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美文城!手机版

美文城 > > 从图书馆到乱葬岗的崛起(林凡赵文)免费小说全本阅读_最新章节列表从图书馆到乱葬岗的崛起(林凡赵文)

从图书馆到乱葬岗的崛起(林凡赵文)免费小说全本阅读_最新章节列表从图书馆到乱葬岗的崛起(林凡赵文)

华夏国的迪米乌哥斯 著

穿越重生完结

穿越重生《从图书馆到乱葬岗的崛起》,讲述主角林凡赵文的甜蜜故事,作者“华夏国的迪米乌哥斯”倾心编著中,主要讲述的是:新作品出炉,欢迎大家前往番茄小说阅读我的作品,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我会努力讲好每个故事!

主角:林凡,赵文   更新:2025-09-22 18:47:43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醉乡勇的脚步声在茶馆泥地上踩出黏腻的声响,为首者眯着眼扫过角落,手里的环首刀 “哐当” 撞在桌腿上,酒气混着汗臭扑面而来。

林凡攥紧木棍的手沁出冷汗,余光瞥见赵文悄悄将半截竹简塞进怀里 —— 那是见刘翊的唯一信物,绝不能被搜走。

“哪来的流民?”

为首乡勇一脚踹翻旁边空桌,陶碗碎瓷溅到林凡脚边,“岸亭镇也是你们能待的?”

赵文刚要起身辩解,林凡却抢先站了出来。

他刻意压低声音,模仿着之前听黄氏家丁说话的语气,语速放慢却带着几分不容置疑:“吾等…… 往颍阴投亲,途经此地歇脚。”

他故意顿了顿,眼角扫过街上黄氏马车留下的车辙,“昨日见黄氏郎君过境,尔等…… 也是黄府差遣?”

这话像泼了盆冷水,醉乡勇的嚣张气焰顿时矮了半截。

他们不过是岸亭镇本地乡勇,靠替黄氏看守渡口混口饭吃,哪敢得罪可能与黄氏沾边的人。

为首者皱着眉打量林凡,见他虽穿粗麻布衣,却比普通流民挺拔,眼神也不似常人那般畏缩,酒意醒了大半:“你…… 识得黄郎君?”

“曾在洛阳见过一面。”

林凡继续扯谎,手心却捏着汗 —— 他只在昨日远远见过黄氏马车,连车里人长什么样都不知道。

好在乡勇们本就心虚,没人深究,为首者骂骂咧咧挥挥手:“既是投亲,早些走!

别在镇上惹事,若被黄府的人看见,仔细你们的皮!”

乡勇们骂骂咧咧地走了,茶馆里只剩下林凡、赵文和缩在柜台后发抖的老板。

两人松了口气,后背己被冷汗浸透。

赵文看着林凡,眼神里满是惊讶:“林兄…… 竟有如此急智。”

“不过是赌他们怕黄氏罢了。”

林凡苦笑,坐回角落时才发现腿有些发软,“此地不宜久留,我们得尽快离开。”

茶馆老板这时才敢走出来,端来两碗冒着热气的粗茶,声音发颤:“二位郎君…… 快些走吧,黄府的人明日就要来清镇,流民都要被赶走的。”

他压低声音,“过颍水的渡口…… 被黄府的人把持着,要十文钱才肯渡人,流民根本过不去,还有…… 还有土匪在下游劫道。”

林凡心里一沉。

十文钱对身无分文的他们来说,无异于天文数字。

他接过粗茶,温热的茶水滑过喉咙,稍微驱散了寒意:“老丈可知,颍水可有浅滩?”

老板愣了愣,摇头道:“深秋水是浅了些,但下游浅滩多石子,还有暗流,之前有流民想涉水,都被冲走了。”

他叹了口气,“若二位要去颍阴,要么凑钱过渡口,要么…… 只能等夜里,或许能找些破木筏子,从上游窄处过。”

谢过老板,两人趁着夜色离开茶馆。

岸亭镇的夜晚格外安静,只有巡夜乡勇的脚步声偶尔传来。

他们沿着墙根走,尽量避开光亮处,赵文的咳嗽声压得极低,每走几步就要扶着墙喘口气。

“你的身体……” 林凡停下脚步,看着赵文苍白的脸,“这样下去,撑不到颍阴。”

赵文摇摇头,从怀里掏出个小布包,里面是几株干枯的草药:“家父曾教过,这是治咳的紫菀,煮水喝能缓些。”

他苦笑,“只是如今连火都不敢生,只能先嚼着。”

