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美文城!手机版

美文城 > 言情小说 > 朱批不点女儿名

朱批不点女儿名

Voyager 著

言情小说连载

言情《朱批不点女儿名》是大神“Voyager”的代表晏殊吴志端是书中的主精彩章节概述:南宋淳熙元9 岁的背完四十三本经书整个中书省鸦雀无我以为我敲开了那扇一千多年对女子紧锁的科举大官家特封我为孺但未授予官可当年与我同龄的晏殊却以神童之名执宰天直到听闻 8 岁的女童吴志端被拦在贡院外——女子无安置何处?的斥骂声穿透朱我摩挲着泛黄的书页轻笑出声: 原是我错了...窗外春风又丫鬟发现我的身子早已冰1我叫林幼公元 1165

主角:晏殊,吴志端   更新:2025-07-31 09:09:44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南宋淳熙元年,9 岁的我,背完四十三本经书时,整个中书省鸦雀无声。

我以为我敲开了那扇一千多年对女子紧锁的科举大门。

官家特封我为孺人,但未授予官职。

可当年与我同龄的晏殊却以神童之名执宰天下。

直到听闻 8 岁的女童吴志端被拦在贡院外——女子无用,安置何处?的斥骂声穿透朱门。

我摩挲着泛黄的书页轻笑出声: 原是我错了...

窗外春风又绿,丫鬟发现我的身子早已冰凉。

1

我叫林幼玉,公元 1165 年,我出生在科举士族的闽中林氏。

五岁那年,为我启蒙的女先生难掩惊愕与激动地对我父亲说:小姐过目不忘,耳闻则诵,实乃当世奇才

父亲抱着我第一次走进了他的书房,将他中进士那年族中长辈所赠的紫毫宣笔郑重地送给了我,他摸着我的发髻,认真地对我说:

以后就去族学和哥哥们一起进学,那里的先生都是闽地大儒,不必只读女学。

吾女当见天地

我家学渊源,藏书极丰,更兼有门客塾师数十,乃闽地一等大族,正所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家里对女子教育甚是上心,筵请闺中名师,开办女学私塾,族中的女子皆通诗书,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皆为怡情养性之举。

可父亲却要开族中先例,把我送去哥哥们的学堂,学习四书五经,经史策论,届时族中物议不休,反对者甚众。

祖母却有些忧心忡忡:诗词歌赋不过怡情解闷之用,闺阁里学学也就罢了。将来相夫教子,识得几个字,通些人情道理也是应当。可这圣贤书里的乾坤,是男人的天地。

母亲笑着劝慰祖母道:让她去吧,不是世间每个女子都要活成一个模子。在她出阁前,做些她喜欢的事,让她松快几年不好吗?

