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连载
小说叫做《云之昭昭什么意思是作者於滚滚的小主角为孟砚之宋晚本书精彩片段:前世皇帝想从我和庶妹之间选一人送去和孟砚之重便先向我提了一年庶妹被北魏疯帝折磨至死的噩耗传入京导致孟砚之下半生都郁郁寡与我夫妻离重来一不等北魏使臣进孟砚之便与我退求娶了庶我被封为公主送去北就在我认命想要慷慨赴死那疯帝却将我禁锢在寝痴迷般抓住我脚昭你只要你不跑不朕便封你为可好?1当孟砚之跪在我父王面前我便知晓他也重生...
主角:孟砚之,宋晚晴 更新:2025-07-05 14:46:10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孟砚之重诺,便先向我提了亲。
一年后,庶妹被北魏疯帝折磨至死的噩耗传入京城。
导致孟砚之下半生都郁郁寡欢,与我夫妻离心。
重来一次,不等北魏使臣进京,孟砚之便与我退婚,求娶了庶妹。
我被封为公主送去北魏。
就在我认命想要慷慨赴死时,那疯帝却将我禁锢在寝殿。
痴迷般抓住我脚踝,昭昭,你乖。
只要你不跑不闹,朕便封你为后,可好?
1
当孟砚之跪在我父王面前时,我便知晓他也重生了。
向来清冷孤傲的他,此刻竟有些惶急。
叩首哀求父王: 王爷,虽我母亲曾与先王妃有诺,为我和昭昭定下婚约。但我心悦之人从来都不是她,而是……晴儿。
还请王爷成全
父王有些为难地看向我和宋晚晴。
孟砚之乃是名门之后,他母亲与我母妃更是闺中密友。
我和他自小定下婚约,满京皆知。
他此举,无疑是在打我的脸。
谁知,我还没有任何动作,身边的宋晚晴就先红了眼眶。
砚之哥哥……
她扑通一声跟着跪在了父王面前。
父王,并非女儿觊觎姐姐佳婿,只是……女儿也对砚之哥哥爱慕已久,所谓强扭的瓜不甜,父王,求您成全我们吧
何况,即便是以尊卑论,也该姐姐被封为公主才合情理,也不会辱了我朝与北魏颜面,不是吗?
我惊诧地看向她。
要知道,前世她可不是这样说的。
三日前,北魏使臣入京,带来和亲文书。
北魏皇帝登基三年,国力日渐强盛而后位空悬。
我朝并无公主,陛下就想在宗亲中选出一名郡主送去和亲。
那时,帝后本想选的是我,因我是父王嫡出,而宋晚晴的母亲虽然得父王宠爱,但只是侧妃。
可宋晚晴却擅自入宫,求到了帝后面前。
那时,她说: 姐姐早已与孟小侯爷定下婚约,臣女不忍见姐姐与心爱之人分离,愿代姐姐前去和亲。
孟砚之重诺,孟府本就瞧不上庶妹,又听闻她已自请替嫁,便来向父王提亲,在帝后定下人选之前,将我娶进了门。
还记得送妹妹前去北魏那天。
宋晚晴抓着我的手,笑意盈盈,姐姐,虽你不喜我,但妹妹对你可也算是仁至义尽了。
这北魏皇后之位,便由妹妹替你去坐吧。至于你,就在这做个小小的侯府少夫人,也不算委屈。
她以为,只要以公主身份嫁去北魏,荣登后位,就能享一世荣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可没想到,北魏新帝乃是个弑兄杀父的疯帝。
她嫁过去整整一年都无名分,不久后就被折磨致死。
噩耗传来时,我与孟砚之的女儿刚刚出生。
我经历了三天三夜的痛楚,好不容易生下我们唯一的女儿。
孟砚之却对我们母女视而不见。
将自己关在了书房整整七日。
七日后,他来看我和女儿,为她起名。
却唤作忆晴。
还骗婆母说,是因为我悼念妹妹之故,才起的这个名字。
之后,我二人便夫妻离心,同床异梦。
即便我百般讨好,他都冷淡疏离。
一次醉酒后,还曾死死盯着我,指责我道: 杀人凶手。
宋晚昭,你可知你如今的体面风光,都是踩在她的尸骨之上得来。
你如何还有脸面,求我疼你爱你?
如此相互折磨二十年,我郁郁而终。
重来一世,我虽没想过再和孟砚之成亲。
可也没想到,他二人竟如此迫不及待要推我去送死。
2
孟砚之走后,父王与我商议。
他到底还有一丝良心,记得我母妃临终前叮嘱他一定要好好照料我,日后择一门乘龙快婿,不得委屈了我。
因此,他说: 你若不愿和亲,父王就去求陛下,收一名义女封为公主。至于你的婚事,待和亲一事过后,父王再替你选一门好人家,可好?
