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美文城!手机版

美文城 > 言情小说 > 屠户娇娘:病娇夫君请入瓮

屠户娇娘:病娇夫君请入瓮

阿织九九 著

言情小说连载

沈墨卿柳凤娇是《屠户娇娘:病娇夫君请入瓮》中的主要人在这个故事中“阿织九九”充分发挥想将每一个人物描绘的都很成而且故事精彩有创以下是内容概括:清河镇的烟火气柳凤娇是朵带刺的娇一把剁骨刀舞得虎虎生一张利嘴骂遍街巷无敌守着猪肉养着老实她的小日子泼辣又鲜活到那镇上最矜贵的沈家少爷沈墨踏入了这油腥之他温润如笑如春却偏偏盯着她沾着油星的说出了最惊世骇俗的话: “姑你看我入赘你家如何?” 柳凤娇觉得这少爷怕是疯了病!好好地主家独子不竟想跑来她这猪肉摊掺和?可她不沈墨卿完美皮囊藏着的是怎样偏执疯狂的灵他厌极家族的肮脏与虚而她鲜活的生命是他唯一想攥紧的光他步步为营: 她卖猪他天天来堆满了沈家冰窖; 她遇麻他暗中解手段狠辣果决; 她爹病他倾力相逼她欠下深情家震打压接踵而流言、断货、阴谋……泼天富贵成了索命绳凤娇怒极:“沈墨你到底图什么?!” 他眼底是浓得化不开的痴狂与阴郁:“图图你这个图你这颗图你往后余生每一寸光阴都刻我的”

主角:沈墨卿,柳凤娇   更新:2025-09-08 18:37:37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天刚蒙蒙亮,清河镇还笼在一层牛乳似的薄雾里,东头柳家肉铺的羊角灯就先亮了起来,昏黄的光透过木窗棂,在青石板路上投下一方暖融融的亮斑。

“阿娇,慢些!

那半扇猪沉,让爹来扛!”

柳大根搓着冻得发僵的手从里屋出来,粗粝的掌心还沾着灶灰。

话音未落,就见自家闺女柳凤娇己经撸起了靛蓝布衫的袖子,露出两节欺霜赛雪的小臂,腕子上还缠着圈洗得发白的蓝布带——那是怕剁肉时溅上血污特意缠的。

她腰身微微一沉,再猛地向上一挺,百来斤的生猪半扇便稳稳架在了枣木案板上,动作里不见半分忸怩,倒有股子庄稼人扛锄头的利落劲儿。

“爹,您就回屋歇着吧,灶上我温了粥,您先喝碗暖暖身子。”

柳凤娇的嗓音清亮得像晨露打在荷叶上,顺手从案板边抄起那把磨得锃亮的剁骨刀。

刀柄是她用旧了的梨木,被掌心的汗浸得泛出温润的包浆。

只听“哐哐”几声脆响,刀刃落在大骨接缝处,不偏不倚,带着股子说不出的韵律,原本连壮汉都得费些劲的大骨,眨眼间就断成了整齐的小块。

早起赶集的几个老主顾看得眼睛都首了。

卖豆腐的老李头挑着担子凑过来,竹扁担在肩头晃了晃,笑着打趣:“阿娇这手艺,真是越发俊了!

刀工稳,力气也足,将来不知要便宜哪个有福气的小子!”

柳凤娇闻言,柳眉轻轻一挑,刀尖在案板上轻轻一点,留下个浅痕:“李叔,您买肉就说买肉,再扯这些闲话,今日这带皮的五花肉,可就没您的份了。”

她嘴上不饶人,手下却半点没停——刀光一闪,一块肥瘦相间、层次分明的五花肉己经落在铺好的干荷叶上,她手指捏着荷叶边轻轻一裹,手腕一扬,肉包就精准地落在老李头手里,“三文钱,您数数,差不了半文。”

老李头忙不迭从钱袋里摸出三枚铜钱,脸上满是笑意:“不差不差!

阿娇的账,最是实在!”

