里。
而现在,我来到了汴京城,我开始走进瞿不夭的曾经。
9
晚上睡不着我坐起身,不远处传来几声猫叫。
我有些心喜,想出去看一看。
我听瞿不夭讲过他养猫的故事,
年少时养的狸花猫,黑褐色的皮毛,眼睛圆圆的像琥珀,
提起狸花猫他就笑起来,说猫总喜欢跟着他,
又说狸花猫本事不大脾气还差,外出遇到不喜欢的人总哈气没一点威慑力,
不过寺里的香客很喜欢她。
我没见过来寺里上香的人,也没见过那只猫,
那只猫去了哪里,瞿不夭也没有提起,只说自己很喜欢那只猫。
樵夫告诉我,狸花猫是猫中大侠,喜欢外出闯荡,
这种情况应该是被狸花猫弃养了。
弃养了瞿不夭的狸花猫会不会有一天想起很久不见的主人?
会不会在某个夜深人静的时候回来看一他呢?
这个问题我没有答案,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总在床上睡得东倒西歪,
她有没有回来也只有打坐的瞿不夭才知道。
推开房门,夜色还不是很深,能看见不远处闪着的二三灯火,
猫叫传来的地方,有几只看不清颜色的猫,正顺着院墙跳进了隔壁的院子。
夜风拂过,传过来几句女子的低语,
咪咪,你不要再抢大壮的饭了
你再这样我真的生气了
我想这汴京城的女子性子真好,生气时说话也是轻声细语的。
我有心想推开院门出去看一看,
却又怕推门的声音打搅了王婆的清梦。
10
隔壁院子的灯灭了,夜色也深了。
我坐在院子里的石桌前,听风吹过树叶发出的声响。
汴京城的树不比青云寺多,想来这沙沙声是从巷子口的大榕树传来的,
听着这十分有节奏的声音,我莫名地产生了打坐的念头。
我从前最讨厌晚上打坐,如今继承了青云寺倒有几分瞿不夭的影子。
打坐到了天亮,王婆的要每日早起再去外面的庄子上拉瓜来卖。
昨日和王婆说好要帮她的忙,便和她一起赶着驴车一起出了门。
隔壁的门嘎吱一声也正好打开,
想起昨夜的声响,抬头正好对上一双圆圆的眼睛。
她的眼睛真漂亮。
住在隔壁的人自然与王婆熟识,于是又攀谈起来。
王婆先是介绍了我的身份,又说这人便是昨日提醒我的人,
我也认出这人便是昨日我看见的背影。
好巧啊,瞿不夭的徒弟啊!
她笑起来,又见面了
我也觉得很巧,不过两日我和她便见了三次,
缘起则生,缘灭着落,相遇就是缘分。
想来我和她应该是缘分不浅。
道了谢后我便再插不进她和王婆的话题,
只知道她的名字——阿狸,在城西开了一家药铺。
临分别时,她还笑着说,让王婆中午去她的铺子里喝碗解暑的汤。
11
盛夏酷热,王婆的瓜摊生意很好,
瞿不夭曾说我在心算上有些天赋,我便跟着王婆帮她收钱。
正午时分,太阳直直地炙烤着大地。
我将推车推至大树阴凉下时,王婆要留下来看摊,
便嘱我去阿狸的铺子喝碗汤药,再给她带一碗过来。
我带着两个西瓜步行到了城西的药铺,
药铺的人很多,大多是和我目的相同的百姓。
擦肩而过时总有人夸阿狸心善,
说是每年盛夏,阿狸都会备一大桶药汤供来往的人免费饮用,
阿狸真是心善,我也一同附和道。
进了门,将带的两个西瓜放在地上,
王婆交代说,记得让阿狸把西瓜浸到井水里,吃起来更好。
跟阿狸说了后,她便带我去了后院。
后院有人正在翻晒药材。回过头,居然是阿猿师兄。
我有些惊讶,实在想不到两个不相干的人怎么会扯上联系,
阿猿师兄居然会在阿狸的药铺里帮工。
混口饭吃呗,你不是都把我赶下山了吗?师兄的话里带着怨气。
赶下山,我哪儿敢啊我小声嘟囔,
还不是瞿不夭有事交给我,我如今是青云寺的观主……
瞿不夭,青云寺,观主,你也就只想着这些了
阿猿师兄伸出手指点了点我的额头。
我下意识地后退了一步,说了一句话,
臣退了,这一退就是一辈子
啊啊啊啊啊,下了山的师兄脾气还是不稳定,
好在有了些许长进,埋头追我时,不曾发出一些见不得人叫喊声,
想来他年岁大了,也觉出几分丢人,我莫名地有些欣慰。
12
跑到前门时正碰上端了汤进来的阿狸,
有了外人在我也不好再过嬉闹,
便和阿狸一起坐在院中的石凳上。
尝了一口阿狸递过来的汤,酸酸甜甜的,十分可口。
你叫阿鱼吧,你和阿猿认识多久了?
阿狸轻声问,她的语气有点像长辈问话。
快四年了。
我点点头回答道,
他拜入师门比我晚,不过我是关门弟子,他长得比我老,师父便让我叫他师兄。
关门弟子?阿狸轻笑了一声,又转头看向阿猿师兄,
那你们师父的首席开山弟子你们知道是谁吗?
没见过,谁知道呢,这么多年了怕是早没这个人了。
师兄正将西瓜放在水桶里掉在井下,语气中带着几分别扭。
怎么会呢?我想那位开山大弟子肯定也十分惦念你们师父呢。
阿狸又笑起来,她很喜欢笑,
看着笨手笨脚抓不住绳子的师兄,更是笑出了眼泪。
我总觉得他们二人在说一些我听不懂的话,没人同我解释我便也笑起来。
阿猿师兄也笑起来,三个人笑成一团。
阿狸,阿猿,阿鱼,
三个很会排列组合的名字,十分符合瞿不夭的取名风格。
网友评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