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小说连载
主角是小甘方世玉的现实情感《中专生自制炸一天连炸清北是近期深得读者青睐的一篇现实情作者“山山”所主要讲述的是:清华北大两所高等学在两个小时内接连爆事歹徒竟然还敢给警察发邮件挑历时 14 天警方终于抓到了嫌疑没想作案的竟是一个中专小年而他引爆清华北竟然是为了心灵自炸2003 年 2 月 25 刚过完元宵节没多正值中午 11 点 50,清华大学的荷园教职工食堂内人满为大家本来以此刻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午饭时然接下来发生的事却
主角:小甘,方世玉 更新:2025-08-09 10:08:07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事后,歹徒竟然还敢给警察发邮件挑衅。
历时 14 天后,警方终于抓到了嫌疑人。
没想到,作案的竟是一个中专小年轻。
而他引爆清华北大,竟然是为了心灵自由。
炸
2003 年 2 月 25 日,刚过完元宵节没多久。
正值中午 11 点 50,清华大学的荷园教职工食堂内人满为患。
大家本来以为,此刻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午饭时间。
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只听轰的一声,爆炸声响彻整个食堂。
玻璃碎片夹杂着木屑残渣,像子弹一样飞射而出。
这些碎片攻击着到处逃窜的人们。
尖叫声、哀嚎声不绝于耳。
刚才还热闹干净的食堂,等烟雾散去后一片狼藉。
惊魂未定的教职工,用还残存的一点理智赶紧拨打了 119。
因为起初大家还以为,是安全事故。
毕竟这里是食堂,后厨有燃气管道,发生爆炸虽然吓人,但也有点合理。
但是,消防队的人赶到却发现:
这件事,到处都透露着不寻常的味道。
爆炸的中心处一团漆黑,除了被熏黑的部分,还能看出有些残留的黑色粉末。
如果是燃气爆炸,大概是不会留下这样的痕迹的。
于是消防人员把现场的粉末,送到了有关部门检查。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分辨后才发现,这种粉末竟然是黑火药
除此之外,散落在现场的还有一套水暖管件、一个蓄电池和一个小闹钟。
这些东西,单个看起来没什么问题。
可要是组合在一起,那就有点细思极恐了。
水暖管件用来承装火药、蓄电池用来点火,闹钟用来定时。
这些东西组装在一起,这不妥妥的简易炸弹嘛
既然发现了这玩意儿,那性质可就不一样了。
有炸弹,就说明这是一起早有预谋的人为爆炸案。
那么问题来了,往清华食堂送炸弹的,到底是什么人?
还不等众人想出什么头绪,另外一边也出事了。
下午 1 点 20 分,北京大学农园餐厅一楼前台,同样发生了爆炸。
清华北大两所高等学府在同一个片区,离着不远。
两个小时内,相邻的两座顶级学府,相继发生爆炸。
调度中心接到消息时,都懵了。
这是什么情况?
咋的,两个学校的食堂管道串联了?
这年头,食堂都这么有义气,要死一起死吗?
另一队消防人员尽快赶到了北大,结果在现场发现了同样的爆炸装置。
又是一套水暖管件、一个蓄电池和一个小闹钟。
这样的发现,让人浑身一紧。
清华和北大,两所国内最知名的高等学府。
竟然在两个小时之内,接连爆炸。
说这两起爆炸案没关系,恐怕谁也不会相信。
更关键的是,当时的北京,正值两会前夕。
而且那个时候,还是恐怖组织最猖獗的时期。
美国纽约华盛顿的911事件,造成 2998 人伤亡。
一场袭击,让全世界对恐怖主义胆战心惊。
所幸,这次清华北大的爆炸案,只有 9 人被炸伤。
但受伤的人少,也不妨碍案件的性质严重。
针对顶尖高校的爆炸案,让上面警铃大作。
难不成,恐怖分子这次冲我们来了?
察
有关部门对这起案子的重视程度,可谓是空前绝后。
不但局级领导挂帅,而且刑侦、网监和分局的同志也一齐上阵。
真是海陆空配齐了。
不过,经过一番分析调查下来,专案组首先就排除了恐袭的可能。
因为按照恐怖组织在各国的前科看,这两次袭击,看起来有点不像样。
首先,两所大学食堂爆炸现场所留的黑火药,简直就是小孩过家家。
谁家恐怖分子用这么简陋的玩意儿,恐怕要被同行耻笑了。
其次,一般恐袭分子,都是要表达诉求的。
也就是电视上常听到的:
XX 组织宣布对此次袭击负责。
可爆炸事件发生后,等了好长时间,也没有哪个组织站出来喊话。
可是,排除了恐怖袭击,却还是没有回答最关键的问题:
制造爆炸案的,到底是什么人呢?
