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美文城!手机版

美文城 > > 赵砚秋晏砚《青衿札记:孔雀翎谜》_《青衿札记:孔雀翎谜》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赵砚秋晏砚《青衿札记:孔雀翎谜》_《青衿札记:孔雀翎谜》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凡陈 著

悬疑惊悚完结

长篇悬疑惊悚《青衿札记:孔雀翎谜》,男女主角赵砚秋晏砚身边发生的故事精彩纷呈,非常值得一读,作者“凡陈”所著,主要讲述的是:雨蚀的苏府门槛下,埋着十具骸骨与半句遗言。晏砚的札记在暗夜里渗出血痕,北斗纹晕染处,透骨钉的寒光正从绣娘喉头升起。赵砚秋的箭镞每到子夜便发烫,映出凶手袖口半截麒麟纹 —— 与十年前穿透周伯胸膛的那枚,齿痕分毫不差。 雀翎的孔雀蓝翎羽沾着毒,苏珩的玉印盖出的 “亲” 字在尸身胎记上显形,谢砚的墨块里,鸾尾草汁液泡着的账册残页,正一片片拼凑出吞噬忠良的巨口。当五人在雨夜将信物拼合,檐角忽然滴落带铁锈味的水 —— 那是十年前没流尽的血,终于找到新的宿主。

主角:赵砚秋,晏砚   更新:2025-09-29 18:46:57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临安县衙的大牢里,霉味混着雨气往人鼻子里钻。

秦罗敷被铁链锁在石柱上,红裙沾了泥污,却依旧抬着下巴,眼神扫过赵砚秋腰间的箭镞时,嘴角扯出抹冷笑。

“不过是个贬官的捕头,也配审我?”

她的指甲抠着砖缝,指缝里还嵌着点黑色粉末 —— 和长安商号木箱上的硫化物一模一样。

赵砚秋没接话,只是把那枚刻 “秋” 字的箭镞拍在案上。

箭镞的三棱断面映着烛火,和秦罗敷包里搜出的透骨钉纹路重合时,她的眼神终于晃了晃。

“十年前苏府外,你爹秦苍用的就是这种透骨钉,” 赵砚秋的声音沉得像牢里的石板,“周伯的胸口,还留着三个窟窿。”

秦罗敷的脸瞬间白了,却依旧咬着牙:“我不知道什么苏府,什么周伯。

你们抓错人了。”

就在这时,牢门外传来衙役的脚步声,声音发颤:“赵头儿,不好了!

城北发现一具尸体,是长安商号的马夫王二,看着像是…… 意外摔死的。”

赵砚秋猛地站起身,左臂的旧伤突然抽痛,他按住肩膀往外走,路过晏砚身边时,递了个眼神 —— 秦罗敷嘴硬,马夫的死或许能撕开个口子。

晏砚点点头,留在牢里继续盯着秦罗敷,指尖却悄悄摸向怀里的青衿札记,翻到记着 “禁军制式兵器” 的那一页,烛火下,父亲的字迹渐渐清晰。

城北的石板路还湿着,王二的尸体趴在巷口的陡坡下,身下压着辆翻倒的马车,车轮还在微微晃动。

赵砚秋蹲下身,没急着碰尸体,先看了看马车的轮轴 —— 轴上缠着根断绳,绳结是禁军常用的 “双环扣”,不是普通马夫会打的结。

“赵头儿,你看这个!”

旁边的衙役指着王二的手,他的右手攥着块咬了一半的糕点,糕点上沾着点暗红,像是血,左手则死死抓着个布包,布包的角上印着 “长安商号” 的字样。

赵砚秋小心地掰开王二的手指,布包里掉出张货单,上面写着 “黑风口驿站,药材十箱”,落款是 “李书吏”。

他把货单折好,又拿起那块糕点,凑到鼻尖闻了闻 —— 有股淡淡的杏仁味,混着点苦味,和绣娘案里银饰上的毒气味隐隐呼应。

“去回春堂请阿珩来。”

赵砚秋对衙役说,自己则检查王二的尸体。

王二的额头有个伤口,像是摔在石头上撞的,但伤口边缘很整齐,不像是钝器造成的;他的衣领内侧沾着点铁屑,指甲缝里还有些蓝色的粉末 —— 和苏家旧宅墙缝里的孔雀蓝丝线粉末一样。

