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记布庄在江洲城的“中坊街”,是一间两层的铺面,楼下卖现成的布匹、成衣,楼上是绣娘和画样先生的工作间。
鲁艾希跟着苏成上楼时,正听见一阵争执声。
“东家,那些老绣娘说这‘新纹样’太简单,绣出来卖不上价!”
一个年轻伙计急得满脸通红,手里攥着几张画满云纹的纸。
“简单才好卖!”
一个清脆的女声反驳,“现在城里的小姐们都腻了‘花团锦簇’,上次我见刺史家的千金,穿的是素色罗裙,只在袖口绣了朵小兰花,好看得很!”
鲁艾希抬头,只见靠窗的位置坐着个穿粉裙的少女,约莫十六七岁,梳着双环髻,手里拿着一支笔,面前摊着一块素色绢布。
她见苏成进来,立刻起身:“二伯,你回来啦!
找到能画新花样的人了吗?”
苏成笑着点头,侧身让出鲁艾希:“这位是鲁姑娘,方才在城门口,就是她画的‘芦苇布样’。”
少女眼睛一亮,快步走过来,一把抓过鲁艾希手里的布片:“这就是你画的?
真的像芦苇!
你看,这里的穗子用浅黄和深褐分层,看着就有立体感,比我画的‘扁平花’好多了!”
苏成介绍道:“鲁姑娘,这是我们东家的女儿,苏婉。
咱们苏记的新花样,大多是婉姑娘先提想法,再让画样先生画出来的。”
鲁艾希心中了然——这苏婉竟是个有“审美天赋”的,和现代的“产品经理”有点像,正好能和她的设计技能互补。
她微微欠身:“苏姑娘客气了,民女只是懂些‘光影勾勒’的小技巧,若是苏姑娘不嫌弃,民女倒有几个想法,或许能让苏记的布卖得更好。”
苏婉立刻拉着鲁艾希坐下,让伙计倒了杯茶:“快说快说!
我爹最近总愁布庄的生意,隔壁‘李记’上个月进了批西域的彩布,抢了咱们不少客源呢!”
鲁艾希喝了口热茶,暖意驱散了身上的寒意,也理清了思路:“苏姑娘,民女认为,苏记要赢过李记,不能只靠‘新纹样’,还要做‘差异化’。
第一,咱们可以按‘场景’设计布样——比如小姐们踏青穿的,就画些桃花、柳树的轻浅纹样;夫人们赴宴穿的,就用暗纹绣些牡丹、仙鹤,看着低调却显贵气。
第二,咱们可以做‘套装’,比如一块布既画了衣襟的纹样,又画了裙摆的纹样,绣娘按样绣出来,成衣不用再找裁缝改,买家拿回去就能穿,省时又好看。
第三,咱们可以在铺面里摆‘样品衣’,把绣好的成衣挂在显眼处,让买家首观看到效果,比只看布片更能打动人心。”
这三点都是鲁艾希现代做“网红服饰”的核心逻辑——场景化营销、一站式解决方案、视觉化展示。
苏婉听得眼睛越来越亮,手里的笔在纸上飞快记录:“场景设计!
套装纹样!
样品衣!
鲁姐姐,你说的这些,我从来没想过!
比如踏青的布样,咱们可以用浅粉和嫩绿,绣小朵的桃花,再配个同纹样的披帛,小姐们肯定喜欢!”
苏成在一旁听得连连点头:“鲁姑娘这想法好!
之前咱们只卖布,买家还得自己找绣娘、找裁缝,中间多了不少麻烦。
若是做成‘成衣套装’,价格能提一成,还能省了买家的事,一举两得!”
正说着,一个穿着藏青锦袍的中年男人走进来,是苏记的东家苏宏。
苏成赶紧把鲁艾希的想法说给苏宏听,苏宏越听越激动,当即拍板:“鲁姑娘,你这本事,当‘画样先生’太屈才了!
我给你升‘设计管事’,每月月钱五十文,管吃管住,再给你配两个学徒,专门帮你打下手!
你先按你说的,设计三套纹样——踏青款、赴宴款、日常款,咱们三天后就试做一批成衣,挂在铺子里卖!”
鲁艾希起身谢过苏宏,心中却有了更长远的打算——设计管事只是起点,她需要积累资源:一是熟悉古代的布料、染料、刺绣工艺,建立供应链认知;二是攒钱,为日后自己开店做准备;三是结交人脉,苏记在江洲城有一定名气,通过苏记,她能接触到更多潜在客户。
接下来的三天,鲁艾希几乎住在了苏记的工作间。
她亲自去布庄的后院看染料——古代的染料多是植物提取,红色用苏木,蓝色用蓼蓝,黄色用栀子,颜色饱和度低,且容易掉色。
她便琢磨着改良染色工艺:用明矾做媒染剂,让颜色更牢固;将不同染料按比例混合,调出浅紫、粉绿等“莫兰迪色”,比单一的红、蓝、黄更柔和,也更符合她设计的“清新纹样”。
苏婉全程跟着鲁艾希,学到了不少“新知识”:“鲁姐姐,原来苏木和栀子混在一起,能调出粉色!
之前老染匠都说‘红配黄是土色’,是他们没掌握好比例!”
鲁艾希笑着解释:“颜色的搭配讲究‘明度’和‘饱和度’,苏木染的红明度高,栀子染的黄饱和度低,按三比一的比例混合,就能调出柔和的粉色,不会显土。”
她知道这些现代色彩理论在古代是“独门秘籍”,也是她立足的核心竞争力。
三天后,第一批“场景化成衣”做好了:踏青款是浅粉绢裙,裙摆绣着疏疏落落的桃花,配同色披帛;赴宴款是墨绿罗裙,衣襟用银线绣暗纹牡丹,低调华贵;日常款是月白麻布裙,袖口绣着几片竹叶,清爽实用。
苏宏让人把这三套成衣挂在铺面最显眼的位置,还贴了张告示:“新样成衣,成套售卖,试穿满意再付款。”
告示一贴出,立刻吸引了不少路人围观。
一个穿着翠绸裙的小姐走进来,指着踏青款的粉裙:“这裙子的桃花看着真好看,像刚从树上摘下来的一样!”
她试穿后,对着铜镜转了一圈,裙摆的桃花随着动作晃动,仿佛真的在春风里绽放。
“我要了!”
小姐爽快地付了钱,又问,“你们还有别的花样吗?
我想给我母亲也买一套赴宴穿的。”
苏婉立刻上前:“小姐放心,我们鲁管事还在设计新花样,过几天就有牡丹暗纹的绿裙了,到时候我派人去您府上通知?”
小姐笑着答应,满意地走了。
这一天,苏记卖出了五套成衣,比平时卖布的营业额还高。
苏宏看着账本,对鲁艾希赞不绝口:“鲁姑娘,你真是苏记的贵人!
照这样下去,不出三个月,咱们就能把李记的生意抢回来!”
鲁艾希却没放松——她知道,李记不会坐视苏记崛起,肯定会有反击;而且苏记的成功,己经引起了中坊街其他布庄的注意,她需要更快地积累实力,才能在这场“商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