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美文城!手机版

美文城 > 言情小说 > 将门女

将门女

韶九 著

言情小说连载

主角是清澜清浔的言情《将门女是近期深得读者青睐的一篇言作者“韶九”所主要讲述的是:我束起红替父出打了胜仗回却发现父亲已母亲被逼退居庵妹妹被嫁予纨二叔一家鸠占鹊祖母说: 都是一家你父亲死这个家就应该由你二叔继他们理所当然地吃我家绝他们好像都忘我是个将逼走我母坏我妹妹姻我还能饶得了他们?1我父亲是镇西军主大战在他突然病为了避免镇西军被其他势力吞我束起红代父挂这一一打就是三年

主角:清澜,清浔   更新:2025-07-05 09:15:24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我束起红妆,替父出征。

打了胜仗回来,却发现父亲已故,母亲被逼退居庵堂,妹妹被嫁予纨绔。

二叔一家鸠占鹊巢。

祖母说: 都是一家人,你父亲死了,这个家就应该由你二叔继承。

他们理所当然地吃我家绝户。

他们好像都忘了,我是个将军。

逼走我母亲,坏我妹妹姻缘,我还能饶得了他们?

1

我父亲是镇西军主帅。

大战在即,他突然病倒。

为了避免镇西军被其他势力吞食,我束起红妆,代父挂帅。

这一仗,一打就是三年。

西凉战败求和。

我班师回朝那日,皇上亲自率领文武百官出城迎接。

我下马行礼: 禀皇上,臣幸不辱命,率领镇西军攻破西凉。西凉呈上降书,使臣已至。

皇上亲自虚扶了我一把,欣慰道: 好李清浔,你有李老将军和你父亲的风范。

皇上谬赞,臣不及家父半分,更比不上先祖父。

我心里高兴极了。

我们李家世代忠良,戍边卫国。

我延续了这份荣耀,没有辱没李家和父亲的名声。

皇上准许我率部分队伍进城,将镇西军主力驻扎在城外。

进城后,百姓夹道欢迎,锣鼓喧天,好不热闹。

我骑在高头大马上,心情欢呼雀跃。

我们的队伍会经过将军府门前。

我马上就要见到父母和妹妹了。

军中对家书管控很严。

再加上是战事期间,即便我是主帅,也很少收到家书。

上一封家书,还是一年前。

妹妹给我写信,说父亲陪母亲一起去相国寺为我和镇西军祈福。

还说母亲为她相看了夫家,未来夫婿卓尔不群。

字里行间透出的都是幸福快乐。

我低头瞥了一眼腰间,不由得弯起眉眼。

那封信,我每日都带在身上,就放在腰间的羊皮袋里,卡在盔甲里面。

打仗,为的就是保护身后的家人。

守护他们这一份幸福快乐。

2

将军府门前,鞭炮声不绝于耳。

门匾上挂着红绸,人人喜气洋洋。

祖母喜眉笑眼地对我挥挥手,露出一副与有荣焉的模样。

二叔二婶伴在祖母身侧,一个笑容满面,一个脸上的表情似乎有些僵硬。

可是,不论我如何左右张望,在人群中仔细寻找,都没有看见我父母和妹妹。

队伍还要继续向前走。

我压下心中疑惑。

忍了数息,心头的担忧实在是压不下去。

我抬了一下手,示意心腹上前。

去查查,将军和夫人,还有二小姐,现在何处。

队伍继续向前。

路过武宁侯府时,我依稀好像看见了妹妹。

定睛仔细一看,并无她的身影。

我甩甩头,暗暗告诫自己,先不要胡乱担心。

反正我已经带着赫赫战功回来了,我还能护不住父母和妹妹?

3

我和几位有品级的将军进宫,亲兵留在宫外。

我呈上西凉的降书。

皇上龙颜大悦,论功行赏,犒赏三军。

文武百官齐声赞颂我朝天威,山呼皇上万岁。

出宫时,去查探府中情况的亲兵已经候在宫门外,看上去坐立难安。

将军,出大事了。

快说

大将军已于三年前病故,夫人现住在城外的庵堂,二小姐三年孝期满后,于前月嫁给了武宁侯府的四公子。

我腿脚一软,几乎站不稳身子。

整个人如逢晴天霹雳。

我父亲三年前死了?