紧接着,警察就把视线重点放在了清华北大的教职工、学生身上。
毕竟,谁也不会闲着没事炸学校玩儿。
炸学校的人,肯定是在学校受了什么委屈
然而,这个调查范围,还是太大了。
经过初步调查发现,当天在清华荷园食堂就餐的,有 191 人。
在北大农园食堂就餐的,也有 273 人。
用小学数学的计算,加起来也就是将近 500 人。
这调查的工作量有点高啊
不过幸好海陆空的配置,可以兵分三路走。
除了调查当天的就餐人员,警察也把视线移到了作案工具上。
在走访清华周边的时候,他们发现了一个重要线索。
一家名为飙风的摩托车店里,售卖的蓄电池类型与案发现场遗留的一模一样。
狐狸尾巴露出来了吧
一番询问下,摩托车店的修理工小甘,给出了生动形象的回忆。
摩托车店的生意一般,能一次性购买两个蓄电池的人,给小甘留下了深刻印象。
而让小甘记住的,不仅仅是购买数量,还有那名年轻男子的口音。
警察同志,你们看过少年方世玉吧?
警察正要纳闷小甘为什么有这样的提问,小甘就笑嘻嘻地说出了自己想法。
口音跟那个『以德服人』的雷老虎一模一样
根据小甘的回忆,警察还画出了嫌犯的基本画像。
嫌犯是一名 20 多岁的年轻男子,个头不高,福建口音。
于是,警方的视线又聚焦到了两所学校里,福建籍的学生身上。
不过,在分析嫌犯作案动机时,警察却有点疑惑。
如果是受了委屈的学生,那为什么要炸两所学校?
总不能这人在清华受了委屈,退学去了北大,又受委屈了?
真有这么逆天的人吗?
不过查来查去,确实找不到这么一号人物。
于是,警方只好转变思路。
会不会,动手的人是仇视这些天之骄子的差生?
如果是这样,那值得怀疑的对象可就太多了。
毕竟跟那两学校的学生比起来,差生简直多如牛毛。
正在警察地面部队受挫时,网上却发现了新的线索。
件
2003 年,也是互联网刚刚兴起的年头。
学校内的校园网,也是很风靡的。
自从这两起爆炸案发生后,学校内的学生就在校园网内疯狂讨论起来。
有的分析,有的愤怒,也有亲历者的后怕。
更有那个离谱的,直接站出来承认:
就是我干的
网监的警察,直接将这人薅了出来。
不过最后却查清楚,只是一个口嗨的学生。
看这个架势,校园网的学生也都闭上了嘴。
可偏偏还有不怕死的,又来口嗨自爆。
一个网名叫黄老邪的网友,给清华大学的官网发了邮件。
邮件内容还是文绉绉的:
先生们,我是 2 月 25 日清华北大爆炸案的制造者,以下为证。
工作人员本来以为,这又是一个口嗨怪。
可是越往下看,越感觉事情不对劲——
这人不是口嗨,他真有货
因为他竟然真的把爆炸物的材料和放置的位置,都说得对上了号。
哪怕不是嫌犯,也是跟嫌犯有关系的人。
而黄老邪后面的话,更是让人大跌眼镜:
我制造此事件不是为了伤人,而是为了心灵的自由。
然而,为了最终的理想,难免有人无辜受累,也是无可奈何。
读到这,警察们都脑壳一紧。
因为他们想遍了作案动机,也没想到心灵自由这个层面。
这人莫不是表演型人格吧
而接下来的内容,更是让人细思极恐。
今日,余遍观众媒体,竟无只言片语提及,深感不安。
有位网友说没有很大影响是因为没有人受难,呜呼其内心之黑暗远胜于我。
可能发生的第三次事件,能否避免就取决于各位了。
咱们 3 月 7 日-3 月 10 日之间,去搜狐聊天的校园文化联系。
真是破了案了,这人是真想博关注啊
不仅上门发邮件挑衅,还质问这事怎么没上新闻。
最后,甚至还敢在网络约见。
真是纹身师闭眼——绣(秀)了我一脸啊。
根据黄老邪详细的作案介绍,警察立刻把他列入了重点监控对象。
紧接着,警方便千里追凶,锁定了他发邮件的 IP 地址。
这封邮件,是从福州市台江区猎人网吧 51 号电脑发出来的。
福州这个地方,也对应了前面小甘所说的口音问题。
紧接着,北京、福州两地警方强强联合。
视线直指猎人网吧
人
这个黄老邪也算是个网虫,猎人网吧的前台大姐惠姐,对他印象颇深。
这个二十四五岁的男青年,在 3 月 5 日晚上 11 点还在 51 号机。
到第二天早上 6 点才离开。
也算是那个时候最经典的包夜上网了。
听惠姐的描述,这个黄老邪跟小甘嘴里的雷老虎,长相基本一致。
可是这个黄老邪,从那天之后就再也没来过猎人网吧。
警察都觉得,他的行为简直是在雷区反复横跳。
一方面,主动发邮件暴露身份;
一方面,又在此时做起了反侦察动作。
不过,他有他的张良计,警察有警察的过墙梯。
不是 3 月 7 号在论坛约聊吗?我们来了
网友评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