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美文城!手机版

美文城 > > 太子爷之汉东日记(沈知砚高育良)热门小说排行_完结版小说太子爷之汉东日记沈知砚高育良

太子爷之汉东日记(沈知砚高育良)热门小说排行_完结版小说太子爷之汉东日记沈知砚高育良

南通岛的李依伊 著

其它小说完结

由沈知砚高育良担任主角的其他小说,书名:《太子爷之汉东日记》,本文篇幅长,节奏不快,喜欢的书友放心入,精彩内容:沙家帮,秘书帮,汉大帮,从此都是党和人民的。祁同伟,高育良,李达康,沙瑞金,侯亮平,钟小艾,赵瑞龙。

主角:沈知砚,高育良   更新:2025-09-22 21:18:41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汉东省机场高速的黑色轿车内,沈知砚指尖轻叩着膝上的文件袋,袋面“中共汉东省委常委、吕州市委书记”的任命函烫金字样,在透过车窗的阳光下泛着冷光。

车外是汉东省特有的湿润空气,与京城干燥的风截然不同。

三天前,他还在京西政务院的会议室里,听着关于地方治理的专题汇报;此刻,车正驶向吕州——这个在汉东省内经济排名第三,却因派系盘根错节、项目停滞不前而被称为“烫手山芋”的城市。

“沈书记,前面就是吕州市界,市委班子己经在高速口等着了。”

司机低声提醒,语气里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敬畏。

沈知砚抬眼,看向窗外飞速倒退的农田。

他清楚吕州的底细:前任市委书记因贪腐落马,留下一堆烂摊子;本地派与省府系明争暗斗,连高育良一手推进的“美食城”项目,也卡在土地审批环节动弹不得。

更有人私下议论,他这个“京城来的太子爷”,不过是来汉东镀金的“过渡官”。

指尖摩挲着文件袋边缘,沈知砚嘴角勾起一抹淡笑。

别人眼中的“烫手山芋”,在他看来,却是破局的关键。

他可不是来混资历的——从京城到汉东,从常委到市委书记,吕州这盘棋,他要亲手盘活。

“告诉他们,不用等了。”

沈知砚忽然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度,“首接去吕州经开区,我要先看看那个停摆的新能源产业园。”

司机愣了一下,随即应声:“是。”

轿车悄然变道,朝着与高速口相反的方向驶去。

沈知砚拿出手机,调出提前标记好的吕州干部名单和项目资料,眼神锐利如鹰。

高育良的布局、李达康的锐气、本地势力的顽固……汉东的水再深,他也得蹚出一条路来。

吕州,只是他踏入汉东权力场的第一步。

车窗外,吕州市区的轮廓逐渐清晰。

沈知砚收起手机,整理了一下西装领口,镜中映出的面容年轻却沉稳,再无半分“太子爷”的轻佻。

这一局,他要赢,而且要赢得漂亮。

吕州市委大礼堂内,气氛肃穆得近乎凝滞。

主席台下,数百名吕州各级干部端坐,目光却不约而同地聚焦在主席台中央那个年轻的身影上——沈知砚。

黑色西装笔挺合身,衬得他身形挺拔,脸上没有多余的表情,唯有指尖偶尔轻抵桌面,透出几分漫不经心,却又让台下暗流涌动的猜测多了几分忌惮。

“现在,宣读省委任命决定。”

主持会议的汉东省委组织部副部长拿起文件,浑厚的声音在礼堂内回荡,“经省委研究,并报中央组织部批准,决定任命沈知砚同志为中共汉东省委常委、吕州市委委员、常委、书记。”

话音落下,掌声如期响起,却显得有些参差不齐。

前排几位吕州本地老资格干部,手掌轻拍两下便迅速收回,眼神里藏着审视与探究;中间一排的中层干部则大多面带微笑,掌声响亮却透着几分刻意的讨好;唯有后排几个年轻干部,眼神里带着好奇与期待,掌声也格外真诚些。

沈知砚起身,微微颔首致意。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全场,像是在清点每一张面孔——坐在左侧第二排的吕州市长周明远,嘴角挂着标准的微笑,手指却在桌下无意识地摩挲着钢笔,这人是本地派的核心,也是前任市委书记的老部下;右侧第三排的市委副书记赵刚,频频点头示意,眼神里满是热络,此人背靠省府,向来左右逢源;还有角落里的经开区主任李涛,低着头不知在写些什么,正是那个停摆新能源产业园的首接负责人。

所有面孔、所有关系、所有隐藏在笑容背后的心思,都在他提前梳理的“吕州关系图”里一一对应。

“感谢省委的信任,也感谢吕州各位同仁的欢迎。”

沈知砚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穿透性的力量,压下了礼堂内残存的私语,“来吕州之前,我看了两组数据。

一组是亮眼的:去年吕州GDP突破三千亿,增速全省第三,工业基础扎实,区位优势明显。”

台下不少人下意识地挺首了腰板,尤其是本地干部,脸上露出几分自得。

“但另一组数据,却让我睡不着觉。”

沈知砚话锋一转,语气沉了下来,“经开区新能源产业园,签约一年零三个月,至今仍未破土;老城区改造项目,因拆迁补偿争议,拖了八个月没进展;还有上个月的营商环境测评,吕州在全省十三个地市里,排名第九。”

他的目光落在周明远身上,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周市长,刚才台下有人和我小声说,吕州的情况复杂,很多事‘急不得’。

但我想问问,项目停摆,企业等着投产,老百姓等着就业,咱们到底能‘等’多久?”

周明远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随即起身:“沈书记批评得对,我们确实存在畏难情绪,接下来一定配合您,尽快推进项目。”

“不是配合我,是为吕州的老百姓。”

沈知砚打断他,声音不重,却让周明远的脸色又沉了几分。

礼堂内彻底安静下来,连呼吸声都变得清晰。

所有人都看明白了,这位从京城来的“太子爷”,不是来混资历的,一上来就剑指吕州最棘手的“项目停滞”问题,而且首接点了本地派的核心人物。

沈知砚收回目光,双手按在讲台上,眼神扫过全场:“我知道,大家心里可能在想,我这个‘外来户’,能不能搞懂吕州的事,能不能镇住吕州的局。”

他顿了顿,忽然露出一抹淡笑:“我不说空话,只讲三点。

第一,所有停滞项目,三天内,各责任单位把问题清单报给市委,能解决的立刻解决,解决不了的,我来协调;第二,从今天起,市委班子成员带头,每周至少两天去基层调研,听企业的声音,听老百姓的声音;第三,不管你是哪个派系,不管你资格多老,只要是为吕州好,我沈知砚就认你这个同志;但要是有人想搞小动作,拖吕州的后腿,我也绝不客气。”

没有官话套话,每一句都首奔要害。

台下的干部们脸色各异,有惊讶,有凝重,也有暗自庆幸——终于来了个敢干事的书记。

“最后,我想说一句。”

沈知砚的目光变得坚定,“吕州不是‘烫手山芋’,是块‘宝地’。

我来这里,不是为了镀金,是为了和大家一起,把吕州的事干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话音落下,这一次的掌声格外响亮,也格外真诚。

周明远抬起头,看着主席台上那个年轻的身影,眼神里多了几分复杂;赵刚则立刻起身,用力鼓掌,脸上的热络又真切了几分;李涛也停下了笔,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期待。

沈知砚看着眼前的场景,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

吕州的任命大会,不是结束,而是他汉东棋局的真正开始。

这盘棋,他要慢慢下,而且必须赢。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资讯推荐

桂ICP备202505387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