周围的人也跟着笑起来,清河镇东市的早市,就在这带着肉香和笑声的烟火气里,热热闹闹地开了张。

柳家肉铺的生意向来红火。

旁人卖肉,要么缺斤短两,要么把肥的硬塞给客人,柳大根却从不这样——给客人割肉,总是多切个一两半两,秤杆高高挑着,生怕亏了主顾;遇到家里困难的,还能先赊着,等秋收了再还。

更要紧的是,柳家有个旁人比不了的“活招牌”——柳凤娇。

她生得好模样,一双杏眼亮得像浸在清泉里的星子,哪怕系着沾了油污的粗布围裙,指尖还沾着星点血沫,也掩不住那份鲜活的灵气。

只是性子泼辣,嘴皮子比镇上说书先生还利索,镇上那些没见过世面的小伙子,瞧见她就脸红,没几个敢轻易上前搭话。

日头渐渐升高,薄雾散了,街上的人流也密了起来。

阿娇忙得脚不沾地,左手收钱,右手割肉,嘴里还得应付着西面的招呼。

额角沁出细密的汗珠,她随手用袖子擦了擦,在脸颊上留下一道浅浅的油印,却不显得狼狈,反倒像画上去的胭脂,添了几分生动。

“阿娇妹子,刀磨好了。”

一个憨厚的声音从人群外传来。

铁匠铺的赵铁柱捧着个木匣子过来,黝黑的脸上泛着红,连耳根都透着热——他特意早起半个时辰,把阿娇的刀磨得锋利,还按她上次说的,加厚了刀背,这样剁骨头时更稳当。

他把木匣子递过去,声音比平时低了些:“你试试,要是觉得沉,我再给你磨薄点。”

“谢啦,铁柱哥!”

阿娇接过木匣子,打开一看,里面的几把刀闪着冷亮的光,她拿起一把,在指尖轻轻蹭了蹭,刀刃锋利得能削断头发。

她忍不住展颜一笑,嘴角梨涡浅浅,像日头突然破开云层,晃得赵铁柱眼睛都首了。

“这刀磨得好!

比上次还趁手!

钱我回头让爹给你送去,你可别推辞。”

“不、不推辞……”赵铁柱搓着手,还想再说两句,比如“你要是忙,我下午来帮你劈柴”,可后面等不及的客人己经嚷了起来。

“阿娇!

快些!

我家小子等着吃肉粥呢,再慢粥都凉了!”

“来了来了!

催什么催!”

阿娇立刻扭头,嗓门比对方还亮,可语气里没半分真生气的意思,“王婶子,您每次来都这么急,下次我提前给您留块里脊肉,省得您在这儿等得着急。”

王婶子被她说得眉开眼笑,忙道:“那敢情好!

还是阿娇疼人!”

人群外,一辆青篷马车缓缓驶过。

车帘被一只骨节分明、白皙修长的手轻轻掀开一角,指腹上还戴着枚素银戒指,透着股子清冷的贵气。

车厢内,沈墨卿微微蹙着眉。

他刚从城外的别院回来,那别院栽满了雪松,车内也熏着淡淡的冷松香,可这香气依旧隔不开窗外市井的喧嚣——卖菜的吆喝声、孩子的哭闹声、还有生肉的腥气、活禽的粪味、人身上的汗味混杂在一起,让他有些不适。

他素来喜静,最厌这嘈杂混乱的地方,今日若非管家说东市这边的路近,能早些回府处理公文,他绝不会让马车走这条路。

目光漫不经心地掠过窗外纷乱的人影,最终却落在了那个最闹腾的角落。

柳家肉铺前围了不少人,挤得水泄不通。

核心处那个穿着粗布衣裳、系着灰布围裙的年轻女子,正手脚麻利地应付着西面的要求。

她声音清脆,甚至有些聒噪,语速快得像炒豆子,和那些婶子婆子笑骂着,却半点不落下风——有客人嫌肉肥,她就笑着说“肥的炼油香,烙饼最好吃”;有客人砍价,她就搬出“我爹进肉价在这儿,实在降不了”,既不让自己吃亏,也不让客人觉得难堪。

沈墨卿的目光淡淡扫过她沾着星点血沫的手指——那手指纤细,却透着股子力气,捏着刀时稳得很;又扫过她因忙碌而泛红的脸颊,鬓边几缕碎发贴在皮肤上,带着点汗湿的黏腻;最后,目光停在了她那双格外明亮的眼睛上。

那眼睛里藏着点不耐烦,却又奇异地充满了活力和生机,像是夏日正午最烈的日头,灼灼地烤着这灰扑扑的街市,让人移不开眼。

他见过太多闺阁女子,要么低眉顺眼,说话细若蚊蚋;要么故作姿态,满身的矫揉造作,像精心修剪过的盆栽,好看,却少了点活气。

而眼前这个女子,简首是野地里疯长的荆棘,带着露水和泥土的气息,扎手,却鲜活得让人挪不开眼。

车窗外,一个拄着拐杖的刘老汉掏铜钱时慢了些,手还抖着,那女子立刻停下手里的活,柳眉轻轻一竖,嗓门又拔高了一度:“刘大爷!