林凡接过草药,借着月光看了看 —— 虽然他不懂草药,但知道干燥的草药需要温水泡服才能发挥作用。

他想起白天在驿站收集的干净雨水,还有剩下的半块麦饼,拉着赵文躲进一处废弃的柴房:“先歇会儿,吃点东西,我去找些温水。”

柴房里堆满干草,还算干燥。

林凡用石头在地上垒了个简易灶,又找了几块破陶片拼在一起,小心翼翼地燃起之前剩下的火星 —— 他不敢用明火,只让柴草闷着发热,将装着雨水的陶碗放在上面温着。

“这样…… 不会被人发现烟火。”

林凡解释道。

赵文看着他熟练的动作,眼神里满是好奇:“林兄似懂许多奇术,这些…… 都是洛阳学来的?”

林凡沉默片刻,含糊道:“曾遇过一位游方先生,教过些生存的法子。”

他不想暴露穿越的秘密,这在这个时代,只会被当成异类。

温好的水带着淡淡的草香,赵文嚼着草药喝了水,咳嗽果然缓解了些。

两人分食了最后半块麦饼,林凡靠在干草堆上,开始盘算过颍水的办法。

老板说上游有窄处,或许可以做个筏子 —— 他在历史课上学过,汉代流民常用竹筏或木筏渡河,虽然简陋,但足够承载两人。

“明日清晨,我们去上游找材料做筏子。”

林凡看向赵文,“你体力不支,负责找藤蔓和破布,我去砍些细木和竹子,应该能做个简易筏子。”

赵文点点头,从怀里掏出那半截竹简,借着微弱的月光摩挲着:“只要能见到刘公,把家父的冤情说清楚,再求他收留林兄,我们…… 就能在颍阴安身。”

林凡看着竹简上的朱砂篆字,心里泛起一丝暖意。

穿越到这个乱世,他本是孤身一人,是赵文的出现,让他有了第一个同伴,有了明确的目标。

他拍了拍赵文的肩膀:“会的,我们一定能见到刘公。”

天刚蒙蒙亮,两人就悄悄离开柴房,往颍水上游走。

沿途的田地大多荒芜,偶尔能看到几个农人在地里捡拾残留的麦穗,眼神麻木。

走了大约一个时辰,前方传来潺潺的水声,颍水终于出现在眼前。

深秋的颍水褪去了雨季的汹涌,水流平缓了许多,上游处果然有一段河道较窄,岸边生长着成片的竹子和柳树。

林凡大喜过望,拉着赵文躲进竹林:“这里正好,没人会来。”

两人立刻分工。

林凡用石头将竹子砍断 —— 没有斧头,只能用石头反复砸击竹节处,费了好大劲才弄断几根。

赵文则在附近寻找藤蔓和破布,他之前在乱葬岗和驿站收集了不少破布,此刻正好用来捆扎竹子。

“竹子要选粗些的,浮力大。”

林凡一边将竹子摆成一排,一边向赵文解释,“用藤蔓捆紧,再铺上破布,防止打滑。”

他记得物理课上学过的浮力原理,每根竹子能承受的重量有限,必须均匀摆放,才能保证筏子不会侧翻。

赵文听得认真,帮着林凡一起捆扎:“林兄说的‘浮力’,就是水能托住筏子的力道?”

“正是。”

林凡点点头,“就像木头能浮在水上,竹子中空,更轻,浮力也更大。”

两人忙了一上午,一个简陋却结实的竹筏终于做好了。

林凡将竹筏推到水边,试了试浮力 —— 他站上去,竹筏只下沉了少许,足够承载他和赵文。

赵文看着竹筏,眼里满是惊叹:“若不是林兄,我们恐怕真的过不了颍水。”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马蹄声。

两人脸色骤变,赶紧将竹筏藏在芦苇丛里,躲到岸边的大树后。

只见几个骑着马的家丁疾驰而来,身上穿着黄氏的服饰,手里拿着鞭子,正在河边巡视。

“是黄府的人!”

