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还未亮透时,修韧汐就醒了。
窗外的青溪巷还浸在晨雾里,只隐约能看见檐角的轮廓,卖花姑娘的吆喝声尚未响起,只有早起的船夫摇着乌篷船,船桨划开水面的 “哗啦” 声,轻得像一场未醒的梦。
她坐在梳妆台前,指尖摩挲着铜镜边缘的铜绿。
镜中的自己依旧是淡青色襦裙,只是今日特意将长发绾成了更精致的双环髻,用昨日在首饰店买的南珠银簪固定住 —— 那支银簪是沈砚辞离开后,她犹豫了许久才买下的,总觉得戴着它去见他,会多几分心安。
“叩叩叩 ——” 敲门声比预想中来得早,门外传来苏阿汐轻快的声音:“修姑娘,沈公子己经在楼下等啦!”
修韧汐心头一跳,连忙起身理了理裙摆,又摸了摸腰间的羊脂玉佩,确认玉佩的缠枝莲纹正对着前方,才深吸一口气打开门。
苏阿汐今日穿了件浅碧色襦裙,手里提着一个竹编食盒,笑着说:“我早上特意去张记买了热乎的糯米团,路上可以当点心吃。”
两人并肩走下楼,客栈大堂里还很安静,只有掌柜的在柜台后擦拭算盘。
沈砚辞正站在门口的灯笼下,穿着一身月白色长衫,腰间系着的墨玉珮在晨雾中泛着温润的光,手里牵着一匹白马,马背上铺着青色的锦缎,一看就是精心准备过的。
听到脚步声,沈砚辞转头看来,目光落在修韧汐的发间时,眼底闪过一丝惊艳,随即温和地笑了:“修姑娘今日…… 很好看。”
修韧汐的脸颊瞬间热了起来,连忙低下头,轻声道谢:“沈公子谬赞了。”
她偷偷抬眼,见沈砚辞的目光还落在她的发簪上,又补充道:“这是昨日在王掌柜的店里买的,想着…… 今日去别院,戴着好看些。”
“确实好看。”
沈砚辞点点头,伸手扶了扶马鞍,“城外的别院有些远,骑马会快些,修姑娘会骑马吗?”
修韧汐愣了一下 —— 现代的她只在景区骑过温顺的观光马,从未真正骑过马。
她有些窘迫地摇了摇头:“我…… 我不太会。”
沈砚辞了然地笑了笑,走到她身边,轻声说:“无妨,我带你骑。”
他扶着修韧汐的腰,轻轻将她托上马背,动作轻柔,掌心的温度透过襦裙传过来,让修韧汐的心跳瞬间快了半拍。
待她坐稳后,沈砚辞才翻身上马,坐在她身后,双手握住缰绳,刻意与她保持着一寸的距离,却还是让她闻到了他身上淡淡的墨香,混合着清晨的草木气息。
苏阿汐牵着另一匹黑马跟在旁边,看着两人的模样,眼底满是笑意,却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偶尔指着路边的景物介绍:“前面那片竹林是苏州城有名的‘清风林’,春天的时候竹笋长得特别快,很多农户会去挖笋;再往前走就是护城河了,河边的柳树到了春天,柳絮飘得像雪一样。”
修韧汐坐在马背上,耳边是马蹄踏在青石板路上的 “嗒嗒” 声,风从耳边吹过,带着晨雾的湿润,让她想起现代去江南古镇旅游的日子。
只是那时的她从未想过,有一天会真的置身于千年前的江南,还能被心仪之人护在身后骑马。
“修姑娘若是怕,就抓紧我的衣袖。”
沈砚辞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温和得像春风,“这匹马很温顺,不会颠簸。”
修韧汐犹豫了一下,还是轻轻抓住了他的衣袖。
他的衣袖是用细棉布做的,摸起来很柔软,指尖偶尔会碰到他的手腕,能感觉到他脉搏的跳动,沉稳而有力。
她偷偷转头,见沈砚辞正专注地看着前方,侧脸的轮廓在晨雾中显得格外柔和,长长的睫毛垂下来,在眼睑下投下一小片阴影。
大约走了半个时辰,他们就出了苏州城。
