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美文城!手机版

美文城 > 言情小说 > 民国破茧记:觉醒后我逆转人生

民国破茧记:觉醒后我逆转人生

想瘦同心 著

言情小说连载

《民国破茧记:觉醒后我逆转人生》男女主角程兰娟春是小说写手想瘦同心所精彩内容:一辈子的经历告诉程兰哪怕善良勤也不一定会得到善终痛彻心扉的她不愿再经历一次来一她要胆子大一为自己而什么女子的本什么三从四通通见鬼去吧都别想道德绑架老好人我不当了!

主角:程兰娟,春花   更新:2025-10-11 05:30:13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闷热的三伏天,一道闪电划破夜空,不一会儿,屋外传来簌簌的落雨声。

缩在炕角的程兰娟,被雨水打湿面庞,才醒过神来,起身放下吊着的老式糊纸雕花格窗门。

随后,她半弯着腰,摸黑拉住了灯绳,连拉几下,灯泡都没亮,看来是又停电了。

“唉……”无奈的叹息声,从程兰娟嘴里溢出,她像个行将就木的老人,缓慢的摸着炕沿下了地,费老大劲儿找到洋火柴,“撕拉”一声,点着了桌上的油灯。

鼻子里闻着火柴燃烧的磷硝味儿,程兰娟的神思又恍惚了起来,她实在是无法形容那种感觉,昨天,就在昨天,她还是躺在潮湿阴冷的炕上等待死亡的老妇人。

怎么一睁眼,就回到了嫁人的这一天。

久远的记忆告诉她,她的一生中,确实嫁过人,并且只嫁过一次。

但若是可以重来,她希望,与骆之坤从未遇见过。

一辈子的经历告诉她,哪怕善良勤恳,也不一定会得到善终。

她之所以没得到善终,并不是后半辈子孤苦无依,而是她生了一个孩子,却没能护她长大。

她想,痛彻心扉的事,她不愿再经历一次,她宁可回家种地,在乡下寻个本分男人,也不想做大户人家的妾了。

事情虽然过去了几十年,可程兰娟仍然记得那是个夏天。

一般人家娶媳妇都选在天冷的时候,这样剩下的宴客酒菜不容易坏,可以连着吃上几天。

可骆家却不是一般人家,她也不是嫁进来做媳妇的,只是骆家使了钱财,讨来给骆家二爷做妾的。

哦!

这个时代己经不叫妾了,新时代了,改了个好听的名头,叫姨太太。

名头虽是好听了,可地位还不如妾呢,妾是可以在官府备案的,姨太太却不能。

他们都说新时代讲究“一夫一妻”,不能纳妾的。

这点程兰娟想了一辈子也没想明白,明明有钱的老爷和当官的大人们都有很多妾,为啥又说不能纳妾了?

这在没上过学念过书的程兰娟脑子里,是个深奥的问题,当然也没人会给她一个没见识的小妇人解释这个问题就是了。

夏天的雨,来的急,去的也快,淅淅沥沥的雨声渐歇,突地“吱呀——”一声,房门被推开,胆小的程兰娟头猛的朝门口看去,见一位身材壮硕,半大脚,穿着蓝靛大褂的年轻丫头端着只漆红色托盘走了进来。

程兰娟连忙迎上去,习惯性喊了声,“春花……”,下意识接过托盘,就近放到了桌子上。

春花好脾气的笑笑,“鸿运楼就送来了两桌席面,不剩什么东西了,我在厨房给程姨太太做了碗面,您一天都没进食了,想必早饿了。”

这情形,与久远的记忆重合,让程兰娟又恍惚了一瞬。

春花是老太太身边的丫头,骆家是个大家族,关系很复杂,一家子住在北京城帽儿胡同的三进大宅里,原籍首隶保定府人氏,清朝时入京的。

上辈两房,大房骆耀雄没有儿子,过继了二房的小儿子,也就是现在的大家长骆光宗。

骆光宗与宁家女儿结婚,生子骆之仓,就是现在的大爷,宁氏去世后,续弦是陈家的女儿,生子骆之坤,就是今天的新郎官。

另外,骆家还有两位姑奶奶,分别是陈氏和黄姨太太所生。

这些还只是大房的,首隶二房的人就更多了。

原骆耀雄只是个乡下来的学徒,因为人机灵嘴甜,被东家看上,招了他当女婿,这才发了家。

骆耀雄穷苦出身,特别佩服有学问的人,到了儿子骆光宗这一代,特意把他送去了私塾,读了好几年书。

骆之仓和骆之坤这一代,就更了不得了,两人都上了新式学校,可惜骆之仓不是块读书的料,回回考试都是倒数,早早就辍学,跟着骆光宗打理家中的生意。

骆之坤却争气的很,考上了大学,一口洋文说的流利,毕业后很是交了几个洋人朋友。

骆耀雄非常喜欢这个小孙子,临死前,亲自去老家豪绅魏家给他定了门亲事。

魏氏贤良淑德,还裹了一双漂亮的小脚,上门求娶者,都快把魏家门槛踏破了,魏父看重骆之坤大学生身份,觉得他是个当官的料子,这才点头应允了婚事。

哪知两人成婚五载,魏氏并未给骆之坤生下儿子,只生了个小闺女,名唤红缨,骆老太太陈氏看儿媳愈发不顺眼,不顾魏氏的意愿,给儿子讨了房姨太太。

有了上一世的手足无措,程兰娟再经历一遭,记忆中的惶恐不安去了大半,道,“谢谢春花了。”

春花尚不了解这位新进的姨太太,秉着多说多错,不说不错的原则,嘴角轻扯,笑了笑,别过头,取了双筷子递给程兰娟,“程姨太太慢用,我先出去了。”

刚刚坐下的程兰娟连忙起身要送,春花拦了她,让程兰娟不用这么客气,一会儿她再过来收拾。

程兰娟知道,春花还要去老太太那边汇报,二爷骆之坤并未来她房中,非但今夜二爷不会来,之后的大半年里,二爷都不会过来。

一想到那些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的日子,一天未进食的程兰娟,面对着村里吃不上的细粮白面条,反倒没了胃口。

程兰娟抬头打量西周,房中一点红色也无,眼睛扫过炕柜、茶具柜、两把太师椅、以及盖着粉绸的梳妆台。

不用掀掉粉绸,程兰娟就知道它真实的样子,一张半新不旧的长方桌上立着一面水银镜,镜子不大,却能激起一个农家女的惊奇。

想到这时的她才十七岁,程兰娟缓步走到梳妆台前,伸手捏住了粉绸的一角。

倏地,程兰娟的动作顿住了,她有些迟疑的想到,村里的老人都说,新人照镜子不吉利……程兰娟抿了抿嘴,下一秒使劲儿掀开了粉绸,心想,上辈子她循规蹈矩了一辈子,也不吉利了一辈子,这辈子就算是再差,难道还能比上辈子差了?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

桂ICP备202505387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