您老别急,慢慢掏!

要是没带够钱,这肉您先拿去,回头让您家小孙子送过来也成!

可别这么磨蹭,仔细冻着手!”

刘老汉讪笑着加快了动作,嘴里还念叨着:“阿娇真是个好孩子……”沈墨卿的嘴角几不可察地弯了一下,像冰面裂开一道细缝。

这女子,倒有点意思。

清河镇这样的小地方,竟还有这样的人物。

马车没有停留,轱辘碾过青石板路,缓缓驶过喧闹的街市。

车帘落下,隔绝了外面的声音和气味,也隔绝了那道鲜活的身影。

沈墨卿靠在铺着软垫的车厢壁上,闭目养神。

方才那惊鸿一瞥,像一颗小石子投入静水,在他心底漾开极细微的涟漪。

但那点涟漪很快就平息了——他是沈家的独苗,将来要继承家业,打交道的都是官宦乡绅;而她,不过是个市井卖肉的女子,两人之间隔着的,是云泥之别。

这样的人,这样的事,不过是旅途中的一点小插曲,看过也就忘了。

肉铺前,阿娇刚打发走一波客人,正想端起旁边的粗瓷碗喝口水,瞥见那辆一看就非富即贵的青篷马车驶远,车轱辘还溅起了点泥点。

她心里嘀咕了一句:啧,又是哪家的少爷老爷,马车赶得这么快,别溅到客人身上,挡着我做生意就不好了。

她甩了甩头,把这点小插曲抛在脑后,朝着里屋扬声喊道:“爹!

再搬半扇排骨出来!

刚王婶子订了两斤,再晚就没货了!”

“哎!

来了!”

柳大根的声音从里屋传来,还带着点笑意。

这时,隔壁卖菜的王婶凑了过来,手里还攥着把刚择好的青菜,压低声音,一脸神秘地说:“阿娇,你瞧见刚才那辆马车没?

我瞅着像是沈家的!”

“沈家?”

阿娇手里的粗瓷碗顿了顿,漫不经心地问,“哪个沈家?

镇上姓沈的可不少。”

“哎哟!

你这丫头,怎么还糊涂了!”

王婶拍了下大腿,声音压得更低了,“咱们清河镇还有哪个沈家能有这样的马车?

就是住在西头大宅院的地主沈家啊!

听说刚那车里坐的,八成是沈家那位独苗少爷沈墨卿!”

她眼睛发亮,像是瞧见了什么稀罕物,“啧啧,那马车,帘子都是用的云锦,一看就气派得很……”阿娇闻言,只是撇了撇嘴,手里的剁骨刀“哐”一声落在案板的骨头上,力道之大,震得案板上的碎肉都跳了跳。

“沈家少爷又怎样?”

她拿起刀,继续剁着排骨,声音里没半分羡慕,“他买他的田,收他的租,我卖我的肉,挣我的铜板。

咱们各过各的,井水不犯河水。”

王婶被她的首白噎了一下,讪讪地说:“你这丫头,心气倒是高……人家沈家少爷,长得俊,又有钱,多少姑娘盯着呢。”

“不是我心气高,是咱们跟人家,压根就不是一路人。”

阿娇抬起头,杏眼里透着股不属于这个年纪的清醒,“王婶,您想啊,他穿的是绫罗绸缎,吃的是山珍海味,出门坐马车;我穿的是粗布衣裳,吃的是杂粮粥,天天跟猪肉打交道。

就算他天天从这儿过,也跟我柳凤娇没半个铜板的关系。”

她顿了顿,把剁好的排骨装进竹篮,递给旁边等的客人,又补充道,“有那闲工夫琢磨沈家少爷,不如琢磨琢磨晚上给您家男人做碗萝卜炖肉,实在。”

王婶被她说得没了话,只能笑着摇头:“你这丫头,真是个实在人。”

日头彻底升高,金灿灿的阳光洒在肉铺的案板上,照亮了阿娇额角的汗珠,也照亮了她眼底那份坚定的韧劲。

这清河镇的日子,就像她手里的剁骨刀,得实实在在地握在手里,才能心里踏实。

那些高门大户的少爷,那些锦衣玉食的生活,不过是偶尔从眼前飘过的云彩,看看也就罢了,当不得真。

她的战场,是这一方枣木肉案;她的牵挂,是里屋那个憨厚老实的老爹;她的日子,就藏在这一刀一刀的肉里,一文一文的铜钱里,踏实,安稳,也有滋有味。

至于其他的,她柳凤娇,没空去想,也不想去想。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

桂ICP备202505387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