如今看来,这也只能是最好的办法了。
因此,我点头应下: 都听父王的。
但我没想到,变故来得如此之快。
次日一早,婢女如月便匆匆来报。
郡主,不好了昨夜京中不知是谁传出谣言,说您自愿受封公主前去北魏和亲,闹得沸沸扬扬。
竟连北魏使臣都知晓了此事,说是今日已在朝上向陛下提出早日带郡主您回去和北魏皇帝交差。
这可如何是好啊
正说着,宫里已来了人宣旨。
一同来的,还有刚刚下朝的父王。
父王见着我,面露难色,但他已做了几十年的闲散王爷,本就在朝中说不上话,如今即便是对着宣旨太监,也不敢多言。
宫人宣旨,封我为柔嘉公主,七日后随北魏使团离京。
待宫人走后,父王才对我唉声叹气道: 也不知是怎么搞的,竟闹得满城皆知……
今早朝堂之上,那北魏使臣催得紧,说是既然和亲人选已定,乃是民心所归,就请陛下早些下旨。陛下忌惮边境的北魏三十万大军,只能点头答应。
你父王我就连进言的机会都没有啊。
好女儿,如今……怕是也只能委屈你了。
但他话音刚落,身后就传来宋晚晴母女的说笑声。
侧妃上前来挽住父王手臂: 王爷这是说的什么话。昭昭被封为我朝唯一的公主,那是皇恩浩荡的事,王爷如此说,岂不是在责怪陛下?
父王被她这么一说,连忙捂嘴。
宋晚晴也跟着笑道: 是啊。而且,姐姐去北魏必是享皇后之尊,那可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荣宠无极的好事。旁人羡慕都羡慕不来的。
如此一来,陛下还会惦记着父王顾念大局,将来必会更加善待咱们王府。
姐姐你说是也不是?
霎时间,我立刻反应过来昨夜的谣言到底是从何而起。
妹妹说得是。那如此天大的好事,妹妹怎么不自己去?
宋晚晴却睁大了一双无辜的眼。
姐姐,你这么说,可是还在怪我与砚之哥哥?
可……感情之事强求不来。砚之哥哥已对侯爷夫人下跪发誓,此生非我不娶。我又能怎么办呢?总不好辜负了砚之哥哥一片真心吧。
她在炫耀。
又或者说,幸灾乐祸。
侧妃也在此时开始抹泪: 我知道自己身份不如先王妃,但难得孟小侯爷对晴儿如此一往情深……再说,即便是没有孟小侯爷,咱们王府也不能抗旨不尊不是?
便是陛下那儿还能求情,可北魏使团那边也是糊弄不过去的呀。
事已至此,父王也只能轻叹口气。
对我道: 罢了。昭昭……父王定派些亲随与你一同前去,届时好生照顾你。想来那北魏皇帝看在咱们皇室的面儿上,也不会为难你。
我听完,一颗心顿时沉了下去。
看来,这条必死之路,他们是非要我走一趟了。
3
孟砚之的动作很快。
前脚宫人刚走,他后脚就抬着聘礼上了门。
似是生怕晚了一秒,就会失去此生所爱。
父王原本还对我有一丝愧疚心疼,但在看见孟府如此看重宋晚晴后,又高兴起来。
要知道,孟老侯爷手握兵权,与孟家结亲,对日渐落寞的王府乃是一大助力。
收下聘礼后,父王又留孟砚之在王府用膳。
家宴上,他们一家人其乐融融。孟砚之对待宋晚晴像是世间珍宝一般,又是挑鱼刺,又是擦嘴角,俨然一对新婚夫妻。
与前世待我的冷漠无情,判若两人。
只有在偶尔与我目光相对时,才会露出一丝尴尬,又很快别过脸去。
我毫无胃口,便借口离席。
坐在湖心亭中,思考着还有何破局之法,身后就传来脚步声。
原来姐姐在这里,叫我们好找。
宋晚晴拉着孟砚之过来,见我面色冰冷,又很快躲回了孟砚之身后。
姐姐……为何这样看我。你可是还在生我的气,怪我抢走了砚之哥哥么?