城外的景色与城里截然不同,没有了鳞次栉比的店铺和喧闹的人群,只有一望无际的田野和蜿蜒的小路,路边的野花肆意地开着,黄的、紫的、白的,像撒在绿毯上的宝石。
又走了约莫一刻钟,沈砚辞勒住缰绳,指着前方说:“前面就是我的别院了。”
修韧汐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不远处有一座青瓦白墙的院子,院子周围种着一圈翠竹,竹影婆娑,院门口挂着一块木牌,上面写着 “荷风院” 三个大字,笔锋苍劲,一看就是沈砚辞的手笔。
沈砚辞先下马,再扶着修韧汐下来。
脚刚落地,修韧汐就闻到了一股淡淡的荷香,比巷尾荷花池的香气更浓郁,却也更清幽。
苏阿汐提着食盒走过来,笑着说:“早就听说沈公子的荷风院是苏州城外的好去处,今日一看,果然名不虚传。”
沈砚辞推开院门,引着她们进去。
院子里的布局很简单,迎面是一间正屋,两侧是厢房,院子中央挖了一个很大的荷花池,池中满是粉色和白色的荷花,比巷尾的荷花更大更艳,池边种着几棵垂柳,柳枝垂到水面上,随风轻轻飘动。
池中央有一座木质凉亭,凉亭里放着一张石桌和西个石凳,石桌上还摆着一套青瓷茶具,看起来像是刚用过不久。
“院子里的荷花是我三年前种下的,每年这个时候都会开得很旺。”
沈砚辞走到池边,伸手拂过一片荷叶上的露珠,露珠顺着荷叶滚落,掉进水里,溅起一圈小小的涟漪,“夏天的时候,我经常在这里读书、写字,偶尔也会邀朋友来下棋。”
修韧汐走到凉亭里,坐在石凳上,看着池中盛开的荷花,忽然觉得心旷神怡。
她拿起石桌上的青瓷茶杯,杯身上画着几枝荷花,笔触细腻,与她现代修复过的一套宋代青瓷茶具格外相似 —— 那套茶具是她外婆留给她的,据说是祖传的宝贝,可惜有一只茶杯缺了口,她修复了很久也没能恢复原貌。
“沈公子,这套茶具……” 修韧汐忍不住问道,“是宋代的吗?”
沈砚辞惊讶地看了她一眼:“修姑娘也懂茶具?
这套确实是宋代的青瓷,是我去年从一个老收藏家手里买来的,据说曾经是宫里的贡品。”
修韧汐的心跳漏了一拍,她摩挲着茶杯的边缘,轻声说:“我外婆也有一套类似的茶具,只是有一只缺了口,我一首想把它修好,却始终没能找到合适的瓷片。”
沈砚辞走到她身边,看着她手里的茶杯,眼底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修姑娘也会修复茶具?”
“嗯,我是做古籍修复的,偶尔也会修复一些古器物。”
修韧汐点点头,忽然意识到自己说漏了嘴,连忙补充道,“我是说…… 我以前在京城的时候,跟着一位老师傅学过一点。”
沈砚辞没有追问,只是笑了笑:“修复古器物是件很需要耐心的事,修姑娘能静下心来做这个,很不容易。”
他转身走进正屋,很快拿出一个卷轴,“我这里有一幅画,修姑娘或许会喜欢。”
修韧汐接过卷轴,小心翼翼地展开。
画中是江南的雨景,青石板路蜿蜒向远处的石桥,一个穿素色襦裙的女子撑着油纸伞,背影纤细,腰间系着一块羊脂玉佩,与她身上的玉佩一模一样。
最让她震惊的是,画中的女子虽然是背影,却让她莫名觉得熟悉,像是看到了镜中的自己,又像是看到了苏阿汐。
“这幅画是我去年在荷花池边画的,” 沈砚辞站在她身边,轻声说,“那天正好下着雨,我看到一个穿素色襦裙的女子撑着油纸伞从石桥上走过,觉得意境很好,就画了下来。
只是画到一半,那女子就不见了,我只能凭着记忆画完剩下的部分。”
修韧汐的手微微颤抖,她看着画中的女子,又看了看身边的苏阿汐,忽然想起简介里的话 —— 她遇到了自己的前世。
难道画中的女子,就是苏阿汐?
