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连载
言情小说《我生不辰下一句是什么讲述主角福禄芙蕖的爱恨纠作者“悬夏春深”倾心编著本站纯净无广阅读体验极剧情简介:为抵饷我被林家少爷五两银子买姑苏林累世官藏书万富甲一娘亲我生得貌有福少爷才会青眼有哪怕是做林少爷的通也强过在田间做泥腿我信了这想要凭着美在府中争一席之谁知第二少爷就迎娶正妻——少夫人生于江南名才名远而她的陪嫁竟有一整条运1我已经进了林府三个林氏不愧为苏州第一豪园林雕梁画玉除彤我虽为侍但穿行在此之...
主角:福禄,芙蕖 更新:2025-07-31 06:38:42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姑苏林氏,累世官宦,藏书万卷,富甲一方。
娘亲说,我生得貌美,有福气,少爷才会青眼有加。
哪怕是做林少爷的通房,也强过在田间做泥腿子。
我信了这话,想要凭着美貌,在府中争一席之地。
谁知第二年,少爷就迎娶正妻——
少夫人生于江南名门,才名远播。
而她的陪嫁里,竟有一整条运河。
1
我已经进了林府三个月。
林氏不愧为苏州第一豪族。
园林雕梁画栋,玉除彤庭。
我虽为侍女,但穿行在此之间,也觉得如入仙境。
穿过雅致的长廊,少爷书院门口的小厮福禄同我招呼:
芙蕖妹妹,来给少爷送吃食吗?
我含笑点头:
这是夫人特令我送来的参汤。
福禄闻言露出笑来。
我抬起下巴,提着食盒进了书院。
少爷的书院里头,种满了紫竹,深幽寂静。
他在读书时从不让人进院中打扰他。
连从小跟着他的福禄也只能在院外等候。
只有我是个例外——
我自进了林府,少爷就允许我进书房随侍。
满府的丫鬟都羡慕我。
她们都说,定是因为我生得实在貌美,才得了少爷喜欢。
还说我总有一天会飞上枝头变凤凰。
我想连夫人都默许了这一点。
只要少爷在书院苦读,她就会差我来给少爷送点吃食——
少爷今年十,但是还未娶妻。
身边怎可不有个知心女子服侍呢?
想到这些,我嘴角的笑意更甚。
提着食盒,我轻轻敲响门:
少爷,夜深了,用些参汤吧。
少爷的声音清冷如玉:
进来吧。
我小心进门,端出参汤给少爷。
少爷接过参汤,却不喝,只是淡淡开口:
芙蕖,近日我心头总是忧虑。
闻言,我心中一悸,一阵喜悦涌上心头。
瞧吧,少爷连这种心事都想与我倾诉。
我微笑着看向少爷:
少爷有什么心事,不妨跟芙蕖说说。
芙蕖虽则出生乡野,不会识文断字。
但至少少爷张过口,心头就没那么难受了。
少爷那双俊美的星眸定定地望着我。
良久,他粲然一笑,道:
见到你,我的烦闷就少了许多。
我害羞地低下头: 少爷……
少爷又是一笑,如春日碧波一般。
芙蕖,替我收拾吧。
今天,就先不读书了。
少爷坐起身来,推开书房门,背过手,屋外月华洒了满堂。
我满心欢喜地替少爷收起书本、笔墨。
我想起娘亲前些日子的话。
一个月前,她来林府寻过我。
她又苍老了几分。
她说,胥吏又来增收剿饷了。
为了催饷,那些人将二哥用铁链锁了起来。
我哭着将自己存下的月银塞给娘亲。
临走前,她握紧了我的手:
三妹,你生来就好看,这是你天生的福气。
你瞧,你才去林府两个月,长得比从前好了不少。
你要抓紧林少爷啊,若是做了林家的妾室,你这辈子就富贵了。
哪怕是做个通房,也好过在田间做泥腿子。
娘亲说的话,我一直记在心头。
若我能攀上少爷,再为他生下一儿半女。
