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美文城!手机版

美文城 > 军事历史 > 小胡子传记

小胡子传记

文字的海洋 著

军事历史连载

军事历史《小胡子传记讲述主角卡尔米勒的爱恨纠作者“文字的海洋”倾心编著本站纯净无广阅读体验极剧情简介:《小胡子得到二战历史书后》第一部分:异物降世第一章:焦土微光(小节1)东欧平原的夜色浓得像化不开的将德军临时阵地裹得密不透刚结束的激战在冻土上留下狰狞的伤炸烂的枪支、扭曲的钢盔与凝固的暗红血迹冻在一在月光下泛着冰冷的党卫军下士卡尔裹紧单薄的军大领口仍挡不住刺骨的寒哈出的白气刚飘到眼前就凝成了细小白他攥着手电光柱在废墟间踉跄晃奉命带领三名队友搜寻散落的弹药箱—...

主角:卡尔,米勒   更新:2025-09-23 12:37:1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小胡子得到二战历史书后》第一部分:异物降世第一章:焦土微光(小节1)东欧平原的夜色浓得像化不开的墨,将德军临时阵地裹得密不透风。

刚结束的激战在冻土上留下狰狞的伤痕,炸烂的枪支、扭曲的钢盔与凝固的暗红血迹冻在一起,在月光下泛着冰冷的光。

党卫军下士卡尔裹紧单薄的军大衣,领口仍挡不住刺骨的寒风,哈出的白气刚飘到眼前就凝成了细小白霜。

他攥着手电筒,光柱在废墟间踉跄晃动,奉命带领三名队友搜寻散落的弹药箱——前天的突袭让补给线断了大半,此刻每一颗子弹都堪比黄金。

“下士,这边好像有动静。”

队友米勒的声音带着颤音,他的步枪枪口对着前方一片翻耕过的黑土,那里的土块比别处松动,像是刚被什么东西翻动过。

卡尔打了个手势,西人呈扇形散开,手电筒的光柱齐刷刷聚过去。

泥土里埋着个深色物件,边角圆圆的,不像弹药箱的硬壳,倒像是……一本书?

卡尔猫着腰走近,手指插进冻土缝隙,猛地一使劲,将那物件拽了出来。

入手一片冰凉,却不是金属的冷硬,反倒带着种玉石般的温润。

他用袖口擦去表面的泥块,看清了——是本巴掌大的书,封面深棕近黑,材质说不出是皮是纸,摸起来光滑得没有一丝纹路,却又不像塑料那样生硬。

最让他心头一跳的是封面上的字,用德语写着《二战全程战局详录》,字体工整得像打印出来的,可这年代哪有这么精细的印刷?

“是本破书?”

米勒凑过来,语气里满是失望,“还以为能找到半箱手榴弹呢。”

卡尔没应声,手指捏着书脊轻轻一掀,书页竟“哗啦”一声翻开了。

内页泛着极淡的荧光,在黑暗中看得格外清晰。

首行文字像针一样扎进他眼里:“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

德军第10集团军于凌晨4时突破波军防线……”后面的内容更细,连师团番号、兵力部署都写得一清二楚,甚至还有一句“希特勒在总理府早餐时,曾对副官抱怨波兰骑兵的抵抗‘像苍蝇一样烦人’”。

卡尔的呼吸瞬间僵住,手电筒“哐当”掉在地上,光柱斜斜扫过雪地,照亮他煞白的脸。

这不是普通的书。

这上面写的,是己经发生的事,细节精准得可怕;而当他手指无意识地往后翻时,心脏差点从嗓子眼里跳出来——“1941年11月18日,德军第12装甲师某巡逻队在东欧平原遭遇苏军伏击,伤亡17人,丢失弹药箱4个,带队下士卡尔被俘后枪决……卡尔?

你咋了?”

米勒捡起手电筒,照在他脸上,“脸白得跟纸似的。”

卡尔猛地合上书本,死死攥在手心,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他看着米勒,嘴唇哆嗦了半天,才挤出一句:“没……没事,可能是风太大了。”

寒风卷着雪粒打在脸上,他却感觉不到冷,掌心那本书的温度,正一点点渗进皮肤,像一条冰冷的蛇,钻进了骨头缝里。

(小节2)“这书看着怪邪门的。”

队友汉斯凑过来,想伸手拿,被卡尔下意识地躲开。

他把书塞进贴胸的口袋,那里有体温捂着,稍微压下了心底的寒意。

“就是本旧书,估计是哪个军官丢的。”

卡尔尽量让声音听起来平静,可牙齿还是忍不住打颤。

西人继续在废墟里搜寻,卡尔却像丢了魂,脚步虚浮。

他总觉得胸口的书在发烫,那些文字像活的一样,在脑子里反复蹦跶——“11月18日伏击被俘后枪决”。

今天是11月17日,也就是说,明天,他会死。

这个认知像块巨石压在胸口,让他喘不过气。

“找到一箱!”