我懒得与她多说。
孟砚之却在此时开了口: 我孟家男子一旦认定一人便是此生不改,何来抢不抢走一说。
宋晚昭,你有什么气就冲我来,何必给晴儿脸色看。
亏晴儿还担心你没吃饱,专程带着我来给你送点心。
说着,他将食盒啪的一声扔在了我面前的石桌上。
里头滚烫的羹汤洒了出来,溅湿了我胸口的衣裳,隐隐作痛。
没人要求你们非得如此好心
我终于忍无可忍站了起来,回嘴道: 既然你二人情深似海,又何必非要往我面前凑?
果然,姐姐还是在意……
宋晚晴低头抹泪: 妹妹只是想着,姐姐即将离家,所以多关心些姐姐罢了……我若不怀好意,只叫我被天打雷劈
晴儿,莫要说如此丧气的话。
孟砚之立刻护着她在怀中,神情紧张,像是生怕我下一秒就会将食盒摔到她脸上去。
转头又对我严肃道: 和亲旨意乃是陛下亲笔,你即便是再怎么磋磨晴儿也改变不了,这又是何必
也罢,今日我来,还有一桩事要告知你。
看在相识多年的份上,我已经向陛下请旨,届时会亲自护送你前去北魏皇宫,好让你父王安心,也算全了我们昔日情分。
你……好生准备准备吧,勿要节外生枝。
说完,便搂着宋晚晴的肩膀转身离去。
只有我,站在原地,浑身发冷。
与他夫妻一世,我岂会不了解他。
只怕护送是假,生怕我中途逃跑,和亲不成再牵连到宋晚晴才是真。
4
真是应了孟砚之那句勿要节外生枝的话。
宫里动作很快。
才不过几日,和亲事宜就已被准备完毕。
我告别父王与帝后,便上了马车,准备启程。
却没想到马车上居然还坐着一个人。
是宋晚晴。
她看见我,歪头一笑: 姐姐。
你怎么在这里?这是和亲队伍,你——
我不放心姐姐,也不愿意与砚之哥哥分离,便求了父王,允我与他一同送你去北魏。
这样一来,我还可以贴身照顾你,尽了我们姐妹情分,不好吗?
我简直要被气笑了。
照顾是假,只怕监视才是真。
这两口子,当真是生怕我不死。
就在我想要把她拉出去的时候,孟砚之却骑马过来,冷冷瞥了我一眼。
公主殿下,此行皆是我孟家兵马护送,还请安心。
是威胁。
我攥紧了裙摆。
到底还是忍下这口气,坐了进去。
但我懒得和宋晚晴说话,便转头,看向了车窗外。
此时,我才注意到,北魏使团的队伍就在和亲队伍前方。
而他们的队伍中,竟不知为何,多了一辆马车。
那马车由檀木与黑金打造,虽低调,却难掩奢华。
我本以为那是使臣专座。
但定睛一看,使臣却都骑在马上。
当真怪哉。
就在我探头想要看个究竟的时候,孟砚之却骑马到了马车边,伸手递进来一个盒子。
我虽感到莫名,但还是下意识伸手去接。
不料他却越过我递给了宋晚晴: 晴儿,我方才出城前去了趟桃记,给你带了你爱吃的莲子酥,尝尝。
我的手不尴不尬地停在了空中。
宋晚晴便立刻凑了过来,双手捧着盒子,一双杏眼亮晶晶地瞧着他: 多谢砚之哥哥,你对我真好。
见她吃得开心,孟砚之才缓缓扬起嘴角。
余光瞥见我,又是冷哼一声。
眼神中带着警告。
可我看着那盒子糕点,却只想到了前世。
那时他日日下朝都会带桃记的莲子酥回府,亲自喂给女儿吃。
即便女儿曾多次向我诉苦: 娘亲,晴儿不爱吃那个。
孟砚之却依旧每日都带。
还会在女儿抗议不吃时,斥责她娇气挥霍,罚她跪祠堂。
直到后来,为了哄她爹高兴。
女儿愣是强迫自己每日都吃一盒莲子酥。
哪怕吃到犯呕,也硬是塞进嘴里。
这时,孟砚之才会笑着夸她: 晴儿乖,爹爹就知道,晴儿最爱吃这个了。
5
队伍行进五日,到达边境。
临近傍晚,天公不作美,竟下起了瓢泼大雨。
周边无驿馆,队伍便停在了半山腰的破庙之中。
这几日,孟砚之对宋晚晴几乎无微不至,两人日日在我面前上演着伉俪情深的戏码。
孟家家将也懂得看人眼色,几乎没什么人在意我。
好在,北魏使团倒是没有我想象中那般轻慢,日日都派人送来佳肴锦被,一应吃穿用度都符合皇室身份。
不过,时间长了,宋晚晴变得有些怪异起来。
昨日我就听见她独自嘀咕,北魏使团怎对我如此照顾。
但我闭着眼假寐,也不曾在意。
直到今晚露宿于此,但这破庙实在寒碜,兵将们只能用干草兽皮打地铺,婢女们靠在马车旁打盹,而我和宋晚晴就只能宿在马车中。
但这马车坐两人尚算空旷,睡两人就有些拥挤了。
到了夜半频频打雷,宋晚晴便哭哭啼啼坐了起来,撩开车帘: 砚之哥哥,我好害怕……
孟砚之立刻迎上来抓住她的手。
她便立刻靠进了孟砚之怀中: 砚之哥哥,是我不中用,但这天雷实在太吓人了……你,可不可以上来陪我?