日后,也算是半个主子,连家产我的孩子都有一份。
想到这里,看着面前少爷月光下有些清冷的背影。
我暗下了决心。
我知道,少爷待我是不同的。
我原名叫许三妹,连芙蕖这个美丽的名字,都是少爷帮我取的。
2
我的父母,是苏州织造富商乔家田庄上的佃户。
我头上还有两个哥哥。
这些年,农民起义不断,辽东又在和金人打仗,饷银、赋税越来越重。
我们一家过得十分辛苦,常常食不果腹。
有一天,我在家中织布时,二哥突然跑回来道:
胥吏又来催饷了,爹急得都给他们跪下了。
我匆匆去了田间。
便见那胥吏凶神恶煞,而我爹正在一个劲地磕头哀求。
我唤了爹一声,我爹回头厉声呵我道:
三妹,你来这里作甚
回去织布去
那两个闻声胥吏转头,眉头一挑:
老头,这是你家的姑娘,长得真俊呢
官爷,她还小。
这些日子我们肯定尽快补上辽饷……
但胥吏对我爹的话置若罔闻。
他们笑眯眯地盯着我,我的心也涌起一股不好的预感。
这时,一声清脆的男声传来:
在吵什么,惊扰了我的贵客。
不远处的田埂上,站着两位风流倜傥的贵公子。
他们的身边围满了仆从。
其中一位我认得,正是庄子的主家乔家的二少爷乔玉潭。
乔玉潭身边,站着一位穿着月白色锦袍,芝兰玉树的公子。
田庄管事的连忙堆着笑上前对乔玉潭道:
回少爷的话,是胥吏来催缴了。
这家佃户已经拖欠了辽饷许久了。
乔玉潭还未开口,他身旁那位贵公子轻轻蹙起眉:
辽饷可是用作辽东战场上抗击金人的。
拖欠辽饷,委实不该。
两个胥吏顿时应声,几乎要对我爹横刀相向。
瞧见我爹红着脖子哀求,想着方才那胥吏危险的眼神。
我噗通一声朝田埂上的少爷们跪下,道:
今年春旱,家中所收甚少。
庄子上的赋税都摊了下来,我们一家就算不吃不喝,也交不起这饷。
战场上会死将士,但我们这些佃户也要被饿死了
说着,我涕泗横流。
田埂上说话的月白锦袍公子却愣了愣。
良久,他不顾泥泞走向我。
你说得也没错。
他双眼与我对视,露出浅浅的笑意。
随即,他转头问胥吏:
他们家欠了多少?
胥吏比了个五,那公子便从袖中扔出银钱。
我素来不忍见佳人含泪。
这笔钱,算我结一份善缘。
若不嫌弃,便随我回府,做个差事吧。
他身后的乔玉潭哈哈大笑起来:
召棠兄,原来你喜欢这样的姑娘。
乔玉潭摇着扇子打量我,不错,『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我家庄子上竟还有这种绝色……
那公子悠悠开口打断:
我今日来乔家田庄采风,恰逢雨过天晴。
东坡居士有词曰: 『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
如今也已过了芙蕖开的时节,但这个名字甚是衬你。
那天,我从三妹改名为芙蕖。
跟随这位少爷回了府中做他的丫鬟。
到了府邸门口我才知道,这位少爷,竟然是林府的大公子
姑苏有个歌谣唱:
姑苏第一林家门,
万卷书,金堆银,赛王孙。
他本名林颐璟,字召棠,去岁年十七便中了举人。
我虽只是做林府的丫鬟,但日子已经比往常好了太多。
尤其,少爷是待我如此亲切。
这些都是少爷恩赐我的。
我摸着自己的脸,想着——
我要多谢上天给我生了这张脸。
娘说的对,这是福气,才让我能遇见少爷。
3
回了房中,我为少爷准备好沐浴。
又为他微微推开窗,让月光透一点儿进来。
隔着屏风,我听见少爷在浴桶中长吁了一口气。
我怯怯出声:
少爷心中还是烦忧吗?