祖母叹了口气: 慧极必伤,她进了那里,便再出不来了。

可父亲还是力排众议把我送去了族学,并不许为我单设屏风,与其他男子隔断座位,先生们看我年纪尚幼,还远不到男女大防的年纪,便也不说什么了。

我翻开古圣先贤的书籍,手指划过那密密麻麻的印刷字体,我知道,我不再是学习吟诗作赋只为才女之名待价而沽的闺秀,我将与哥哥们一起,进入一个极宽极广的崭新天地。

岁那年,我已通晓五十部典籍,讲经释义,画卦切韵,神童之名早传遍乡里,家里的书阁是我的全世界。樟木书架高耸入梁,经卷的墨香沉淀了百年光阴,厚重得能压弯呼吸。

而我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

童子科

专为神童设立的童子科考试,规定 15 岁以下通晓经书、能作诗赋的儿童可经地方推荐后由皇帝亲试授官,与进士无异,当年晏殊便是以童子科入仕一路仕途顺遂成为宰相。

最关键的是,制度上未明确禁止女性参考。

这是我唯一的机会。

每每想到此处,想到我将成为古往今来第一个敲开科举考试的大门的女子,我就激动得浑身战栗。我更加发奋苦读,日夜不休,誓要一鸣惊人,震撼朝野

我要让满朝文武,诸位清流士大夫睁开眼睛看看,男子能做到的事,我林幼玉一样可以

也许,我会成为下一个晏殊,不,晏殊十四授官,我要成为比晏殊更强大的人

古有武则天临朝称制,上官婉儿执宰大唐,古来女前辈已经证明,只要有机会,女子毫不输男子半分

九岁那年,我跪在冰凉的地上,额头抵着同样冰凉的石砖,声音却清晰坚定: 父亲,儿愿一试。纵使粉身碎骨,亦不悔。若因身为女子便畏缩不前,儿苦读这些年,意义何在?

长久的沉默。只有灯花爆开的轻微噼啪声。

最终,父亲长长地、长长地叹了口气,那叹息里裹着千斤重担,却又奇异地透出一丝豁出去的决绝:

罢罢我林家书香传世,不能因你是女儿身便埋没了既然让你见了天地,没有再把你锁进闺阁绣楼的道理

父亲带我踏上了临安城,他要带我去撞破那扇门。

临安城的繁华在车窗外流淌,人声鼎沸,市肆喧阗。我手心全是汗,湿腻腻地贴着膝上的书匣。匣子里,是陪我度过无数晨昏的伙伴,此刻却重如千钧。

车帘缝隙里,掠过巍峨的宫墙一角,朱红刺目。那里面,就是决定我命运的去处。

2

中书省的青砖地沁着三伏天的凉气,我却觉得后背黏着一层汗。

满朝文武或惊愕,或鄙夷,或愤怒,或嗤笑地看着我和我的父亲。

林姑娘,我与你父亲同朝为官多年,不忍苛责,你还是速速回家去,这里不是你闺阁游园的地方。

你林家簪缨世族,书香门第,林世真,你教女不严,竟惹出这等有辱斯文的祸事,还不快快带你女儿离开

牝鸡司晨,天下还没有女子参与科举的道理

林世真,今日之后我看你林家脸面何存?你林家子侄该如何在这朝堂立足

朝堂之上,对我父亲的指责如雨般落下,砸在我父亲清瘦的背脊之上。

我紧紧抿着唇,想要出口驳斥,父亲却摁住我的肩膀,不许我开口。

他历来总是带着温和笑意的脸上,此时却露出一种我从未见过的坚毅表情,他平静地道: 官家金口玉律,开设童子科,只说十五岁以下,通经书,能诗赋者,州官举荐,天子亲试,并未说明女童不得参与,虞大人,您作为中书门下,敢问我大宋律法,可有明文规定,女子不能参加童子试?

时任左丞相虞允文清了清嗓子:林大人,官家举办童子科试,是为选拔幼而敏慧,才赋优异的少年,为国效力。林小姐幼有才名,老夫亦有耳闻,只是……

虞允文迟疑着,父亲却寸步不让,语气恭敬地问道只是什么?

虞允文看着父亲挺直的脊梁,发亮的双眸,叹了一口气问道: 世真,你今日是下定决心了?

父亲俯身下拜: 下官自幼熟读圣贤书,《周礼》言选贤与能,未闻男女有别。小女幼而聪敏,只因她是女儿身,这满腹经纶就成了洪水猛兽?

我死死攥着衣角,仰头望着父亲,他的胡须在微微颤动,目光似有泪光闪烁却坚定如铁,绝不转圜。

虞允文挥手制止了满朝的议论纷纷: 女子应试,祖宗未有先例,非我等迂腐,实不敢擅开此口,请诸君在此等候,容老夫去找圣上请旨。

左丞相虞允文进宫去请旨了,中书省立刻闹哄哄吵成一团,每个人看向我们的目光都像是在看怪物一样。

我突然被深深的恐惧和不安攥住了我的心房,是我太傻了,我以为我熟读诗书就可以打破世俗的偏见,我以为世上的士大夫们都像父亲一样爱惜我的才华,我以为我可以付出一切去实现我的理想。

可是我太傻了,我不知道这背后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我不知道父亲会因为我遭受怎样的责难,我不知道我的家族会被这满朝文武如何看待。

我是异端,是异类,是异种。

几百年来,科举之门后面,是男人的天下和权力的猎场,又怎会允许女人来分一杯羹?