没等多久,苏珩就提着药箱来了。

她穿着素色布裙,头发用木簪挽着,看到尸体时,脚步没停,首接蹲下身。

先拨开王二的嘴唇,见牙龈泛着青黑,又翻起眼睑,结膜上有细小的出血点;再解开他的衣襟,胸口有个淡红色的胎记,形状像片鸾尾草 —— 和苏府旧仆的胎记样式一模一样。

苏珩从药箱里取出银簪,探进王二的口腔,簪尖立刻变了黑。

她又用小刀刮了点糕点上的暗红,放在瓷碟里,倒出些淡黄色的鸾尾草汁液 —— 汁液遇到暗红,瞬间变成了紫色。

她抬起头,看向赵砚秋,从怀里掏出张纸,用玉印盖了个 “×” 形印记,旁边又画了个小小的珩形图案 —— 这是她标记 “剧毒” 且 “与苏家有关” 的符号。

赵砚秋看懂了,心里咯噔一下 —— 王二不仅是他杀,还和苏家旧人有关。

他接过苏珩递来的瓷碟,紫色的液体在烛火下泛着冷光:“这毒是什么来头?”

苏珩没说话,只是在纸上写了 “牵机引” 三个字,又画了个太医院的药鼎图案。

赵砚秋的瞳孔微缩 —— 牵机引是太医院的秘方,十年前苏敬之任太医院院判时,曾严令禁止私制,如今怎么会出现在临安的马夫身上?

与此同时,晏砚正在县衙的文书房里翻找王二的卷宗。

文书房堆满了旧案卷宗,灰尘在窗缝漏进的光里飘着,他从一堆标着 “意外” 的卷宗里翻出王二的,封面写着 “王二,长安商号马夫,失足坠坡身亡”,落款是 “李书吏”。

晏砚翻开卷宗,逐字看着,突然停在 “伤口” 那一段 ——“额角磕伤,深一寸,为钝器所伤”,字迹的起笔有些犹豫,收笔处却带着个小小的弯钩。

他立刻从怀里掏出周生交来的、周父被篡改的验尸格目,对比着看 —— 格目上 “柳氏后脑伤为钝器所致” 的字迹,起笔和收笔的弯钩,和卷宗上的一模一样。

“李书吏。”

晏砚念着这个名字,想起昨天在长安商号看到的掌柜,当时掌柜的身边就站着个穿青布衫的吏员,手里拿着本账簿,字迹和卷宗上的很像。

他把两本文书折好,往商号的方向走,路过街角时,看到个穿浅绿布裙的身影 —— 雀翎正蹲在路边卖花,面前的篮子里,孔雀蓝的花摆了一排,格外显眼。

雀翎也看到了他,站起身,拿起一朵孔雀蓝的花递过来:“晏评事是去找李书吏吗?”

她的声音压得很低,手指在花瓣上轻轻划了一下,“我的人看到他早上从商号出来,往城西的破庙去了,还跟着个穿灰布衫的人,腰间挂着禁军的铜纽扣。”

晏砚接过花,看到花瓣上有个小小的 “李” 字,是用丝线绣的。

“你怎么知道我找李书吏?”

“周生说,篡改他爹格目的就是李书吏,” 雀翎笑得眼睛弯起来,从花篮里拿出张纸条,“这是李书吏的住处,在城西破庙旁边的小院,我己经让人盯着了。”

晏砚接过纸条,上面画着简易的路线图,破庙的位置用孔雀蓝的丝线标了个圈。

他点点头,刚要走,雀翎又拉住他:“小心点,那个穿灰布衫的人,手里拿着把匕首,刀柄上刻着‘秦’字 —— 不是秦罗敷的人。”

晏砚心里一动,秦字匕首,除了秦苍父女,难道还有其他人?

他谢过雀翎,往城西走去。

破庙的香火早就断了,庙门塌了一半,门口堆着些干草,里面传来细微的说话声。

晏砚绕到庙后,从破窗往里看 —— 里面有两个人,一个是穿青布衫的李书吏,另一个穿灰布衫,背对着他,腰间的铜纽扣闪着光,手里果然拿着把匕首,刀柄上的 “秦” 字在烛火下很清楚。

“账册的事,魏大人己经知道了,” 灰布衫的声音沙哑,“你把王二的卷宗改了,又把周仵作的格目换了,做得干净点,别留下尾巴。”

李书吏的手在抖,手里的茶杯晃得厉害:“可是…… 晏砚己经在查了,他还拿着周生的格目,万一……怕什么?”