少爷没有说话,屋子里静寂如水。
我深吸了口气,走进屏风里。
轻轻解开外衣,半落在手臂上,露出光滑的肩膀。
我跪在少爷跟前,轻声道:
芙蕖愿为少爷解忧。
少爷缓缓侧过脸看向我。
水雾氤氲了他的双眸,我瞧得不真切。
只见他的手指轻轻捏起我的下巴。
少爷声音如玉:
芙蕖,你才这个年岁,就生得这样美。
每日见到你,我便觉得赏心悦目。
只是我的心中已有恋慕之人,不愿有妾媵间之。
语罢,我的双眸一颤,泪流了下来。
罢了,将衣服穿好,叫福禄进来服侍我起身吧。
我浑浑噩噩地站起来整理好衣服出门。
那一夜,我一直流泪。
我既不解,又害怕。
不解少爷既然心中有恋慕之人,为何要对我这样亲切?
又为何总是要夸我生得美呢?
我更害怕少爷会因此厌弃我。
可是第二日,少爷却一如往常。
他依旧准许我进他的书院,依旧在作画时笑着问我:
芙蕖,此画可美?
直到半月后,家中夫人突然宣布——
少爷定亲了,明年,新妇就会进门。
他要娶的,是江南一带有名的世家才女,绍兴沈氏。
那一夜,少爷喝了个大醉。
但我头一次见他露出如此无拘无束的畅快表情。
他红着脸问我:
芙蕖,你可听过《牡丹亭》?
我错愕地摇头。
少爷大笑: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夫人也极其喜悦:
拖了几年,也是去岁召棠中举,沈公才肯点头。
那一刻,我才反应过来,原来沈氏便是少爷恋慕的女子。
少爷前些日子,也是因害怕沈公再次推拒亲事而烦忧。
我对那沈氏女既好奇,又嫉妒,更担忧。
遂从丫鬟婆子们的三言两语中打听起沈氏女来。
沈氏女,名令嘉,其父为当朝礼部尚书。
而少爷他——已恋慕沈氏女多年。
夫人为此两次登门提亲。
前些日子,只是我不懂这些世家大院的门道。
又太过高看自己,不知道这些事罢了。
我还听说,那沈氏女的陪嫁,价值连城——
里头竟然还有一整条运河
4
常听人家说,主母进门前,家中会将主子婚前的通房发卖。
我在这时又十分庆幸,少爷没有纳我。
我还能留在府中。
只是或许一年后,少夫人进门,一切都会改变。
我担忧少夫人会将我赶出府去。
我不由得打起了十二分精神做事。
也再不敢倨傲。
有些丫鬟开我的玩笑,我也赶紧本分地揭过。
毕竟再没有比在林府更好的差事了。
少爷温柔,夫人宽厚。
而林家富裕,我一个丫鬟都穿戴得十分体面。
且我常递银子回家,也从无人说我什么是非。
大婚当日,红绸漫天,我不得空见少夫人真容。
第二日,她一一召见少爷院中的奴仆。
少夫人身后的陪嫁嬷嬷一脸凶相,点到我的名字时道:
老奴听说,这就是少爷房中很得力的丫鬟芙蕖。
我感受到嬷嬷语气中的不善。
这时少夫人却道:
夫君看中的人,自然是有过人之处的。
她望着我笑了笑。
少夫人生得并非绝艳之姿,却独有一种气韵。
如庭中牡丹,举止端雅,言笑之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寸感。
接着,她又和气地问我:
少爷可有什么习惯,你说与我听听。
少爷爱喝六安瓜片,在书院温习时不喜人来打扰。
少爷忌甜,最喜爱兰草,常以兰草入画。
我说着话,才意识到我也并没那么了解少爷。
只堪堪晓得些表面的喜恶。
少夫人闻言却笑容更甚。
连方才一脸凶相的嬷嬷也温情笑了起来:
姑爷果然时时记挂着姑娘。
原来,少爷爱喝六安瓜片,是因为少夫人最爱喝。
少爷喜爱兰草,是因为少夫人小字若蘅。
我的心头涌起奇怪的感觉。
直到少夫人再次开口:
你可曾读过书,认得字?
我摇了摇头,说起自己的出身。
那你以后就跟在我身边,好好学认字吧。
你是夫君看中的人,怎么可以大字不识一个?