我怕了。

可是我父亲的掌心始终坚定地握着我的手,他没有看着我,但我却从他温厚的大掌里,感受到了无限的力量。

幼玉,你别怕,是这些大人们害怕了。

南渡之后,他们怕失去半朝国土以后,还要被女子凌驾于上。

我强忍着眶中的泪水,我不能哭,我要像父亲一样挺直脊梁,站到最后。

当太阳渐渐爬到屋顶正中的时候,突然一声尖厉的呼声制止了大殿的喧闹,整个大殿瞬间落针可闻:皇上驾到

官家玄衣纁裳的身影大殿外走进,我随着父亲俯身下拜,在山呼万岁中,只听官家饶有意味地开口:既是神童,没有拒之门外的道理,就让中书省来挑试一二。

百官唱喏,我激动得微微发颤,九岁这年,我终于迎来了人生中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机会。

林氏,先背《孟子·梁惠王上》中书省考官的眼睛一瞬不瞬地盯着我,仿佛恨不得在我胸前挖出一个洞来,我深吸一口气,御前檀香的烟气凝成细丝,钻进喉咙。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 『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

背到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考官突然打断我,肃然道,换《尚书·禹贡》。

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

脊背渗出冷汗,单衣黏在肌肤上。满殿只闻我清泠的诵书声,混着大臣们压抑的咳嗽。

停青州厥赋中上,田第几等?

是《禹贡》最艰涩的田赋篇

第三等我脱口而出,厥田惟上下,厥赋中上

《周礼·考工记》轮人条

凡为轮,斩三材必以其时——我朗声接诵,继而剖析郑玄注阴阳木理之妙。

……

四十三卷经书的名字被主考官用毫无起伏的声调一个个抛出来,像投入深潭的石子,只等我这个潭水应声。

我如置身风暴中心,四十三卷经书,考官的目光锐利如刀,反复诘难,寻章摘句。那些沉睡在脑海深处的字句被唤醒,奔涌而出。我听见自己的声音在空旷的大堂里回响,起初微颤,继而平稳,最终竟如金石相击。

一个绯袍官员失手打落了手里的名册,竹简砸在砖上,啪一声脆响,惊醒了满堂木偶。他死死盯着我梳着双鬟髻的脑袋,像要盯出个窟窿,声音干涩: 你……真是女子?

我知道,那扇门,被我撞开了一条缝隙。

3

满朝文武一片死寂中,御座传来清朗之声: 好『一英二孺同一家,衮衮诵书几五车。』你们林家,当真是人才辈出林公滋点探花没几年,又给朕送来一个女神童

林公滋是我兄长,五年前他仅二十岁便探花及第,名动一时,留京任翰林院侍讲。父亲无心仕途,在老家福建任六品官吏,安心治学,闲暇时常常在族学中授课,教导族中子弟圣贤学问,不过问官场是非。

我在福建老家长大,哥哥在京城为官,有记忆以来,我与哥哥相处时间甚短,但我知道,他跟我一样,都是父亲的骄傲,他的妻子就是左丞相虞允文之女,如今哥哥身穿绯袍站立于百官丛中,不知他看到父亲和我今日处境,会作何感想?

