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山的路比踏云想的难走。
他在苍梧山上待了十年,见惯了云雾、松涛、青石路,从未想过山下的路会这么泥泞——前几天下过雨,土路被踩得坑坑洼洼,他的布鞋很快就沾满了泥,走一步滑一步。
走了约莫三个时辰,太阳渐渐西斜,金色的光穿过树林,洒在地上,像碎金。
踏云肚子饿得咕咕叫,才想起师父塞给他的干粮——是几块麦饼,用油纸包着,还带着点温热。
他坐在一棵老槐树下,咬了一口麦饼,粗粝的口感让他皱了皱眉,却还是慢慢嚼着——这是师父亲手做的,他记得去年师父学做麦饼,还烤糊了好几块,最后是他陪着师父一起吃的。
吃完麦饼,踏云掏出师父给的地图——地图是用羊皮画的,上面标着从苍梧山到望舒阁的路,还画着几个小圆圈,写着“杏花村青石镇”之类的名字。
师父说,望舒阁在江南的姑苏城,离苍梧山有千里之遥,得走一个多月才能到。
他按着地图的指引,继续往前走。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树林里开始有虫鸣,偶尔还能听到几声狼嚎,让他心里发紧。
他握紧了木剑,想起师父教他的“听声辨位”,脚步放轻,警惕地看着西周。
走了约莫一个时辰,忽然闻到一股炊烟的味道——是柴火的香气,还混着点饭菜的香味。
踏云眼睛一亮,顺着香味的方向走去,很快就看到了一处村落。
村落不大,只有十几户人家,家家户户的屋顶上都冒着炊烟,橘黄色的灯光从窗户里透出来,暖融融的。
踏云站在村口,看着这陌生的景象,有些犹豫——他在苍梧山上从未见过这么多人,也不知道该怎么跟人打交道。
就在这时,一个小女孩从村里跑了出来,手里拿着一个布娃娃,看到踏云,停下脚步,好奇地打量着他:“你是谁呀?
怎么站在这里?”
小女孩约莫五六岁,梳着两个羊角辫,脸上还沾着点饭粒,眼睛亮晶晶的。
踏云放松了些,蹲下身,尽量让自己的声音温柔:“我叫踏云,是从苍梧山下来的,要去姑苏城找我师姐。
天色晚了,想问问这里有没有可以落脚的地方。”
“姑苏城?”
小女孩歪了歪头,“我听爹爹说过,很远的地方呢!
你跟我来吧,我家有地方住,我爹爹是村长,他人可好了!”
小女孩拉着踏云的手,跑进了村里。
她的手小小的,暖暖的,让踏云想起了小时候师父牵着他的手,教他在观云殿的石阶上走路。
小女孩的家是一座小小的土坯房,院子里种着几棵桃树,虽然现在不是开花的季节,却还是枝繁叶茂。
一个中年男人从屋里走出来,看到踏云,先是愣了一下,然后笑着问:“你就是我家妞妞说的那个从苍梧山来的小伙子?”
“是的,大叔。”
踏云站起身,行了个礼,“我叫踏云,打扰您了。”
“不打扰,不打扰。”
村长笑着摆手,“山里人好客,你赶路辛苦了,快进屋坐,我家老婆子刚做好饭,一起吃点。”
踏云跟着村长进了屋,屋里很简陋,只有一张桌子、几把椅子,还有一个土灶,却收拾得干干净净。
一个妇人从灶房里走出来,手里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红薯粥,笑着说:“小伙子,快坐,喝碗粥暖暖身子。”
踏云坐在桌前,喝着香甜的红薯粥,吃着妇人做的咸菜,心里暖暖的。
他想起在苍梧山上,师父也经常给他做红薯粥,只是那时候的红薯粥里,会放些红枣和桂圆,比这里的更甜些。
吃完饭,村长给踏云收拾了一间小偏房,里面有一张土炕,铺着干净的稻草。
“你今晚就住在这里,明天早上我让妞妞带你去镇上,从镇上可以坐马车去姑苏城,能快些。”
村长说。
“谢谢大叔。”
踏云感激地说。
晚上,踏云躺在土炕上,听着窗外的虫鸣和村里的狗叫声,翻来覆去睡不着。
他想起了师父,想起了观云殿,也想起了从未谋面的师姐逐虹。
他不知道,接下来的路会遇到什么,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见到师姐。
月光从窗户里照进来,洒在地上,像一层薄薄的霜。
踏云掏出那枚月牙形的玉佩,放在手心,玉佩在月光下泛着淡淡的光。
他轻轻摩挲着上面的虹纹,心里默念:“师姐,我很快就能见到你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