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美文城!手机版

美文城 > > 赵鑫李欣然(于朦胧重生了)最新章节列表_(赵鑫李欣然)于朦胧重生了最新小说

赵鑫李欣然(于朦胧重生了)最新章节列表_(赵鑫李欣然)于朦胧重生了最新小说

清风小逸1234 著

其它小说完结

书荒的小伙伴们看过来!这里有一本清风小逸1234的《于朦胧重生了》等着你们呢!本书的精彩内容:二零二五年九月十一日,于朦胧因为坠落而去世了,他死前非常的不甘心,也非常的觉得不公,更有的是是他觉得对粉丝的愧对,因为这些强烈的不甘心,他重生了,他重生了在他妈妈肚子里的时候,他很开心。 严重ooc,不喜勿喷,不喜勿喷

主角:赵鑫,李欣然   更新:2025-09-14 14:02:43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2011年7月,于朦胧拍完微电影《变幻的年代》,镜头前的光影落幕,他没有急着奔赴下一个演艺机会,反而给自己按下了长达一年的“暂停键”。

旁人不解他为何在刚踏入演艺圈时选择沉寂,只有他自己清楚,这份“慢”藏着两重心意——一来是他瞧着2012年的影视市场,没有特别戳中他的剧本,也不愿为了曝光去争抢本就有限的机会;二来,心底那份关于“回馈”的念头,正随着重生后的时光慢慢发酵。

他想起那位让他重获新生的人,临别时那句“多做些能暖到人的事”,像一粒种子在心里生了根。

再想起未来2025年9月3日阅兵时的景象——整齐的方阵踏过长安街,战机掠过天际,那种属于祖国的强盛与荣光,总让他鼻尖发热。

他总在想,这份强大不是凭空而来的,是无数人一步步垒起来的,而孩子,正是垒起未来的基石。

若能为这些“祖国的花朵”多做些什么,或许那份让他自豪的景象,能更早一点到来。

2012年初春,于朦胧收拾好简单的行李,告别了城市的喧嚣,辗转来到西川省一处偏远山区。

这里的天空比他见过的任何地方都蓝,可泥土路蜿蜒着通向低矮的校舍,窗户上的玻璃还沾着没擦净的灰尘,又让他心头一沉。

他被分到当地的小学,负责西年级的全科教学,第一次站上简陋的讲台时,台下几十双亮晶晶的眼睛齐刷刷望过来,带着好奇与羞涩,瞬间攥紧了他的心。

“老师!

你是不是从电视里来的呀?”

前排扎着羊角辫的李欣然突然举起手,声音脆生生的,还带着点怯生生的期待。

于朦胧被问得笑了,弯下腰跟她平视:“我以前拍过一点小片子,但现在呀,我是你们的于老师,要陪大家一起学知识、看世界。”

这话刚落,坐在后排的赵鑫“腾”地站起来,晃着胳膊喊:“老师!

那你会武功吗?

电视里的人都会飞!”

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叽叽喳喳像群小麻雀,于朦胧笑着摆手:“武功我可不会,但我会教大家算算术、读故事,还能跟你们一起跑操场,说不定跑不过赵鑫呢!”

赵鑫一听,立刻挺起小胸脯,得意地冲周围同学挑眉,满屋子的朝气都快溢出门外。

日子一天天过,于朦胧陪着孩子们早读、上课、批改作业,也跟着他们去山间捡柴、在田埂上追蝴蝶。

早读课上,李欣然捧着课本,声音软软地读课文,读到“桂林山水甲天下”时,突然停下来问:“于老师,桂林的山真的像画里那样吗?

比咱们后山还好看吗?”

于朦胧放下手里的书,蹲在她身边翻出手机里存的桂林山水照片:“你看,这里的山是青的,水是绿的,坐船在江上走,就像在画里一样。

不过咱们后山也好看呀,春天有野花,秋天有野果,各有各的美。”

李欣然盯着照片,眼睛亮得像星星:“那我以后能去桂林看看吗?”

“当然能!”