父亲听到官家的话,忙躬身下拜:吾辈立朝,当效犬马以报君恩。臣族中子侄,旦夕惕厉,只恐才疏学浅,有负圣朝栽培。臣女有今日,也是感念天恩,以求能报陛下圣恩

我知道,父亲也是豁出去,想要为我的前程搏一搏。

陛下右相张浚再也忍耐不住,出口打断父亲,若今日允一女子登科,他日焉知不会有更多效尤者?牝鸡之晨,惟家之索长此以往,阴阳倒置,乾坤颠倒,国将不国

牝鸡司晨……祸乱之源……国将不国……这些冰冷、沉重、带着腐朽血腥气的词语,如同沉重的枷锁,从四面方掷向大殿中央小小的我。

我与父亲孤零零地并肩站着,被那些朱紫蟒袍、冠冕堂皇的大人们围在中间,像狂风巨浪中随时会被撕碎的一叶小舟。

官家掌心托着一枚羊脂玉镇纸把玩,沉吟良久: 朕观此女应答,义理明澈更胜今科举子。然祖制难违——他长叹一声,似有千钧重负,特赐林氏幼玉孺人封号,享七品诰命俸禄。

满朝皆静,文武百官或抚须微笑,或点头称是,或平静默然,再无人出言反对。

孺人……一个对命妇最低微的封号,几匹绢,一点钱,像打发一个讨了主人欢心的小猫小狗。而兹事体大、谨守规制、毋得混淆……这些冰冷的字眼,彻底关上了那扇门。

那扇我拼尽全力,父亲赌上声誉,用汗水和惊惶推开了一条缝隙的门,在我面前轰然紧闭。

4

我回到家中已经多日,每个人看我的眼神都像看着一个能让他们自动保持缄默的怪物,我做了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可是我却没做好承担一切的准备。

朝中弹劾父亲的奏折如雪花一样飘向中书省,左相虞允文乃我家世交又是姻亲,他平衡物议,多方斡旋,试图让这事快点过去。

可是我知道,此事不会这么快过去的。

幼玉,快换上你的新衣裳,今日是你的十岁生辰母亲温柔的声音在门外响起,母亲身边的几个丫鬟已经绕过屏风把无精打采歪在床上的我扶起来,将床上摆放凌乱的书一本本收好。

我一边穿衣服一边急道:姐姐别把我书弄乱了。

母亲的大丫鬟寄莲笑着道:小姐放心,这是你的宝贝,我们岂有不珍惜的?

惜梅却有些愁容:小姐瘦了,这孺人的命妇品服穿着都不合身了。

我沉下脸,平静地道:我不穿这个。

丫鬟们一时都噤了声,只有我的贴身丫鬟凌云起身去柜子里拿了我平日里最喜欢的鹅黄襦裙。

母亲转过屏风,抬手制止了凌云,亲手为我穿起了品服:娘知道你不喜欢,但今日有很多客人来给你过生辰,你兄嫂也从京城回来了,好歹忍耐半日。

母亲细致又妥帖地给我系好了衣带,轻轻地笑道:别的夫人都羡慕我,生了个奇才呢

我蓦然抬头,看到母亲白皙优雅的脸上,多了些细密的忧愁。

我垂着眼睛道:下次不要给我过生日了。

母亲摸了摸我的头发,感慨地叹了口气道:五年前你闹着要去族学,还有五年就及笄了,时间过得真快啊。

我穿着宽大的五品命妇朝服,跟随着父亲母亲去给来贺寿的世交亲朋表示感谢,耳听着大家交口不绝地称赞,我知道他们表面捏着鼻子对我大力赞扬,暗地里不知如何嘲讽讥笑于我。我浑不在意,在流水般的赞扬声里,我走到兄嫂面前。

嫂嫂微笑着给我送上了一双通透碧绿的玉镯:妹妹不爱红妆爱笔墨,这对镯子就留给妹妹添妆吧。

我点头称谢,却听哥哥年轻又平和的声音响起:妹妹已经十岁了,也该收心了。

我一时默然,父亲的声音恰合时宜地响起:爹爹前两日得了《梦溪笔谈》,这几日你看完了给哥哥回京时带去。

《梦溪笔谈》乃我平日梦寐以求之古籍,珍贵无比,南渡之后更是千金难求,不知父亲何处寻来,能与父亲兄长共读此书,我心中甚是欢喜,正要开口,却听哥哥微微笑道:

爹爹如今辞官,正好在家带着妹妹安心治学,这本书又留给我作甚?