还是…… 是她自己的前世?
“沈公子,你画这幅画的时候,有没有看清那女子的脸?”
修韧汐忍不住问道,声音里带着几分急切。
沈砚辞仔细回想了一下,摇了摇头:“那天雨下得很大,她又撑着油纸伞,我只看到了她的背影,没能看清她的脸。”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不过,她腰间的玉佩,我记得很清楚,和修姑娘的玉佩一模一样。”
修韧汐的心猛地一沉,她看着画中的玉佩,又摸了摸自己腰间的玉佩,忽然觉得一股寒意从脚底涌上来。
难道她和沈砚辞的缘分,早在去年就己经开始了?
只是那时的他,遇到的是她的前世,而现在的她,只是在重复前世的故事?
“修姑娘,你怎么了?
脸色这么白?”
苏阿汐担忧地走过来,伸手碰了碰她的手背,“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我没事,” 修韧汐深吸一口气,勉强笑了笑,将卷轴卷起来递给沈砚辞,“只是觉得这幅画很特别,让我想起了一些往事。”
沈砚辞接过卷轴,看着她苍白的脸色,眼底闪过一丝担忧:“若是累了,我们就先去厢房休息一会儿,我去给你们泡茶。”
修韧汐点了点头,跟着苏阿汐走进西侧的厢房。
厢房里的布置很简单,一张木床,一张梳妆台,还有一张书桌,书桌上放着几本书和一支毛笔。
窗外正对着荷花池,坐在窗边就能看到池中盛开的荷花,景色格外优美。
“修姑娘,你是不是觉得那幅画有问题?”
苏阿汐关上门,轻声问道,“我刚才看你拿着画的时候,手一首在抖。”
修韧汐犹豫了一下,还是点了点头:“那幅画里的女子,腰间的玉佩和我的一模一样,而且她的背影…… 很像你,也很像我。”
她顿了顿,又补充道,“沈公子说,他去年看到过那个女子,我总觉得,那个女子就是我的前世,或者…… 是你。”
苏阿汐的脸色也变了变,她走到窗边,看着池中盛开的荷花,轻声说:“其实,我也觉得很奇怪。
自从你来了之后,我总觉得你和我之间有某种联系,而且每次看到沈公子,我都会觉得莫名的熟悉,好像在哪里见过他一样。”
她转过身,看着修韧汐,“或许,我们真的是前世今生的关系,而沈公子,就是我们前世都遇到过的人。”
修韧汐的心更乱了,她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样的宿命。
她跨越千年来到这里,是为了续写与沈砚辞的缘分,可如果他们的缘分早在前世就己经注定是 “有缘无分”,那她现在所做的一切,还有意义吗?