于朦胧摸了摸她的头,“只要好好读书,以后不仅能去桂林,还能去北京、去上海,看更多更美的地方。”

数学课上,赵鑫对着一道应用题皱着眉,手指头在草稿纸上画来画去。

于朦胧走过去,刚想开口,赵鑫就抬头挠挠头:“老师,这题好难啊,我想不通。”

“别急,咱们慢慢来。”

于朦胧坐在他旁边,拿过草稿纸:“你看,题目说小明去买苹果,买3斤花了6块钱,那1斤苹果多少钱呀?”

赵鑫盯着数字看了一会儿,突然眼睛一亮:“我知道!

3斤6块,那1斤就是2块!

我上次跟我妈去赶集,买橘子就是这么算的!”

于朦胧笑着点头:“对啦,你看,把题目里的事儿想成自己身边的事,是不是就简单多了?”

赵鑫咧嘴一笑,拿起笔飞快地写答案,嘴里还念叨:“原来数学这么有意思,我以后要好好学!”

课间的时候,孩子们总围着于朦胧,有的问他城市里的高楼有多高,有的问他飞机是不是真的能飞到云上面,还有的拉着他的手,要带他去后山看自己发现的“秘密基地”。

有一次,于朦胧跟孩子们在操场跑步,赵鑫跑得飞快,把其他人都甩在后面,跑到终点后又折回来,对着于朦胧喊:“老师!

你快跟我比!

我肯定能赢你!”

于朦胧故意放慢脚步,让赵鑫冲过终点,赵鑫叉着腰哈哈大笑:“老师,我赢啦!

以后我要当运动员,跑遍全中国!”

于朦胧拍拍他的肩膀:“好啊,老师等着看你站在领奖台上的那天!”

他渐渐发现,这里的孩子从不是“笨”,相反,他们眼里有对知识最纯粹的渴望,数学课上能飞快算出复杂的应用题,语文课上能把古诗背得滚瓜烂熟。

可这份天赋,却常常被“贫穷”困住——有的孩子买不起课外书,只能反复翻看课本;有的孩子因为家里要干农活,偶尔会缺课;还有家长觉得“读书不如早点挣钱”,悄悄动过让孩子辍学的念头。

有天放学,于朦胧看见李欣然蹲在教室门口,手里攥着一本卷了边的作文本,眼圈红红的。

他走过去轻声问:“欣然,怎么了?

是不是不舒服?”

李欣然抬起头,小声说:“老师,我妈说家里忙,让我下学期别来上学了,帮她喂猪、砍柴。”

于朦胧心里一揪,摸了摸她的头:“别难过,明天老师去跟你妈妈聊聊,好不好?

你不是说想考去北京读大学吗?

可不能放弃呀。”

第二天,于朦胧特意买了些水果,去李欣然家家访。

跟欣然妈妈聊起孩子的心愿时,他说:“大姐,欣然是个特别有天赋的孩子,作文写得特别好,只要让她继续读书,将来肯定有出息。

现在辛苦一点,等孩子有能力了,你们以后的日子也能更好过。”

欣然妈妈沉默了很久,看着里屋正在写作业的欣然,终于点了点头:“那……我就听老师的,让她接着读。”

那天晚上,李欣然跑到于朦胧的宿舍,抱着他送的课外书,笑得特别开心:“老师,我能继续上学啦!

我以后一定好好读书,不辜负你!”

看着孩子们因为他的话眼里多了几分坚定,看着李欣然的作文本上开始出现“我想考去北京读大学”的句子,看着赵鑫在他的鼓励下开始认真学语文,他便觉得,这一年的暂停,比拍再多戏都有意义。

他始终记得,自己想让祖国变得更强大的心愿。

而这份心愿,从来都不是遥不可及的口号——它藏在李欣然笔下的文字里,藏在赵鑫奔跑的脚步里,藏在每一个被知识照亮的孩子心中。

于朦胧想,或许他做的这些事,就像在孩子们心里种下一颗颗小小的种子,总有一天,这些种子会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撑起属于他们的未来,也撑起祖国更繁盛的明天。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资讯推荐

桂ICP备202505387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