父亲辞官?何时的事?是因为我吗?为什么我不知道?

母亲语带哀伤,强压低声音恳求道:好歹一家团圆,又是妹妹生日,先吃饭吧

我强做平静地吃完了饭,千恩万谢语意谦卑地送走了客人,我不想给父亲再添任何麻烦。

等我换下命妇品服回到厅堂时,父亲与哥哥已经爆发了激烈争吵。

你要护她到什么时候父亲,你都被弹劾得被逼辞官了

我辞官,是我不想跟这些满嘴仁义礼教的国贼禄蠹为伍,他们连个女子都容不下,还能容得下天下吗

哥哥气极:您不考虑自己,那我呢那公泽呢我和公泽还有几个同朝为官的族兄日日被同僚取笑,母亲妹妹们要被闲言碎语指责门风不严。家族仕途不要了吗?女眷的声誉你也不顾了?

这一句话仿佛戳中父亲的心事,我知道这正是父亲的心病,父亲仿佛抽干了所有力气,颓然地跌坐在椅子上,悲哀地说道:公滋,你妹妹只有十岁,她能做错什么?是我错了,是我将这满腹经纶的孩子生成了一副女儿身,我想带她挑战这世道,就算撞得头破血流也是我心甘情愿,连累你们我甚是抱歉。我带她上京城参加童子科我就已经考虑好了,我这就请宗族族老,以我离经叛道忤逆不孝之名,将我开除族谱,与林家切割,这样你们就不必受我连累,我带着幼玉隐居乡里,耕读度日。

哥哥噗地一声跪下来,握着父亲的手说道:爹,何至于此啊,是儿子不孝,言语不当,此事儿子早就想出了两全之法。

说来听听。

哥哥言辞恳切道:官家既然已经封赏了幼玉孺人诰命,就说明官家也认可妹妹的才华,认可我林家家学渊源。更何况妹妹年仅十岁,幼稚懵懂,她一个孩子懂什么,世人只能指责父亲您教导无方,错误地引导妹妹。这就好办了。

从今以后,妹妹不要再去族学读书,闭门在家跟母亲学习女红针黹,再延请闺中名师教导妹妹女则女训,由祖母等家族亲眷放出话去,妹妹已经修身养性,走上闺阁正途,又有女先生等旁人佐证,妹妹天生聪颖又端庄贤惠,世人只会赞我家风严谨,等她及笄之时,不愁没有好人家求娶。

父亲哈哈大笑道:好个闺阁正途,好个修身养性林大人,您的脚往外稍稍,仔细我的地脏了您要登青云梯的鞋。

哥哥满脸通红,被父亲这一通话气的愤恨不已:父亲,您知道我说的是对的这也是整个家族的意见

父亲不再理他,拂袖而去,在廊下看到了垂着头的我。

抬起头来,父亲言辞甚是严厉,大堂里传来母亲隐隐的哭泣,父亲道:从今以后,你不要去族学了,你就跟着我学,我亲自教你。

5

春去秋来,我已经十四岁了,我的身体像柳条一样抽长,不再是从前的奶孩子了。

这日,祖母正歪坐在榻上看丫鬟们绣花,见我来请安,笑着把我招到她身边坐:幼玉,你看她们绣的好不好?