赵文压低声音,“他们在看守上游,不让流民私自渡河。”

林凡皱着眉,看着家丁们在河边来回走动,心里盘算着对策。

家丁们大约有五人,都带着刀,硬拼肯定不行,只能等他们离开。

可眼看太阳越来越高,要是等到中午,河水可能会因为日晒融化晨露而稍微上涨,渡河会更危险。

“再等等,他们应该不会一首待在这里。”

林凡低声说。

果然,过了大约半个时辰,远处传来一阵哨声,家丁们互相吆喝着,骑马离开了。

两人松了口气,赶紧将竹筏推到水里,赵文先小心翼翼地坐上去,林凡则在岸边推着竹筏,等竹筏漂到水里,才跳上去。

林凡用树枝做了个简易的船桨,用力划水。

竹筏在水面上缓缓移动,岸边的景物渐渐后退。

赵文坐在筏子中间,手里紧紧攥着竹简,眼神里满是期待。

就在竹筏快到河中央时,突然一阵水流变得湍急起来,竹筏开始剧烈晃动。

赵文没坐稳,差点摔下去,林凡赶紧伸手拉住他,手里的船桨也掉在了水里。

“抓稳竹子!”

林凡大喊,用手代替船桨划水。

水流越来越急,竹筏被冲得偏离了方向,朝着下游的暗礁漂去。

林凡心里焦急,他知道暗礁附近水流更乱,竹筏一旦撞上,肯定会散架。

就在这时,赵文突然指着前方:“林兄!

那边有浅滩!”

林凡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果然,不远处有一片露出水面的浅滩,水流相对平缓。

他立刻调整方向,用尽全身力气划水,终于将竹筏引向浅滩。

竹筏撞上浅滩的石子,发出 “嘎吱” 的声响,两人都摔在筏子上,却松了口气。

“没事吧?”

林凡爬起来,扶起赵文。

赵文摇摇头,只是脸色更苍白了些,咳嗽又开始了。

两人将竹筏拖到浅滩上,歇了片刻,才继续推着竹筏往对岸走。

浅滩的水只到膝盖,走起来虽然费力,但比在深水里安全多了。

半个时辰后,他们终于踏上了颍阴的土地。

站在岸边,两人回头望去,颍水在阳光下泛着波光,对岸的岸亭镇早己看不见踪影。

赵文看着颍阴方向,眼里泛起泪光:“到家了…… 终于到颍阴了。”

林凡也松了口气,却没敢放松警惕。

远处的田野里,能看到几个农人在劳作,不远处的村庄里升起了炊烟,看起来比洛阳近郊平静许多,但他知道,这平静只是暂时的。

黄巾起义的烽火随时可能点燃,颍阴也未必是真正的避风港。

“我们先找个地方歇脚,打听刘公的住处。”

林凡说。

两人沿着田埂往村庄走,刚走了没几步,就看到几个穿着儒衫的人从村里出来,为首者身材高大,面容宽厚,正和身边的人说着什么。

赵文看到那人,突然激动起来,拉着林凡的胳膊:“是刘公!

是刘翊刘公!”

林凡心里一震,抬头望去。

那为首者正是他在史料里看到过的刘翊 —— 东汉末年的名士,以仁德闻名,曾多次救济流民,拒绝朝廷的征召,隐居在颍阴。

没想到他们刚到颍阴,就遇到了刘翊。

赵文整理了一下衣服,捧着竹简,快步走上前,跪倒在地:“颍川赵文,求见刘公!

家父蒙冤,求刘公为家父做主!”

刘翊停下脚步,看着跪在地上的赵文,又看了看旁边的林凡,脸上露出疑惑:“你是…… 前颍川太守功曹赵大人的儿子?”

赵文点点头,泪水夺眶而出:“正是!

家父被黄纲诬陷为党人,全家抄斩,唯有文逃出来,带着家父的信物,求刘公为家父洗刷冤屈!”

刘翊接过竹简,看了片刻,脸色变得凝重起来。

他扶起赵文,叹了口气:“赵大人的冤屈,我早有耳闻,只是黄纲依附宦官,势力庞大,想要洗刷冤屈,并非易事。”

他看向林凡,“这位是?”

“在下林凡,洛阳人氏,与赵兄结伴而来,途经乱世,只求在颍阴安身。”

林凡抱拳道。

刘翊打量着林凡,见他虽穿粗麻布衣,却气度不凡,眼神清澈,不似普通流民,微微点头:“二位一路辛苦,先随我回庄上歇息,有什么事,日后再议。”

跟着刘翊往庄上走,林凡心里却泛起一丝波澜。

他知道,见到刘翊,只是他在这个乱世立足的第一步。

黄纲的势力、即将爆发的黄巾起义、还有未来的诸侯争霸,都在等着他。

颍阴的平静,或许只是他乱世征途的一个短暂起点。

走到庄门口,林凡回头望了一眼颍水,心里暗下决心:无论前路多么艰难,他都要在这个时代活下去,不仅要活下去,还要用自己的知识,改变这个乱世的命运。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资讯推荐

桂ICP备202505387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