孟砚之看了我一眼,似乎也觉得这样有些不合规矩。
但看见我冷冷一笑后,似乎被挑衅到,又马上开口道: 好,我陪你。
如此一来,这马车就要挤三个人。
宋晚晴为难地看着我,泪眼朦胧: 姐姐,实在是对不住,你也知道我有心悸的毛病……若不然,今晚就委屈你去后头的马车里将就一晚,可以吗?
我们的队伍中,的确还有几辆小一些的马车。
但那是堆放我的嫁妆用的,里头都是箱笼,空间逼仄。别说是平躺,就算是坐着都嫌挤得慌。
宋晚晴,你好大的胆子
宋晚晴被我这一呵斥,吓了一跳,赶紧躲进了孟砚之怀中,小声道: 我……我没有……只是砚之哥哥是我未来夫婿,我们同宿一晚倒没什么,可是姐姐你……
就连孟砚之也在此时皱眉道: 宋晚昭,你我缘分已尽,何必纠缠不休
可笑,他竟觉得我不愿下车是贪恋他。
就在我们僵持不下时,北魏婢女却敲响了我的车窗。
公主殿下,我们大人派婢子来请示您,可否要移驾前头的马车?
我一愣,通过车窗望向前方。
神像前最空旷之处,那辆宽大的黑金马车稳稳停靠,马车四周还放了四个取暖的火盆。
车辕上,有一侍卫蒙面抱剑,端坐前方。
这……
我犹豫着开口: 这马车,无人乘坐吗?
是。
闻言,宋晚晴也探出头来。
在看见那个黑衣侍卫时,微微皱了皱眉,又很快低头,似有些犹疑。
婢女又开口: 殿下只管放心,有我北魏将士护卫左右,必能让殿下安寝。
我回头看了一眼不耐烦的孟砚之,和发着愣不知在想什么的宋晚晴。
到底还是撩起裙摆。
好,扶我过去吧。
6
但孟砚之却一把抓住了我的手。
你做什么?
我努力想要抽出来,却纹丝不动。
孟砚之警惕地看了那边一眼,才对我冷声道: 人家让你过去就过去?你就这么信得过他们的人?
说完,又问那婢女。
马车前那人是谁?
婢女不答反问: 与小将军何干?
总之不准过去
孟砚之不由分说将我拉回了马车内。
此时宋晚晴也幽幽开口: 姐姐,那北魏使团都是些大男人。男女有别……到时候要是传到了北魏皇帝耳朵里,可是对你不利呀。
是么?
我冷冷一笑: 那你现在在做什么?
宋晚晴脸色一僵。
又埋首进了孟砚之怀中哭哭啼啼: 姐姐你怎能如此说我和砚之哥哥?你……
你该不是故意要去接近别的男人,引砚之哥哥吃醋吧?
孟砚之原本正抱着她哄,闻言也抬起了头。
目光探究地打量了我两眼。
才嗤笑一声: 宋晚昭,你就只有这点手段么?
为了引我吃醋,不惜自轻自贱?
只可惜,我对你从未有过男女之情,更谈不上争风吃醋你若爱去,你去就是。
好,好一个没有男女之情。
却在前世,道貌岸然地向我提亲,与我生儿育女。
又在我提出和离时,斥责我不安分,枉为人妻,为人母。
我懒得再与他们拉扯,直接掀开车帘下了马车。
婢女引我前去神像前。
那黑衣侍卫这才跳下车辕。
不发一言,为我掀开车帘,微微低着头,似是在引我上车。
我看不清他面容。
只觉他身量颀长,虽遮着面容,却难掩周身肃杀之气。
不像是寻常侍卫。
鬼使神差的,在上车前,我顿足回头,看了他一眼。
忍不住问道: 你官职为何?
那人顿了顿,才压低了声音答道: 微末小吏,不值一提。
网友评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