我笑道:几位姐姐心灵手巧,针线活比苏州的绣娘们还精细呢

祖母一边从衣袖里抽出她的贴身手帕,一边笑道:你人聪明,学东西也快,你看你给我绣的帕子,才学女红两年,我看一点也不输她们。

祖母手里正是我给她绣的松鹤连年手帕,祖母一直贴身用着。

我掩口笑道:祖母取笑我了,您要什么好的没有,您肯用我绣的帕子就是心里偏疼我。

你这嘴啊,就你最能哄我开心,你整日忙什么呢,也不常来陪我说话。

我垂着眼,最是贞静道:孙女每日早晨给祖母母亲请完安,便去父亲的书房读书,用完午膳后,便在房中练练字画,待晚饭过后,与母亲一起做些针线,有时也抄些佛经。

祖母慈爱地望着我:你是最灵巧聪慧的孩子,倒是你父亲执拗得很。你婶娘她们出门时常带着你姐妹,就你母亲孤身一人,也罢,以后你就跟你母亲一起出门吧。

我心中狂喜,这四年来,我再未踏出家门一步,日日呆在内宅中读书习字,我读游记,最是向往书中的山水,如今就算是跟着母亲在各官员女眷家的内宅拜访,说些无聊的闲话,也比闷在家中做针线强。祖母愿意解我的禁足,我知道她一定承担着家族里巨大的压力。

我强压着内心喜悦,恭敬地给祖母行礼谢道:祖母疼我,孙女瞧祖母神思有些倦意,想是晚上睡不安稳,让孙女给您做几个安神助眠的香囊吧。

祖母握着我的手,摸着我右手握笔时留下的茧子,叹了口气道:幼玉,你可一定要过得好好的。

我知道祖母对我的偏爱,可是我却过不好了。

母亲带我出门交际,贵夫人们审视的眼光却让我后背发麻,就像五年前在中书省一样的难以言状。

家里突然有些我没见过的妇人来拜访祖母和母亲,丫鬟们看我的眼神都带着笑意。

我感到一阵胆寒,只能找父亲求助,父亲沉思良久,问道:你是怎么想的?

我直直地跪在地上,恭敬道:父亲,我不想嫁人,我愿留在家中读书修史,整理古籍,即便不能出朝为官,我孺人的诰命也让我下半辈子衣食无忧,父亲,求您成全女儿吧

父亲一拍书案:好你放心有爹爹在一日,绝不让你受委屈。

爹爹让我安心,不知父亲做了什么,日子跟从前一样一日日过着,我写了很多策论,诗赋,父亲都为我妥帖收好,装订成册,还常开玩笑与我说,等他老了,就整理我的文集出版,让世人看看我的才华,肯定会把他们吓一跳。

我及笄的日子一天天近了,虽然我无条件地相信父亲,可是我还是隐隐不安。

这天,哥哥休沐回家,这几年父亲与哥哥的关系疏远不少,父亲把他叫进书房问道:我把你妹妹的文章寄给你,你都看了吗?

看了

如何?

远胜于我。

文如其人,你觉得你妹妹是个什么样的人?

被世道辜负的才子。

你替她惋惜吗?

不惋惜。

为何?

这世上,失意的才子多不胜数,妹妹已经得了诰命,日后定能名垂青史,有何可惜?

你知道她志不在此。

这个世道本就不是为女子准备的。

你妹妹不打算嫁人,她会跟着我生活,如果有一天我与你母亲走了,你是他同胞兄长,愿意善待她终老吗?

她必须嫁人。

你你为何像那些腐儒一样狭隘,你是我儿子,我知道你不是这样的

您为何如此天真我还是那句话,父亲,你把家族脸面置于何地?

家族,脸面,门风,就是这些东西把你从一个活生生的人变成了木胎泥塑

我是她同胞兄长,我也不忍母亲伤心,我愿尽力为她物色一门好亲事。

公滋,你明明理解她,你却不愿尊重她。

父亲,我说了,这世道不是为女子准备的。

哥哥平静地说完这句话,转身离开,自始至终都十分的理性,甚至有些漠然。哥哥已经离开翰林院升任吏部主事,前途一片光明,我的离经叛道,便是他最大的污点吧。

你有什么了不起?我拦住了他,像他一样的漠然又平静,你不过是礼教的木偶。

他轻笑道:四年前我给你指了条明路,除了父亲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徒劳地教你读书,你不还是按我说的在走?

妹妹,我再给你指条明路,找个身体不好的男子定亲,你嫁过去前他就死了,你安心在娘家守寡便是,世人还称赞你节烈,史书又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哥哥在书房门口留下这段话,我知道,他不仅说给我听,也是说给父亲听的。他又一次指出了我唯一能走的路。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

桂ICP备202505387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