也就是说,三年前,我挂帅出征后,父亲就死了?

母亲住在庵堂里,是因为悲伤过度吗?

可是妹妹在信中说,父亲和母亲一起为我祈福……

她还说,母亲为她选的夫婿卓尔不群。

可京城里谁不知道,武宁侯府的四公子是个不学无术、眠花宿柳的纨绔。

我不敢相信亲兵的禀报。

甚至怀疑是个恶作剧。

此刻,妹妹的家书,便是我最大的希望。

我从羊皮袋中取出家书,一双手抖个不停。

我反反复复、仔仔细细地看了好几遍。

我确信自己没有看错。

信中说,他们都很好。

4

李将军。

一道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

我抬头看去,只见翰林院大学士走了过来。

沈大人学富五车,我祖父在世时,便对他赞誉有加。

我父亲嘴上说文人都是筋骨松软的,实则对沈大人钦佩不已,二人私交甚好。

因而,包括我在内,整个李家都对沈大人极为敬重。

我急忙询问: 沈大人,近来可见过家父?

沈大人顿了顿,眼神复杂,眼底透出一丝怅惘和悲悯。

他的反应,一点点地击碎我的希望。

沈大人,我不问了,您不用告诉我。

沈大人到嘴边的话好像咽了回去,最后只对我说: 李将军,遇事冷静,切莫大悲大喜。

多谢沈大人教诲。

我骑上马,扬长而去。

将军府门前,两个小厮懒洋洋地靠在门边,一副百无聊赖的样子。

按理来说,我打了胜仗回来,今日的将军府应该门庭若市。

可如今这门可罗雀的景象,间接证实了亲兵的话。

这京城里有几个缺心眼的?

他们必然是猜到我今日回府,将会有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

5

大小姐回来了

两个小厮见了我,一个上前来牵马,另一个进府去禀报。

我边走边问: 将军和夫人呢?

小厮自然不敢作答。

走到垂花门前时,只见二叔二婶在前呼后拥下,浩浩荡荡地迎面走来。

清浔,你可算是平安回来了。

二婶红了眼,看上去好像真的很担心、很惦记我。

但凡她能藏好眼底的那一丝冷意,不偷偷用眼角余光观察我,恐怕我都要信了。

二叔对我说: 你祖母很惦记你,快去见她吧。

我点了一下头: 我回府,理当先拜望祖母。

然而,话锋一转: 我父亲与母亲呢?在陪在祖母身边吗?怎么连清澜也不来迎迎我?

二婶把脸转向另一边。

二叔说: 清浔,去见了你祖母,你自会知晓。

他们是觉得祖母能压制住我吗?

我冷笑一声,大步走在前面。

我父亲和二叔都是祖母亲生的儿子。

我父亲自幼习武,从小被祖父带在身边教导。

弯弓射箭、行军布阵,样样精通。

而二叔少时学骑马,从马背上摔了下来,从此弃武从文,养在祖母身边。

后来蒙祖荫,混了个户部员外郎。

他们认为,皇上最忌讳文臣武将出自一家,是我父亲挡了二叔的仕途。

可这怨得了我父亲吗?

6

祖母的福喜堂,欢声笑语一片。

好像有不少人在,把祖母哄得高高兴兴的。

我冷笑一声,大步流星地踏进堂屋。

顿时,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我身上。

我环顾一圈,只见丫鬟婆子一堆人,倒是有几个缺心眼的亲戚也在。

大姑姑率先笑着说: 咱们家的女大将军回来了长高了,结实了,瞧瞧这英姿飒爽的模样,真好

二婶的娘家嫂子也说: 大小姐孝顺、品貌端庄,哪哪都好,也不知道会便宜了哪家。

我冷笑一声,开口道:

祖母,二叔说您会告诉我,我父亲、母亲和清澜在哪里。

祖母脸上的笑容逐渐消失。

整个堂屋鸦雀无声,连大口喘气的声音都没有。

我紧紧地盯着祖母看。

祖母露出伤心难过的表情,缓缓道: 清浔,你爹他已经去了……

话落,祖母捶着胸口哭嚎。

老大他好狠的心啊让我这个老婆子白发人送黑发人

真是闻者伤心,听者落泪。

就连侯立两侧的丫鬟都泪眼盈眶。

二婶和姑姑们全都上前劝她节哀,说我父亲已经走三年了。

是啊,如果有转世,我父亲可能早就已经投胎了。

作为女儿,我却是才得知父亲去世的噩耗。

看着眼前好像伤感的情景,我却觉得讽刺极了。

我追问: 我母亲和清澜呢?

祖母擦了擦眼泪,说: 你母亲丢下这一大家子人,去了慧心庵。老大去世后,我知她伤心过度,便没有劝阻。

清澜已出阁,这孩子今日她长姐凯旋,竟也不晓得回来看看

听这话里的意思,好像充满了对我母亲和妹妹的埋怨。

我又问: 三年了,为何不早些告诉我?

祖母把身子微微后仰,下巴抬起,眼睛眯了眯,理所当然地说: 你在外打仗,告诉你这些,不是让你分心吗?

我禁不住连声冷笑: 我会查清楚的。

伤害我母亲和妹妹的,一个也别想逃得掉。

7

只要见到妹妹,我便可以知道真相了。

我转身离开。

任由祖母在我身后喊叫。

如今这府里,既没有人敢拦我,也没人能拦得住我。

我点了一队亲兵,立刻赶往武宁侯府。

侯府离得近,待见过妹妹之后,我再出城去见母亲。

武宁侯亲自出门迎接,把我迎进了前院正堂。

侯夫人领着下人进来奉茶。

好像是把我当成了贵客。

我先礼后兵,开门见山道:

陈侯爷,夫人,听说我们李家与贵府结了姻亲,我妹妹嫁给了四公子,可否让我妹妹与妹夫前来相见?

武宁侯看了一眼他夫人。

侯夫人慈眉善目道:

真是不巧,我并州娘家来信,我母亲甚是思念四郎,想见他和清澜,前日他们夫妇已出发去并州看望外祖母了,恐怕至少要三四个月才能回京。

李将军与我家儿媳妇三年未见,思念之情可以理解,我这就修书一封,叫他们夫妇立刻赶回京城。

这番话,既强调了清澜已是他家媳妇,又暗戳戳地提醒我要尊老爱幼,不可阻挠他儿子儿媳对外祖母的孝心。

我不由得想起了进城时见到的那个身影。

我端起茶杯,用茶盖慢慢刮了刮茶,小小地抿了一口,清甜微苦,回味悠长。

如此好茶,久未尝之。

我不慌不忙地坐着品茶。

武宁侯夫妇相视一眼,转开话题,与我闲话家常。

一盏茶后,在正堂侍奉的下人里面,不知不觉间少了一个家丁。

我心底暗嗤。

又过了会儿,急促的脚步声传过来,家丁在门口露了个面,然后迅速藏到门外边。

我的亲兵找到了清澜。

一声姐姐,差点让我鼻子酸了。

8

我从小跟着父亲习武,学兵法,摔打得多。

但妹妹和我不一样,她被母亲养成了知书达礼的大家闺秀。

我仔细看着妹妹,脸蛋长开了,更好看了。

就连脸上的脂粉也恰到好处。

反正我妹妹就是好看。

清澜湿了眼眶,一眨眼,眼泪就落下了。

我最见不得妹妹哭了,下意识地抬手给她擦眼泪。

她嘶地一声,秀眉微微蹙了一下。

眼底被我无意间擦去脂粉的地方,赫然露出了大块的淤青。

我怒上心头,手下意识地握住了腰间佩戴的长刀。

侯夫人解释: 昨日清澜不小心摔了一跤,怕被你看见了以后,责怪她,所以才让我们谎称她不在京城,想等伤好了再去见你。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

桂ICP备202505387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