灰布衫冷笑一声,匕首拍在桌上,“秦罗敷己经被抓了,就算他们查到你头上,也有她顶着。

再说,黑风口的货今晚就要运走,等魏大人的人到了,临安就没人敢查了。”

晏砚屏住呼吸,悄悄退到庙外,刚要让人去叫赵砚秋,就听到庙里传来 “哐当” 一声,接着是李书吏的惨叫。

他冲进去时,灰布衫的人己经跳窗跑了,李书吏倒在地上,胸口插着那把秦字匕首,眼睛瞪得大大的,手指指向墙角的暗格。

晏砚蹲下身,探了探李书吏的鼻息 —— 己经没气了。

他看向墙角的暗格,伸手拉开,里面藏着一叠纸,是长安商号的账本,上面记录着 “每月往黑风口运药材十箱,实则为兵器”,每一笔都有李书吏的签名,还有魏雍的私印。

账本的最后一页,画着个小小的地图,标记着黑风口驿站的布防,关键位置写着 “卯时三刻换防”,旁边还有个批注:“太后近侍接应”。

晏砚把账本折好,刚要起身,就看到李书吏的手里攥着半块玉佩,玉佩是白玉的,上面刻着个 “宸” 字 —— 这是皇室宗亲才会用的字。

外面传来脚步声,赵砚秋带着衙役跑来了,看到地上的尸体,皱起眉:“还是晚了一步。”

他蹲下身,看了看李书吏胸口的匕首,又摸出自己的箭镞比对 —— 匕首的柄和箭镞的材质一样,都是禁军特有的精铁,上面还刻着个小小的 “雍” 字。

“魏雍的私兵。”

赵砚秋的声音冷了下来,左臂的旧伤又在痛,十年前秦苍追杀他时,手里的刀也是这种材质,“账本呢?

有没有黑风口的线索?”

晏砚把账本递给他,指着最后一页的地图:“今晚卯时三刻换防,太后近侍接应。

还有这个。”

他拿出那半块玉佩,“刻着‘宸’字,可能和三皇子有关 —— 苏珩说,苏家当年和皇室有联姻。”

赵砚秋接过玉佩,指尖拂过 “宸” 字,心里突然想起十年前苏府的匾额,上面的题字就是三皇子的笔迹。

他刚要说话,外面传来雀翎的声音:“赵捕头,晏评事!

我的人看到灰布衫的人往黑风口去了,还带着个穿宫装的女子!”

三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急切。

黑风口驿站、太后近侍、皇室玉佩、魏雍私兵,这些线索像缠在一起的线,终于要往一处收了。

赵砚秋把匕首和箭镞收起来,又看了眼李书吏的尸体 —— 他的指甲缝里沾着点蓝色粉末,和王二指甲里的一样,都是孔雀蓝丝线的粉末。

“先把尸体抬回县衙,让苏珩再验验,” 赵砚秋对衙役说,自己则和晏砚、雀翎往黑风口的方向走,“今晚卯时三刻换防,我们得赶在他们运货前截住。”

夜色渐渐沉了下来,临安的街灯一盏盏亮起,昏黄的光映着湿滑的石板路。

雀翎走在中间,手里拿着那盏画着孔雀蓝翎羽的灯笼,灯光晃悠着,照亮前面的路。

“我的雀儿帮己经去驿站附近盯着了,” 她小声说,“他们会用孔雀蓝的灯笼打信号,看到灯笼晃三下,就是有动静。”

晏砚点点头,怀里的青衿札记贴着胸口,父亲写的 “苏府与皇室联姻,玉印为证” 几个字,此刻像是在发烫。

他摸了摸账本,上面的魏雍私印清晰可见,只要截住今晚的货,就能拿到魏雍私铸兵器的证据,离十年前的真相又近一步。

赵砚秋走在最前面,手里握着刀,左臂的旧伤虽然还在痛,但他的脚步很稳。

他想起周伯临终前的眼神,想起王二手里的货单,想起李书吏胸口的匕首 —— 这些人的死,都和魏雍的私兵有关,今晚,他必须拦住那些货,不能让更多人白白送命。

走到黑风口附近时,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雀翎立刻吹灭灯笼,拉着晏砚和赵砚秋躲进旁边的树林。

马蹄声越来越近,是一队禁军,穿着左营的制服,腰间挂着铜纽扣,护送着几辆马车,马车上盖着油布,油布下露出截铁器的边角,泛着冷光。

“是他们!”

雀翎压低声音,手指指向马车后面 —— 一个穿宫装的女子坐在马上,手里拿着块令牌,正是太后近侍常用的样式;旁边跟着个穿灰布衫的人,手里握着那把秦字匕首,正是杀李书吏的人。

赵砚秋刚要冲出去,晏砚拉住他,摇了摇头,指了指马车的轮轴 —— 轴上缠着根红绳,和苏府旧物上的红绳一样,上面还挂着个小小的珩形玉坠,在月光下泛着光。

“等他们到驿站,换防的时候再动手,” 晏砚的声音很轻,“现在动手,我们人少,会吃亏。”