米勒的欢呼打破了死寂,他和汉斯正合力把一个半埋在雪地里的弹药箱往外拖。

卡尔走过去帮忙,手指触到冰冷的铁皮,才稍微找回点现实感。

“打开看看。”

他说,声音还有点抖。

米勒撬开箱盖,里面整齐码着二十颗手榴弹,引信完好。

“运气不错!”

汉斯吹了声口哨,“够咱们撑到援军来了。”

卡尔勉强笑了笑,目光却不由自主地飘向胸口的口袋。

如果书是真的,那这箱手榴弹,能不能改变明天的命运?

往回走时,卡尔故意落在后面,摸出书本借着月光又翻了两页。

后面写着伏击的细节:苏军会在凌晨三点设下陷阱,地点在三号高地东侧的树林,他们会先放巡逻队过去,再从背后打伏击。

“背后打伏击”几个字被荧光描了边,格外刺眼。

“卡尔,快点!”

前面的队友在催。

他赶紧把书塞回去,小跑着跟上。

寒风在耳边呼啸,他却在想:如果明天改变巡逻路线,不从三号高地走,是不是就能活下来?

可这念头刚冒出来,就被更大的恐惧压下去——这书连早餐时的抱怨都记着,万一它写的是必然发生的事呢?

反抗只会死得更惨?

回到营地时,天快亮了。

炊事班在煮稀粥,热气腾腾的白雾裹着麦香飘过来,卡尔却没什么胃口。

他找了个没人的角落,把书拿出来,想扔进火堆里烧掉。

可指尖悬在火苗上方,又迟迟不敢松劲。

万一……万一书里还有别的有用信息呢?

比如哪里有更多的弹药,比如苏军的下一步动向。

“下士,连长叫你。”

一个传令兵跑过来,打断了他的犹豫。

卡尔慌忙把书塞回口袋,拍了拍身上的雪,跟着传令兵往指挥帐篷走。

掀帘的瞬间,他瞥见连长正对着地图发火,帐篷里弥漫着烟草和劣质酒精的味道。

他深吸一口气,胸口的书本像块烙铁,烫得他生疼。

(小节3)指挥帐篷里烟雾缭绕,连长鲍尔叼着雪茄,眉头拧成个疙瘩,面前的地图上插满了红色小旗,代表苏军的位置。

“你小子去哪了?

找了你半天。”

鲍尔的声音沙哑,带着宿醉未醒的疲惫。

卡尔挺首腰板:“报告连长,在三号高地附近找到一箱手榴弹。”

“算你有点用。”

鲍尔挥挥手,示意他过来,“看看这,”他指着地图上的一个红点,“情报说苏军游击队在这一带活动,明天你带个小队去清剿,顺便探查地形。”

卡尔的心脏猛地一缩——那个红点,就在三号高地东侧的树林旁边。

书里写的伏击地点,分毫不差。

“连长,”他的声音有些发紧,“能不能换个路线?

我觉得西侧的山谷更适合侦查。”

鲍尔眯起眼睛,雪茄烟在指尖抖了抖:“你质疑我的命令?”

“不是!”

卡尔赶紧摆手,“我是觉得……东侧树林太密,不利于警戒。”

他不敢提那本书,说了也没人会信,搞不好还会被当成疯子。

鲍尔盯着他看了几秒,突然笑了:“行啊,卡尔,学会动脑子了。

不过不用,就按我说的走,我让机枪班跟你们一起,保险。”

他拍了拍卡尔的肩膀,力道不轻,“别怂,打完这仗,给你申请勋章。”

卡尔张了张嘴,想再说点什么,可看着连长不容置疑的眼神,话又咽了回去。

走出帐篷时,天己经亮了,雪停了,阳光照在雪地上,晃得人睁不开眼。

他摸了摸胸口的书,突然生出一个念头:不管这书是真是假,明天他都要试试。

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可能,他也不想就这么死掉。

(小节4)白天的营地相对平静,士兵们忙着加固工事、擦拭武器,偶尔有几声笑骂,掩盖着战争的压抑。

卡尔把自己关在帐篷里,反复翻看那本书。

越看越心惊,书里不仅写军事,连后方的事都有——“1941年11月,柏林食品配给量缩减,市民开始囤积面包党卫军内部因权力争斗,某将领被秘密处决”,甚至还有“卡尔的母亲在慕尼黑街头因争抢物资与人发生争执,被警察带走”。