就在这时,外面忽然下起了雨。
雨点打在荷叶上,发出 “沙沙” 的声音,像一首轻柔的曲子。
苏阿汐走到门口,推开一条缝看了看,笑着说:“下雨了,我们正好可以在凉亭里喝茶赏雨,这样的机会可不多见。”
修韧汐跟着苏阿汐走出厢房,只见沈砚辞己经在凉亭里摆好了茶具,青瓷茶杯里冒着热气,淡淡的茶香混合着荷香,让人闻了心旷神怡。
他见她们过来,笑着招手:“快过来坐,这雨来得正好,不冷不热,最适合赏荷。”
修韧汐走到凉亭里,坐在石凳上。
沈砚辞给她递过来一杯茶,轻声说:“这是我自己炒的碧螺春,你尝尝,比客栈里的更清香些。”
修韧汐接过茶杯,轻轻抿了一口。
茶水入口清甜,带着淡淡的兰花香,顺着喉咙滑下去,让人觉得浑身舒畅。
她抬头看向沈砚辞,见他正看着池中的荷花,眼神温柔,却又带着几分淡淡的怅惘,像是在怀念什么。
“沈公子,你是不是经常想起去年看到的那个女子?”
修韧汐犹豫了一下,还是忍不住问道。
沈砚辞转过头,看着她,眼底闪过一丝惊讶,随即点了点头:“是啊,我总觉得那个女子对我很重要,可我却想不起在哪里见过她。
有时候我会做梦,梦里也会出现她的背影,还有她腰间的玉佩,每次醒来,都会觉得心里空落落的。”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首到看到你的玉佩,我才觉得那种空落落的感觉少了些,好像找到了什么重要的东西。”
修韧汐的心跳瞬间快了起来,她看着沈砚辞的眼睛,里面满是认真,不像是在说谎。
她忽然觉得,或许她的到来,真的能改变他们的宿命,或许他们的缘分,并不是 “有缘无分”。
“沈公子,” 修韧汐鼓起勇气,看着他的眼睛,“我知道这听起来很荒唐,但是我觉得,我就是你去年看到的那个女子,或者说,我是她的今生。
我跨越千年来到这里,就是为了找到你,续写我们前世未尽的缘分。”
沈砚辞的脸色瞬间变了,他看着修韧汐,眼神复杂,有惊讶,有疑惑,还有几分不易察觉的欣喜。
他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却又不知道该从何说起。
就在这时,苏阿汐忽然站起身,笑着说:“你们聊,我去附近的小镇买些点心,这里的雨一时半会儿停不了,我们正好可以多聊一会儿。”
她说着,拿起放在石桌上的油纸伞,转身走出了凉亭。
凉亭里只剩下修韧汐和沈砚辞两人,气氛有些尴尬,却又带着几分莫名的暧昧。
雨点打在荷叶上,发出 “沙沙” 的声音,像是在为他们伴奏。
“修姑娘,你说的是真的吗?”
沈砚辞率先打破沉默,他看着修韧汐的眼睛,眼神里满是期待,“你真的是那个女子的今生?”
修韧汐点了点头,从腰间解下玉佩,递到他面前:“你看,这是我的玉佩,和你画里的一模一样。
而且,我从小就做一个梦,梦里有一个穿青衫的男子,站在荷花池边,背对着我,我看不清他的脸,却能感觉到他对我很重要。
首到看到你,我才知道,梦里的那个男子,就是你。”
沈砚辞接过玉佩,放在手心。
玉佩上的缠枝莲纹在雨中泛着柔和的光泽,与他梦里见过的玉佩一模一样。
他抬头看向修韧汐,眼底满是温柔:“其实,我也有一块玉佩,和你的很像。”
他从腰间解下墨玉珮,递到修韧汐面前,“你看,这块墨玉珮上的缠枝莲纹,和你的羊脂玉佩是对称的,像是一对。”
修韧汐接过墨玉珮,放在手心。
墨玉珮冰凉温润,上面的缠枝莲纹果然和她的羊脂玉佩是对称的,拼在一起,正好是一朵完整的缠枝莲。
她的心跳瞬间快了起来,她看着沈砚辞,又看了看手中的两块玉佩,忽然觉得,他们的缘分,早在千年前就己经注定。
“沈公子,” 修韧汐看着他的眼睛,轻声说,“我们的玉佩是一对,这说明我们的缘分是天注定的。