赵砚秋点点头,强压下心里的怒火,看着那队禁军慢慢走远。

树林里很静,只有风吹过树叶的声音,雀翎的灯笼还没点亮,孔雀蓝的灯罩在黑暗里隐隐发着光。

她摸了摸怀里的半块七瓣花帕子,又看了看晏砚和赵砚秋的背影,突然觉得,这些天跟着他们查案,比以前在市井里流浪,要踏实得多。

晏砚看着禁军的背影消失在驿站方向,从怀里掏出账本,借着月光翻到记录兵器的那一页 —— 上面写着 “本月运货二十箱,为弩箭与甲胄”,落款日期是十年前苏府灭门的那一天。

他的手指顿在那一页,心里突然明白了,十年前苏府的灭门,或许就是因为苏敬之发现了魏雍私铸兵器的秘密。

赵砚秋也看到了那一页,左臂的旧伤突然痛得厉害,十年前的画面碎片般涌上来:苏府的火光、秦苍的刀、周伯的血,还有那个裹着孔雀蓝襁褓的婴儿。

他按住肩膀,深吸一口气,眼神变得坚定 —— 今晚,不管付出什么代价,都要截住那些货,为十年前的人报仇。

雀翎从怀里掏出个哨子,轻轻吹了一声,远处立刻传来三声回应 —— 是她的雀儿帮在发信号,说驿站的换防时间快到了。

三人从树林里走出来,朝着驿站的方向慢慢靠近,月光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落在黑风口的石板路上,像三道坚定的印记。

驿站的灯亮着,门口站着两个禁军,手里握着刀,警惕地看着西周。

马车停在驿站的后院,油布被风吹得微微晃动,露出里面的弩箭尖,在月光下闪着冷光。

穿宫装的女子和灰布衫的人走进驿站,很快,里面传来换防的号角声 —— 卯时三刻,到了。

赵砚秋拔出刀,冲了出去,晏砚和雀翎跟在后面。

驿站门口的禁军还没反应过来,就被赵砚秋打倒在地。

他们冲进后院时,正好看到灰布衫的人在指挥禁军搬货,穿宫装的女子则拿着令牌,像是要下令发车。

“不许动!”

赵砚秋的声音响彻后院,左臂的旧伤虽然还在痛,但他的动作很快,一把抓住灰布衫的人的手腕,夺下他手里的匕首,“杀了李书吏,还想运走兵器?”

灰布衫的人挣扎着,却被赵砚秋死死按住。

穿宫装的女子脸色大变,想拿出令牌调动禁军,晏砚却己经冲上去,把账本拍在她面前:“魏雍私铸兵器,勾结太后,你还想抵赖?”

禁军们看到账本上的私印,又看了看被抓住的灰布衫的人,都犹豫着放下了刀。

穿宫装的女子还想反抗,雀翎突然冲上去,用灯笼的杆子打在她的手腕上,令牌掉在地上,露出里面的夹层 —— 里面藏着半块玉佩,和李书吏手里的那半块合在一起,正好是个完整的 “宸” 字。

“三皇子的玉佩。”

晏砚捡起玉佩,和账本上的批注对应上了,“太后想借魏雍的私兵,阻止三皇子回京,对不对?”

穿宫装的女子脸色惨白,说不出话来。

灰布衫的人见大势己去,突然从怀里掏出个火药包,想点燃,却被赵砚秋一脚踹在地上,火药包掉在地上,溅起些火星,很快就灭了。

驿站的后院里,禁军们都低着头,不敢看赵砚秋他们。

晏砚看着那些弩箭和甲胄,又看了看手里的账本和玉佩,心里知道,今晚截住的不仅是一批兵器,更是揭开十年前真相的关键 —— 魏雍的私兵、太后的参与、三皇子的玉佩,还有苏家的联姻,这些线索终于串在了一起。

赵砚秋押着穿宫装的女子和灰布衫的人往外走,雀翎跟在后面,手里的灯笼亮着,孔雀蓝的光映着地上的兵器,像是在为十年前的苏家旧人照亮路。

晏砚走在最后,怀里的青衿札记和账本贴在一起,父亲的字迹和账本上的记录重叠时,他仿佛看到父亲当年在大理寺里,熬夜整理苏案卷宗的身影。

远处的天边泛起了鱼肚白,临安的第一缕晨光透过驿站的窗户,照在那些弩箭上,也照在晏砚手里的玉佩上。

虽然秦苍还没抓到,魏雍的势力还没彻底清除,但他们知道,今晚的胜利,是十年追凶路上的重要一步。

而接下来,还有更多的线索等着他们去查 —— 比如苏珩提到的牵机引毒,比如三皇子的下落,还有那些隐藏在暗处的苏家旧仆。

但此刻,他们没有时间多想。

赵砚秋要把人犯押回县衙审问,雀翎要去通知她的雀儿帮盯紧魏雍的人,晏砚则要把账本和玉佩送去给苏珩,让她比对上面的痕迹,看看能不能找到更多和苏家有关的线索。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资讯推荐

桂ICP备202505387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