看到母亲的名字时,卡尔的手停住了。

他离家三年,只在信里知道母亲身体还好,没想到书里会有她的消息。

一股强烈的冲动涌上来,他必须活下去,不仅为了自己,也为了回去找母亲。

他开始在书里找破局的办法。

翻到“伏击战细节补充”那一页,发现书里写着苏军的武器装备:“以步枪和手榴弹为主,无重火力,人数约30人。”

而他们小队加上机枪班,一共25人,有机枪两挺,火力占优。

书里还写着“苏军伏击信号为三声鸟叫”。

“有了。”

卡尔攥紧拳头。

如果能提前识破伏击信号,抢占先机,未必会输。

他悄悄找到机枪班班长,塞给他半包烟:“汉斯,明天行动,多带点子弹,我总觉得不对劲。”

汉斯是个老兵,看卡尔脸色凝重,没多问,点了点头:“放心,机枪都保养好了。”

傍晚时分,卡尔去炊事班领粥,听到几个士兵在议论:“听说了吗?

南边战线败得很惨,元首正在调兵增援。”

“真的假的?

我还以为咱们打得挺好。”

“别瞎传,小心被抓去关禁闭!”

卡尔的心沉了沉,书里也写了“11月中旬,南线德军遭遇惨败,被迫后撤”,看来这书的可信度又多了一分。

他端着粥碗,看着远处训练的新兵,他们脸上还带着稚气,对战争充满懵懂的憧憬。

卡尔摸了摸胸口的书,突然觉得自己手里攥着的不是一本记录,而是一个沉重的选择——明天不仅要活下来,或许,还能救下更多人。

(小节5)夜幕再次降临,比昨晚更冷。

卡尔躺在铺着干草的地铺上,却毫无睡意。

旁边的米勒打着呼噜,嘴角还挂着笑,大概在做回家的梦。

卡尔轻轻起身,走到帐篷外。

营地的篝火还在燃烧,火苗舔着木柴,发出“噼啪”的声响。

哨兵来回踱步,靴底踩在雪地上“咯吱”作响。

卡尔望着三号高地的方向,那里一片漆黑,像个蛰伏的巨兽,等着明天吞噬他们。

他又摸出那本书,借着火光翻看。

突然发现有一页的角落,用极小的字写着“历史并非一成不变”。

卡尔的心猛地一跳,这句话像是一道光,劈开了他心里的阴霾。

他反复念着这几个字,越念越有力量。

如果历史能变,那他的命运也能变。

他开始制定计划:明天凌晨出发时,故意放慢速度,让机枪班走在前面;听到鸟叫时,立刻让机枪扫射树林;抢占高地,形成反包围。

他在地上用树枝画着简易地图,把书里的信息一条条标出来,像解一道复杂的数学题。

“你在干嘛?”

米勒不知什么时候醒了,站在他身后。

卡尔吓了一跳,赶紧把书合上。

米勒走过来,看到地上的图,咧嘴笑了:“下士,你这是在排兵布阵啊?”

卡尔犹豫了一下,决定说一半实话:“我总觉得明天不对劲,提前想想对策。”

米勒蹲下来,拍了拍他的肩膀:“我跟你一起。”

他指了指自己的机枪,“保证让那些苏联佬有来无回。”

看着米勒信任的眼神,卡尔心里一暖。

他没把书的事说出来,但此刻,他觉得自己不是在孤军奋战。

火光映在两人脸上,带着一丝决绝。

明天的伏击,不管是生是死,他都要搏一把。

(小节6)凌晨两点,集合的哨声刺破寂静。

卡尔带领的巡逻队整装待发,二十五个士兵,两挺机枪,还有那箱刚找到的手榴弹。

卡尔站在队伍前,目光扫过每个人的脸,有紧张,有兴奋,也有茫然。

他深吸一口气:“兄弟们,今天的任务不轻松,都机灵点,听我指挥。”

出发前,他特意检查了汉斯的机枪,确保弹药充足。

走在雪地上,脚步声被厚厚的积雪吸走,只剩下呼吸的白气在眼前盘旋。

卡尔走在队伍中间,左手按着胸口的书,右手紧握着步枪,耳朵警惕地听着周围的动静。

离三号高地越来越近,他示意队伍放慢速度,让机枪班挪到前面。

米勒跟在他身边,低声问:“真有问题?”

卡尔点点头:“小心点准没错。”

突然,“啾——啾——啾——”三声鸟叫从东侧树林里传来,清脆得有些刻意。

卡尔心里一凛,来了!

他猛地抬手:“机枪掩护!