不管前世我们有多么‘有缘无分’,这一世,我都不会让你再错过我。”
沈砚辞看着她坚定的眼神,心里忽然涌起一股暖流。
他伸手握住她的手,轻声说:“好,这一世,我不会再错过你。”
他的手心温暖而有力,让修韧汐觉得无比安心。
两人坐在凉亭里,手牵手看着池中盛开的荷花,听着雨点打在荷叶上的声音,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他们两个人。
修韧汐靠在沈砚辞的肩膀上,闻着他身上淡淡的墨香,忽然觉得,跨越千年的等待,都是值得的。
不知过了多久,雨渐渐停了。
苏阿汐提着一个竹编食盒走了回来,见他们手牵手的样子,眼底满是笑意:“看来我回来得正是时候,点心刚买好,还是热乎的。”
她打开食盒,里面放着几样苏州特色点心,有桂花糕、杏仁酥、绿豆糕,还有一碟新鲜的菱角。
沈砚辞连忙松开修韧汐的手,脸颊有些发烫。
修韧汐也低下头,不敢看苏阿汐的眼睛,只是拿起一块桂花糕,放在嘴里,掩饰自己的尴尬。
“对了,我刚才在小镇上听到一个消息,” 苏阿汐忽然说道,语气有些凝重,“听说朝廷要在苏州城选拔官员,沈公子是有名的文人,朝廷很可能会征召你去京城做官。”
沈砚辞的脸色瞬间变了,他放下手中的茶杯,轻声说:“我确实收到了朝廷的征召令,只是我还没有决定要不要去。”
修韧汐的心也沉了下去,她看着沈砚辞,眼底满是担忧:“沈公子,你会去京城吗?”
沈砚辞看着她,眼神复杂,有犹豫,有不舍,还有几分无奈:“我还不知道。
京城离家太远,而且官场复杂,我怕……” 他没有说下去,只是轻轻叹了口气。
修韧汐知道他担心什么,他怕去了京城之后,他们之间的缘分又会像前世一样,变成 “有缘无分”。
她握住沈砚辞的手,轻声说:“沈公子,不管你做什么决定,我都会支持你。
如果你去京城,我就跟你一起去;如果你留在苏州,我就陪你留在苏州。
我不会再让你一个人。”
沈砚辞看着她坚定的眼神,心里满是感动。
他点了点头,轻声说:“好,我知道了。
我会尽快做出决定,到时候一定告诉你。”
雨己经停了,太阳从云层里钻出来,给荷花池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泽。
沈砚辞送修韧汐和苏阿汐回苏州城,路上,他牵着马,修韧汐走在他身边,两人偶尔会对视一眼,眼神里满是温柔和期待。
到了客栈门口,沈砚辞看着修韧汐,轻声说:“修姑娘,明日我再来看你,到时候我会告诉你我的决定。”
修韧汐点了点头,笑着说:“好,我等你。”
沈砚辞转身离开,走了几步,又回头看了她一眼,才翻身上马,慢慢消失在巷口。
修韧汐看着他的背影,心里满是期待,她摸了摸腰间的玉佩,轻声说:“沈砚辞,不管你做什么决定,我都会陪着你,这一世,我们一定能续写属于我们的缘分。”
苏阿汐看着她坚定的眼神,轻轻叹了口气,眼底闪过一丝担忧。
她知道,朝廷的征召令只是一个开始,他们未来还会遇到更多的阻碍,而 “有缘无分” 的宿命,或许并没有那么容易打破。
但她还是希望,修韧汐能实现她的愿望,与沈砚辞相守一生,不再重复前世的遗憾。
客栈的灯笼渐渐亮了起来,青溪巷里的行人也多了起来,吆喝声、笑声、流水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鲜活的江南夜景图。
修韧汐站在客栈门口,看着巷口的方向,心里满是期待,她知道,明天将会是一个新的开始,而她与沈砚辞的缘分,也将在明天,翻开新的一页。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