做事不能一知半解,人活一辈子也是一样。
少夫人还说,我学会认字、写字,会有很多好处。
以后还能帮着她管家,我在府中也好有个出路。
我方才心中那种奇怪的感觉顿时化作了涓涓的暖流。
我使劲给少夫人磕了个头。
从那天后,我就跟在夫人身边。
她教我管事,还教我认字,算账,甚至念诗。
少夫人与少爷也十分恩爱。
他们二人常一同读书、品茗、作画。
他们常常一起呆在书院里,有时各自忙自己的事。
有时又一同笑得开心。
戏文所言神仙眷侣,我想便是如此。
5
嫁进林家第二年,少夫人便生了大哥儿。
大哥儿才满月不久,太夫人的寿宴便快到了。
太夫人乃是一品诰命夫人,深得苏州官宦人家尊敬。
此次寿宴,要遍邀江南名门,繁琐之事不少。
夫人将这事交给了少夫人办。
于是接连一个月,少夫人每日都忙得脚不沾地。
索性这一年里,我已经学了许多东西,能为少夫人分担些许。
如今,连少夫人的陪嫁嬷嬷都对我青眼有加:
芙蕖是个聪明的,有她在身边的确不错。
我在少夫人身边,的确是一直尽心尽力。
太夫人寿宴当天,也是宾主尽欢。
戏台上唱着昆曲,太夫人在下头喜笑颜开。
直到门房的小厮匆匆来报——
府外竟然有佃户闹事
少爷与少夫人都离席到府门口处理这事。
我在闹事的佃户里瞧见一个熟悉的身影。
正是我们隔壁庄子上的阿牛。
我偷偷将他拉到一旁询问。
阿牛一脸丧气:
我们也是没办法了。
自从乔家把田庄抵给了林家后,辽饷与剿饷更重了。
所以他们听说今儿主家办大事,就专挑了这日子上门闹事。
我嘱咐阿牛:
快些回去吧,一会官兵来了,命都保不住。
阿牛却拉住了我,面露为难:
有桩事情或许你还不知晓。
你二哥从田庄上逃走了,他好像去加入起义军了。
我心头咯噔一跳。
怎可如此糊涂
那可是乱臣贼子啊
阿牛一脸哀戚: 剿饷今年已经加征两回了。
这个世道,许多佃户都是这种想法。
剿饷是朝廷征收来剿农民起义军的。
年年多次加征,人们饭都吃不饱,起义军却没有镇压住。
不知何时是个头。
交不起剿饷,那不如转而加入起义军。
那我爹娘……
三妹,这正是我想说的。
听说你二哥走后,你爹被管事的收拾了。
已经病了多时了……
闻言,我的眼泪夺眶而出。
我赶紧转身回府,拿了我压在床底下的月银,就去找少夫人。
这时候,少夫人与田庄管事刚刚结束商议。
庄子代缴这一回佃户的征税,好赶紧将外头的人都清走。
毕竟今儿是太夫人大寿,里头都是尊贵的宾客。
少夫人坐在太师椅上头,正扶额闭目养神。
她刚生产完不久,又忙上忙下,这些日子消瘦了许多。
我朝少夫人跪下:
少夫人,婢子家中父亲重病。
恳请少夫人准婢子回去。
上首的少夫人美目微启:
你真是有一片孝心。
只是今日是太夫人寿宴,又刚出了这档子事,府中如此忙碌,缺了你……
这时,少爷从小门进堂中。
他步履匆匆,清俊的脸庞上亦染满愁绪:
若蘅,方才收到的消息,前线又败了,金人又胜了。
说着,少爷双拳紧握。
少夫人赶紧握紧了少爷的手。
少爷这时才瞧见跪着的我,问出了什么事。
我将话重复了一遍,少爷闻之摆了摆手:
罢了,你回去吧。
出了这样的大事,想必诸位都无心祝寿了。
我赶紧磕头感谢少爷少夫人,抹着眼泪匆匆离了府。
门口的佃户都散了。
这时,还能听见府内昆曲咿咿呀呀的声音。
网友评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