所有人往左侧高地冲!”

士兵们虽然愣了一下,但训练的本能让他们立刻执行命令。

机枪“哒哒哒”地朝着树林扫射,子弹打在树干上,溅起一片片雪沫。

卡尔带头往高地跑,身后传来苏军的呐喊声和枪声。

“果然有埋伏!”

米勒一边跑一边喊,“卡尔,你咋知道的?”

卡尔没时间解释,他回头看了一眼,苏军正从树林里冲出来,大概三十人,跟书里写的一样。

“扔手榴弹!”

他大喊,几颗手榴弹扔过去,爆炸声在山谷里回荡。

抢占高地后,德军居高临下,火力优势立刻显现。

卡尔趴在雪地上,看着下面的混战,胸口的书仿佛也在随着心跳震动。

他不知道这场战斗的结局是否还会像书里写的那样,但至少此刻,他们掌握了主动。

(小节7)战斗持续了半个多小时。

当最后一声枪响落下,山谷里恢复了寂静,只剩下伤者的呻吟。

卡尔让士兵下去搜查,自己仍趴在高地上,大口喘着气。

米勒走过来,拍了拍他的背:“赢了!

咱们只伤了三个人,苏军跑了一半,剩下的全毙了。”

卡尔松了口气,紧绷的身体瘫软下来。

他摸出胸口的书,翻开“伏击战”那一页,惊讶地发现,原本写着“卡尔被俘后枪决”的地方,字迹正在慢慢变淡,最后模糊成一片空白。

“这……”卡尔瞪大了眼睛,米勒凑过来看了一眼,也愣住了,“这书……会变?”

卡尔没说话,心里却掀起了巨浪。

他真的改变了历史,哪怕只是自己的命运。

这本书,不仅能预言,还能被改写。

这个发现让他既兴奋又恐惧——如果他能改,那别人呢?

“下士,你看这个。”

一个士兵跑上来,手里拿着个苏军的背包。

卡尔打开一看,里面有本日记,写着“奉命在三号高地设伏,等待德军自投罗网”,后面还画着简易地图,和书里的描述几乎一样。

“把日记收好。”

卡尔说,“回去交给连长。”

他不想让别人知道书的存在,至少现在不想。

这本神秘的书,像个潘多拉魔盒,他还没准备好打开。

(小节8)返程的路上,士兵们哼着歌,气氛轻松了不少。

有人拍卡尔的肩膀:“下士,你可真神了,跟未卜先知似的。”

卡尔只是笑了笑,没解释。

他心里在想,书里其他的内容,是不是也能改?

比如南线的溃败,比如母亲的遭遇。

回到营地,卡尔把弹药箱和俘虏的武器交给后勤,又把苏军日记交给了连长鲍尔。

鲍尔看着日记,又看看卡尔,眼神里满是惊讶:“你小子立大功了!

我会给你请功的。”

卡尔趁机说:“连长,我觉得苏军可能还有大动作,咱们得加强警戒。”

他没敢说书上的内容,只捡了些日记里的信息当理由。

鲍尔点点头:“你说得对,我这就安排。”

晚上,卡尔躲在帐篷里,借着油灯仔细翻看这本书。

他发现书里的内容非常详尽,从大的战役部署,到小的士兵动向,甚至还有一些将领的私人谈话。

比如“1941年12月,希特勒因莫斯科战局失利,在指挥部大发雷霆,摔碎了祖传的花瓶”。

他试着在心里默念:“花瓶没碎,被副官及时拦住。”

等了一会儿,书里的字并没有变。

看来不是随便想想就能改的,需要实际行动干预?

或者,只有重大的事才能改?

正琢磨着,帐篷帘被掀开,鲍尔走了进来,手里拿着酒瓶:“卡尔,来,喝一杯。”

他把酒倒在两个搪瓷杯里,递了一杯给卡尔,“今天多亏了你,说吧,想要什么奖励?”

卡尔接过酒杯,酒液冰凉,带着股烈味。

他想了想:“连长,我想知道更多关于南线的消息。”

鲍尔愣了一下,随即叹了口气:“不太好,跟你说也无妨,那边快顶不住了。”

卡尔的心揪了一下,书里写着“南线溃败将引发连锁反应”,他放下酒杯:“连长,如果我们能提前给南线送点补给,会不会有帮助?”

鲍尔苦笑:“哪有那么容易,运输线早就被掐断了。”

卡尔看着手里的书,一个大胆的念头冒了出来:也许,他能找到掐断运输线的苏军位置,帮南线解围。

但这个念头刚冒出来,就被他按了下去——改变一场伏击或许没事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

桂ICP备2025053872号-4